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善企业投融资管理

时间:2022-10-13 07:15:25

浅谈如何改善企业投融资管理

摘要:融资活动是上市公司进行经营活动的起点,能不能融到资金、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能生存发展下去。投资活动是为企业获得收益的手段,投资能够收回并且仍有额外收益,对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许多企业都仅仅因为某一次的融资或投资决策失败而导致破产。因此加强和改善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减小投融资带来的风险,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加强和改善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投融资;管理;风险;资本结构

Abstract: the financing activities are listed compani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can melt to funds, to pay what kind of price, directly determines whether the enterprise can survive develop. Investment activity is for enterprise to obtain income means, the investment can be retrieved and there are additional benefits to the enterprise, can maintain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influence is very big. Many enterprises have just because a certain financing or investment decision failure to bankruptcy. Therefore strengthen and improve enterprise's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anagement, reduce the risks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nterpris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nterpris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risk exis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asons, finally discusses the strengthen and improve enterpris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enterpris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anagement; Risk; Capit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企业融资时间长、规模众多、参与方多、结构复杂,因而企业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由于企业融资起步较晚,许多环节尚处在探索阶段,企业融资的风险管理水平十分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融资在我国的发展,也使企业融资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来,我国企业投融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企业投融资存在审批管理程序繁琐,增大投融资审批风险

因为缺乏专门统一的立法,我国目前对企业融资的管理基本上是套用现有外资法律或法规,同时参照一些国际惯例。但由于融资的项目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现有的法规、管理办法不能涵盖其全部,因此审批程序十分繁琐,甚至有些混乱。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加大了企业融资的审批风险。

(二)风险管理客观条件欠缺,制约风险管理发展

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客观条件的充足往往对这一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基础薄弱,许多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担保方市场尚未形成,再加上保险公司的业务开拓能力不强,缺乏工程风险管理的中介咨询机构等,这些客观条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二、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原因

(一)融资活动存在风险的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

在现代企业的融资决策中,资本结构是核心问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负债比例过大,本应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大多数要用于偿还债务,使得企业可持续增长受到严重限制。那些错误的融资决策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从而产生了融资风险。

债务期限安排不合理

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比如,在资产中,长期资产所占比例过高,而负债中流动负债比例过高,用短期债务支撑长期资产,同时却没有相应的长期负债相匹配,从而会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汇率、利率的影响

现代金融市场上,汇率、利率等资产价格瞬息万变。当这些重要的资产价格发生不利于企业的波动时,就使企业处于成本上升或利润损失的风险之中。

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融资风险

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观念落后,内部管理基础工作缺乏和管理环节薄弱,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市场的潜在需求研究不够,产品研制的技术力量有限,对市场的变化趋势没有预见性等。

由于管理上的种种缺陷,致使企业的后劲不足,从而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非常谨慎。这个问题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在我国,中小企业5年淘汰率近70%,约30%左右的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仅有三成左右具有成长潜能,七成左右发展能力很弱,能够生存十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1%.因此,中小企业无论是进行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会面临诸多融资障碍,融资风险往往很大。

(二)投资活动存在风险的原因

对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当

不少企业在投资新项目之前,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可行性论证是关系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一环,是分析、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目前许多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为:第一,国家对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定了一定格式,其本来愿望是好的,但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依样画葫芦、主观制定、自行编造等。第二,可行性论证格式中虽含有风险分析部分,但所占份量较轻,而且局限于简单的定量分析,过于死板,可行性论证人员在进行风险分析时,或机械运用,或做无意义的数字与图表游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其结果就是投资方案实施后,不仅没有给公司创造效益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规模扩张速度过快

当企业发展顺利时,经营者容易被良好的市场形势所迷惑,过分追求扩张。但是常常并不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速度过快使企业资金链条紧张,形成财务风险。很多企业盲目扩张,常常不计成本、不择手段进行融资,不顾风险急于扩大其规模,急功近利大幅度做广告,结果导致企业竞争失利,最终走向危机。

错误实施多元化经营

企业为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往往开展多元化经营,以期不断开拓新市场,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企业在融资后,盲目多元化投资,频繁涉足新的行业和领域,使公司资源分散,缺乏核心竞争力,结果其市场份额和公司的盈利水平、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净利润中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重逐年减少,而其他业务利润又难以持续和稳定,最终加大了财务风险,造成亏损严重,资不抵债。

