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时间:2022-10-13 04:23:17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学科的结论往往通过精细的观察而得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于实验等实际操作的观察能力,任何人的观察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有义务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诱导、启迪,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化学 观察能力

1阐明意义,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是一个主客体相互结合的过程,观察主体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是获得良好的观察结果和在观察中有所发现的重要条件。人在观察过程中,对观察的事物不可能全部感知到,往往对少数事物知觉的格外清晰,对其他事物就反应一般,也就是说,知觉具有选择性。根据知觉的这一特性,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必须明确观察的目的,让学生围绕目的主动感知事物,这样就能使感受性提高,思维也会更加清晰准确。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方面有它特效的功能。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目的是要导出化学变化这一概念,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在实验前就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点燃前铁丝的颜色、状态,燃烧后物体的颜色、状态。以防止学生只注意了燃烧时的现象而忽略了重点的观察。

2注意观察顺序,指导学生协调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科学实验表明,人的各种感官收到的刺激都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很多感官的共同活动,可以使大脑更全面的捕捉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教师要给据观察对象的特征,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协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观察质量。例如:观察一瓶氯气,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它是黄绿色气体,通过嗅觉才能感受它那独特的刺激性气味,而氯气和氢气混合后经强光照射发生爆炸的信息要靠听觉捕捉。

3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事物的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因此,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精确性的过程。例如:物质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的特征是产生火焰,固体燃烧的特征时产生火花。而磷通常情况下是固体,可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是火花呢?这就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磷燃烧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固体磷先液化后汽化,而磷蒸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就不足为奇了。

4注重实践检验,培养观察的计划性

明确了观察目的,选择了观察重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拟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顺序,使观察活动沿着预定的方向循序渐进的顺利进行,这就是观察的计划性。观察的顺序是一般是反应前一反应中一反应后,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首先观察石蜡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气味等,然后观察石蜡燃烧的现象,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的内壁上出现水雾,从而得出石蜡燃烧产生了水,再用一个内壁沾有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烧杯的内壁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得出石蜡燃烧海生成了二氧化碳。最后观察熄灭后出现一缕白烟,经学生探究是石蜡蒸汽。沿着这条路线分段进行观察,层次清晰,这样就可以获得全面的感性认识。

5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的目的是探索和发现,达到对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所以,教师应有意识的设计一些课题,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使观察自然到成为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做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时,先将用紫色石蕊染过的小花放在盛水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色,并要学生观察后思考:小花为什么不变色?再放在成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仍然不变色,小花为什么不变红色?最后把小花喷上水再放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了,小花为什么变红?再把红色小花放在酒精灯上烘干,结果又发现红色小花又变回紫色,小花为什么由红变紫?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确实与水发生了反应。这种让学生进行观察一思考一设计的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进入较高层次。

总之,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自信、自强,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高质量人才。

上一篇:谈谈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议如何有效指导初中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