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13 07:37:36

初中英语教学探讨

笔者在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经过不断地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套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现在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1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我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设“English corner”,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交际环境下,畅所欲言。内容以围绕单元话题为主,进行漫谈式的学习,说你想说的,包括日常生活、理想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等等。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有意识的去探讨或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学生在交流、探讨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我判断能力、自我赏识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的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这样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2 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束缚

学习一种外语尤其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思维习惯。本族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总是影响外语的学习。教师需要做的就在于怎样帮助学生用英语的语言习惯来代替其根深蒂固的本族语言的语言习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要让学生意识到翻译法的危害。习惯于依靠翻译的学生很难达到说话和书面表达流畅自如的地步,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直接应用的习惯,使学生从熟练掌握基本句型起,逐步养成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3 重视朗读教学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鼓励和激励方式,如初一可以将英语朗读较准确较大胆的同学树为“小老师”,让其领读;为英语朗读做得好的同学发奖状、戴红花,给英语朗读有进步的同学插红旗等等;如初二则可以采用排演活剧的形式来增强英语朗读的兴趣等等;这样久而久之,必定会由英语朗读带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必定会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英语教学。以下是英语朗读的训练和方法:

3.1 培养中学生独立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包括能够识别音标符号、拼读以及按英语单词的重读音节和读音规则读词等几个方面。这是学生今后独立使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朗读和阅读的基础。

3.2 培养中学生独立朗读整句(长、短英语句)的能力,在英语朗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首先引导中学生注意词组的含义,要求他们记住词组的意思。

3.3 培养中学生朗读英语段落、篇章的能力,单独看几遍都弄不懂的英语句子,放在英语段落篇章中朗读几遍就豁然开朗了。

3.4 英语朗读的训练方式有:英语老师范读、英语老师领读(顺序朗读、扩展朗读和意群朗读)、跟读录音、伴随情景朗读、齐声朗读、背诵等等。

4 教师语言要有情感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由此证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教师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就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OK”进别人房间要说“May I come in?”初次见面,要说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美好的心灵,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英语教师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势;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和语意。此外,英语教师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可以表过不同的语言琚。如“气徐声柔”,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给学生以喜悦感;“气短声促”给学生以紧迫感。

4 教师要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

美无处不在。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