加强和改善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要明确投融资的原则、审批权限和数额

企业应当在保证能及时足额向国家缴纳各种税费、国家专项资金专项运用的前提下对外投资,但下列资产不能用于对外投资:国家指令经营或专项储备的物资;申领的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其他按国家规定不能用于投资的资产。

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要坚持确定合理资金需要量的原则;筹资成本最低原则;最佳筹资组合原则;筹资方式可转换性原则。要认真研究所筹资金的成本高低、风险大小,以及筹资的方便程度和调整弹性期限长短。要选择有利的、有效的和具有弹性的筹资方式,形成企业最佳的筹资结构。

(二)完善风险信息体系建设

加强对各类风险信息收集、分析、评估的力度。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模型中强化风险信息收集这一要素和措施,具体表现为:收集政策法规风险信息,收集市场风险信息,收集经营风险信息等等。在收集各类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信息作出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评估由识别、分析、评价三部分组成。风险识别是发现整个投资经营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存在风险;风险分析就是对这些发现的风险进行特征描述,指出风险发生的条件和概率,说明哪些风险是关键的;风险评价指评估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研究各类风险的权重关系等。

(三)改善企业投资管理的措施

加强对各种投资形式的管理

(1)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在优先满足经营资金需要的前提下,以技术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杜绝盲目投资。凡经营资金不足或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一般不能购置和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按基本建设程序立项并按基建规模、审批权限上报审批;未经批准的,除追究经营者的责任外,对新建和购置的固定资产要另行处置。

(2)证券、期货投资

企业进行股票、期货、有价证券投资,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民主决策,不能授权给任何个人操作。财会部门要按“交割单”及有关凭证据实入账,实行月清季结。

(3)无形资产的投资

企业以本单位自创、接受投资、接受捐赠、购置的商誉、专利技术、商标权、版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未确认价值或虽已确认价值但已超过期限的,要请有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确认后才能进行投资,财会部门按评估值记账,不能按自估值进行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

(4)融资租赁的投资

企业以站台、码头、车船、房地产和大型机械设备等以融资租赁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应请有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确认后才能进行投资,财会部门按评估

值及时调整账户。企业不能按自估值进行融资租赁

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能力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当把握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即从市场的总体走势出发,进行投资决策。经济增长是周期性的,企业的投资只有与市场总需求发展趋势相吻合,才可能形成有效供给,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为此,投资主体应投入足够的资源,加强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预测。

3、加强对各经济变量分析

投资风险分析的重点应集中在供给结构、机会成本和产品寿命周期等经济变量方面。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一部分企业在面向市场时,只习惯于需求分析,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投资” 的固定模式开展投资活动,忽略了从供给方面对供给结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但事实上,面对同样的市场需求,如果企业供给结构趋同, 势必导致行业性生产能力过剩,投资风险骤然上升。

(四)加强企业融资管理的措施

1、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制定融资策略

企业的融资策略制定必须依附在科学的战略上。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策划时,需要提前完成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在制定出合理的长短期发展计划。在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以后,依据企业的实际来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当然融资策略不能进行单一确定,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周期进行融资规模的调整。

2、优化资本结构

融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核心,对融资风险的管理是以资本结构控制为起点的。负债经营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更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所处的生命周期,对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周转快,处于成长、成熟期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提高;对经营状况不好或不稳定,资金周转缓慢,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则其负债比率应适当降低。

2、开辟直接融资新渠道

我国长期以来,仅有10%左右的直接融资比重,整个企业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银行间接融资。金融结构中偏重于间接融资的企业,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等。20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重要原因是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因此我国做出了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的部署。启动公司债券发行,为企业直接融资开辟新渠道。所以一些资质优良、负债率低的企业应发行公司债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结语

综上,我国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大大增加了企业投融资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强化投融资风险意识。在进行投融资活动时,要善于高瞻远瞩,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提高宏观经济的判断能力,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将投融资的风险降到最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眭水炳,何有世.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投资风险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3.

[2]赵国忻.利率市场化与中小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J].经济经纬,2007.2.

[3]许琳.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0.1.

[4]胡曙光.利率理论与利率风险管理[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谈美术教学的一点做法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肺结核疾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