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玩儿

时间:2022-10-13 05:35:53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哪个人不是从玩耍开始自己的人生历程呢?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非常赞赏玩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他认为儿童通过玩耍接受的信息、教育,往往比书本上读的、课堂上听到的还要多,因此主张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婴儿摆弄物体,形成对物体及其特征、颜色、形状的认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

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儿童可以通过轻松的玩耍,接触并熟悉周围环境,感知各种事物。比如孩子们玩的“警察抓坏蛋”游戏,使他们简单地学会了分辨好人与坏人,自己又如何争取做个“警察”,而不做“坏蛋”。平时听命于父母、师长的儿童,在玩耍之中通过看、听、触摸和开动脑筋,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自主性,表现他们天真与非凡的创造能力。

但是,如今的儿童不会玩耍却成了一种“流行病”。据调查,一些儿童在回答“平时放学后玩什么”的提问时,除一部分学生回答“没啥好玩儿”,或者是“没时间玩儿”“爸妈不允许玩”以外,很多儿童回答是玩网络游戏,极个别小学生居然回答“玩麻将”。

坐在电脑桌前玩网络游戏,自然要比一大群小孩一人握一把玩具枪,在广场小区、家前屋后摸爬滚打、汗流浃背地捉“坏蛋”高雅得多,这种融汇当代先进科技的游戏,固然对人的智力开发大有裨益,但明显的缺陷是忽视了人的体力锻炼和技能开发。那些看似简单的体力游戏,实际上是具有创造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微妙结合,至于平日让孩子玩麻将打扑克,实乃是大是大非问题,毋庸赘言。

生活中,一些家长视孩子游戏玩耍为洪水猛兽,认为儿童玩耍是浪费时间,仿佛玩一会儿就会毁了孩子,毁了他们的希望,因此处处限制孩子应有的玩耍自由,使孩子们小小的年纪便与娱乐、玩耍绝缘。这种限制,天长日久就很容易把孩子压抑成既缺乏创造力而又无主见、经不起风浪抛跌的庸人。鲁迅先生在《野草》之九《风筝》一文里,曾以沉重的笔调写到:小时候,他对放风筝不但不爱,而且非常嫌恶,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因此,当他的小兄弟在杂物间偷偷制作风筝而被“破获”时,即伸手折断了风筝的一支翅骨,又掷在地上踏扁了。中年以后,他“不幸偶尔看了外国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随之,他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时刻寻求小弟对他当年粗暴之举的宽恕。

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确立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不要简单地认为自由玩耍的童年一定会导致一个失败的青年、痛苦的中年、悔恨的老年,事实未必是那样!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发展,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要多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关心和指导孩子学会玩,把学习、生活哲理寓教于玩耍娱乐之中,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中展开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快乐成长。这是家长、教师和全社会人的共同责任。

上一篇: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分析 下一篇:民间借贷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