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3 06:21:23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渐增长,文化产业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而投融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但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投融资过程中面临许多障碍,资金困难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然而投融资问题却始终制约我国文化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支持,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投入力度小、引导性弱,地方政府存在政绩性投资且投资手段单一;直接融资进入门槛高、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间接融资规模小、成本高;各种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除了依赖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外还有赖于加强文化企业自身建设。

【关键词】文化产业 投融资 现状 对策分析

正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生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但精神文化产品的发展取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加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应当成为今后进行精神文化生产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2012年,全国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51 亿元,比上年增加358亿元,增长18.9%。2007年以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平均增长16%,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5%,表明近年来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在逐步加大。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政府投资的绩效问题日益受关注,近年来,为促进文化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对接,文化部积极开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信贷融资发展。如2013年1-8月北京辖内各中资银行累计发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456.8亿元,同比增长38.5%。

自2010年九部委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来,各级文化部门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尤其是部行合作机制确立以来,通过推动银行的文化信贷产品创新,进行了保险、债券等一系列试点工作,为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题搭起了平台。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金融已呈现出蓄势待发之势。

二、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不大,资金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政府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的,因为文化产业在某些领域或者是某一时间段可能是非盈利的,所以政府投入就对文化产业有基本的保障作用。在这方面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比如:澳大利亚在1999--2000年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的投入达到了总投入的51.3%。而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中的投入比例还不到总体财政支出的0.4%,也就是说到2004年的时候我国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投入平均到每个人身上还不到9元钱。从这点来看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是非常低的,所以这也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渠道不畅,资源较少

(1)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不稳定,我国需要财政投入的事项又非常多,所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无法得到提升。

(2)因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晚,相对来讲都是属于风险比较高的行业,规模小抵押资产不足,所以进行银行信贷也非常困难。

(3)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文化产业,至少和国有资本相比,民间资本在准入领域方面是非常狭窄的。

(三)文化项目评估能力弱,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体系不完善

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要通过信贷就要具备有效的抵押,比如土地,设备等等硬形资产,但是文化产业一般都是一些创意类的无形资产,因为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鉴定存在严重缺陷,再加上评估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这就造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投资较少。

(四)关于文化产业投入的相关政策不完善,贷款担保措施不足

文化产业进行信贷主要抵押的是知识产权,品牌理念等无形资产,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科学评估体系,所以政府仅仅是出台了一些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而不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补偿机制是没有办法刺激文化产业发展的。

三、我国文化产业在投融资方面的发展对策

(一)改变政府管理理念,调整政府投资布局

首先,政府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对文化管理的不足,逐步完善对文化产业的管理理念。可以借鉴国外正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政策上要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行政原则范围内给于文化产业各方面的支持。

其次,在改变政府管理理念的同时,为了提高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和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还应该调整政府投资布局。政府投资的方向也应该随着投资范围的改变而改变,对公共性文化产业和混合性文化产业中的公益性部分,国家要继续给予经费保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可以利用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对于竞争性文化产业和混合性文化产业中公益性不强的部分,国家要逐步停止投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二)制订扶持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财政税收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税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加以扶持。比如,法国规定所有的企业都要交18.6%的增值税,而文化企业仅交7%的增值税;在意大利,经济企业(除食品部门之外)增值税率均为19%,而文化企业的增值税率仅为9%。英国对书报刊实行零增值税。 2005年3月,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文化产业领域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可是这些政策只是针对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三)疏通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

(1)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凡符合保证对象的文化企业均可透过其往来金融机构直接利用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联盟的保证服务。文化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如金融机构原则同意核贷,但企业无法提供抵押品或担保品不足时,只要符合信用保证的基本资格,即可请金融机构利用担保公司保证基金的保证解决担保问题。

(2)加强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不仅可以达到传统融资的目的,也能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张、优化文化产业的资产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效率,继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开发无形资本的融资功能。文化产业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物质资本的竞争,也是人才、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本的竞争,是文化企业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综合实力的竞争。为此,文化产业的融资范围亦不应局限于物质资本,还应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即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的融通

(4)推进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推进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就要积极引进外资。鉴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改革滞后,利用外资程度低的现状,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四)提高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文化产业应该尽快与高技术结合,增加文化产业科技附加值,提高文化投融资主体的经济效益和投融资效率。另一方面,应该以提高文化产业投融资客体(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为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文化产品或服务项目,使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新视觉、新感受。

(五)规范文化产业法律法规

(1)制订合理的准入法规,继续扩大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比如娱乐、体育俱乐部、体育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等领域;

(2)确立不同投融资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法律地位的平等,有利于不同投融资主体公平竞争,有利于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只有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经营主体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能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同时也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

(4)运用WTO有关文化的例外条款,制定适合中国特点的文化安全政策,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建立完整、科学、有效的国家文化安全体制,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始终掌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管理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刘娜.略论新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

上一篇:论《四月物语》中的散文式结构 下一篇:浅谈金融危机模式下的家庭金融投资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