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时间:2022-10-13 08:10:05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我国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具体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迈得更健康有力,也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我国自1999年第一次高考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l14万剧增到2009年的610万,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客观上使就业形势渐趋严峻,择业越来越困难。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民众对自身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给高校的办学实践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由美国著名社会教育活动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这一概念按照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在校生与适龄人口之比,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一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03年已经达到17%。由此表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国内的学者们有这样几种看法:第一种观点是我国多数学者认同的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第二种是刘勤勇、唐安国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在量和质的规定性上,只是一种静态描述,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即“通过主动改革,积极挖掘潜力,创造条件,转变教育服务对象,逐步将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一定比例的过程”;第三种是史朝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应仅仅是个数量指标,而且更应有质的规定性。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目的、办学机制、招生就业制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等均应面向大众,而不是只为“精英而设”,整个社会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条件,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市场机制、普及的中等教育等。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据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以上。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丰硕成果,但在社会总体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而给大学毕业生们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难”。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就业的现状及形势,王晓莹、黄素霞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概括为:(1)近期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有所减弱,供需矛盾有所加剧。(2)不同学历、层次、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率上存在明显差距,高等学校毕业学历层次越低。就业率越低。(3)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4)录取研究生的数量和比例、出国留学的数量和比例及到非国有部门就业者有所增加。(5)就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体制不够健全;姜耀武、曹昆鹏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势必带来就业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生就业供需角色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知识失业”三方面分析了就业形势。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也由过去政府的“统包统分”计划模式转变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问“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模式。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公平、公正、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地域、学校歧视依然存在。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暴露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很多高校在学科专业结构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各类大学生的需求。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学校办学自较小,面对变化的经济市场及人才需求,学校灵活应变能力不强。如高校在人才培养层次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比例不合理。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很多大学毕业生很难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就业观念与社会期望存在差距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不少学生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还有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并不断提供就业政策保障

政府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订各类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基层工作;大力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人才市场等中介机构进行规范整顿,规范信息收集和渠道。政府是高校工作的监督引导者,也是优惠政策、健全法制、良好就业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应健全人才培养新机制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高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是决定其办学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调研,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设置和调整专业。根据市场需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课程让学生适应市场。增加应用型课程和学时,加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的力度。注重实习、实践基地和教学设备、实验设施的建设。

(三)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毕业生自身层面来说,当前大学生必须适应市场调整期望值,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择业时要从思想上排除一些固有的观念和不切实际的误区。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低,对大学生就业都是不利的。大学生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真估价悦纳自己,对自身条件作客观评价,做到有的放矢,尽力避免在求职中的尴尬。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好调整选择的准备,以形成悦纳自己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向上的情绪。(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参考文献:

[1] 王晓莹,黄素霞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毕业生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4)

[2] 黄紫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高教探索,2005,(3)

[3] 黄磊,胡弼成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4] 侯文华.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措施[J]人才开发,2003,(11)

上一篇:如何看待我国民族教育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下一篇:当今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