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13 03:07:10

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摘要: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下,学习型社会的熏陶下,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愈受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丰硕。本文从重要性、存在弊病、解决策略以及促进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进行整理和综述。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综述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不断普及并日趋成大众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高校管理人员对于促进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共同提高了,一所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提出,高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所以,高校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养备受关注。目前,在我国终身学习理念已被广泛接受,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人心,全民教育得到广泛认可,继续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需求以及学习热潮的驱动下,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所以,不断研究探索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对于全面促进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发展以及高等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意义

(一)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1993年,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紧接着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民继续教育做出纲领性指示: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可见,继续教育在我国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与认可。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聂玉翠指出,从战略意义的角度出发,继续教育是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高校管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1]。李岱峰认为,高校管理人员队伍中进行继续教育,使高校管理人员更新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2]。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高校管理人员只有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增加综合素质,为高校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管理人员,更好的为我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内涵提升服务。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给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带来的作用,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及坚强有力的后盾。李丹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改革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高校管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综合能力对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利的支持与帮助。[3]

(三)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刘化喜认为,高校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善于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的学生和教师。这就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4]。董宁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超负荷工作影响着高校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也日渐上升,对高校管理人员的要求逐渐上升。这让高校的管理人员处于巨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求和促使高校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5]。

二、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一)缺乏思想认识高度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重教育、轻管理”的观念,虽然高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与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队伍相比较,它的继续教育基本不被重视甚至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一方面,高校的领导们认为高校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影响日常工作,还额外增加经费支出,最后还得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本身对于继续教育理念淡薄,缺乏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其中一大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没有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还有另外一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已是终生制无优胜劣态的担忧,未能意识到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将重心放在日常工作,而忽视了本身的继续再学习再教育。

(二)无政策扶持

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根本的依据。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教师继续教育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规划,而对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匮乏,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这一方面造成了高校管理人员本身对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校相关部门对开展该项工作没有积极性,随意性很大,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许多高校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但没有专项经费,而且投入甚少。再加上筹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着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这项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童作秀指出,国家已经出台专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高校层面也重视对教学及科研教师的继续教育投入。但是,对于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明确规定和采取的措施予以保障,以致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出现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6]。王守城认为,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本应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但目前这项工作一般由人事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牵头,这形成“外行人管内行人”的情况。导致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教育计划、教育大纲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事业健康和科学的发展。

(三)形式单一,内容空洞

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大家普遍认为是学历的提升,但是,我们所说的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并非单指学历教育,而主要是倡导高校管理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等的非学历教育,并运用到工作中去,提升工作的效率。即便为高校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也只是讲座、开会、短期培训,这与我们所说的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初衷相违背,这就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吴笑欢、杨斌认为,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往往是统一培训,讲究培训规模与效益,缺乏实效性管理和实施细则。没有根据高校管理人员自身发展需要而设15杨文娟许丽: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研究综述计继续教育方案,无法满足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8]。童作秀提出,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内部循环模式,缺少与外界交流。而且多是以学历补偿为主,更多是为了职称评定、晋升考核等直接性、暂时性的目标,故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呈现短视化、碎片化特征。再者是,长期以来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方式相对传统且单一,多以函授、面授为主[6]。

三、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策略

(一)加强重视力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在大师之谓也”,教师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核心力量。各层面都应转变观念、认识到高校内开展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国家、社会各界、高校以及个人都提高重视力度,方能形成至上而下的完善制度。高媛、张扬等认为,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只有拥有较高水平的管理团队,高校的教育水平才有可能出现重大的突破。因此,加强对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力度,并且给予专项资金、技术与人员支持[9]。王红英、张红雷提出,高校必须转变重教学、轻管理、重教师队伍轻管理队伍的观念,从科教兴国的高度切实认识到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10]。

(二)建立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为确保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得到正确、有序地推进,必须建立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使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推进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障高校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童作秀认为,目前,我国缺乏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否则难以为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及权益保障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层面应尽快推动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建设[6]。吴笑欢、杨斌等提出,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应该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总体规划的统一框架下,开展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形成相关制度。制度的建立,既要确保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不被忽视,又要保障学校的正常管理工作不受影响;既要为高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提供机会,又要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纳入总体规划[8]。

(三)加强经验交流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管理人员需要经常走出去,相互交流、借鉴、学习,取之精华去之糟粕。王红英、张红雷指出,高校管理人员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学习经验:一是高校管理人员内部各部门间相互交流;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兄弟院校之间相互学习;三是国际间交流,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开阔眼界[10]。李丹认为,现代高校管理人员常用的学习技术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行业论坛、网站、新媒体等一些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沟通交流,从而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3]。

(四)拓宽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渠道

张智侠认为,培训质量的好坏是继续教育的核心,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培训形式是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的关键。在培训方法上,主要以在岗学习为主,脱岗学习为辅,同时,可以组织各种专题讲座、课堂教学、集中讨论等辅助方式,充实参观学习、社会调研、考察、专题讨论等多种方法[11]。吴笑欢、杨斌等指出,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高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因此,结合高校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建立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体系,实现全面提升管理团队水平的最终目标。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于实际工作学以致用,尽量避免只是为了提升学历,而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的一般性学历教育。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克服发展瓶颈,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打造与时俱进的管理团队。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培训的方式和方法[8]。

(五)建立完善、有效的促进机制

建立完善、有效的促进机制是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前提。高校应把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工作的评优评先相结合,把考核结果纳入管理人员晋升晋级的综合体系之中,推进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真正落实。李岱峰提出,首先,建立评价机制。将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纳入高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评价各单位工作和考核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要指标,促使高校管理人员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其次,建立激励机制。高校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调动高校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将高校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岗位任用、晋级提职、奖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帮助高校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9]。

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驱动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环境熏陶下,全民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愈受重视。本研究选取我国具有一定权威性、前沿性的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这两个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能代表一定时期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通过检索CNKI和维普,以主题为限制条件,以“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关键字进行检索,截止到目前,发现近20多年来关于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期刊仅20多篇。由此可见,我国在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但是近几年逐渐丰硕。鉴于此,笔者对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今后开展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有所启发。笔者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还存在一此明显不足之处。首先,研究强度有待提高,通过搜索发现关于此类的文献异常稀少。其次,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目前,关于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仍然停留在查找资料、相互借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层面。再次,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仅从其他方面嫁接过来,没有形成成套系统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聂玉翠.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4(2):153-154.

[2]李岱峰.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6):153-155.

[3]李丹.浅淡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224.

[4]刘化喜.淡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184-185.

[5]董宁.多元化模式加快高校行政人员继续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4(9):36-37.

[6]童作秀.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转型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5(4):42-44.

[7]王守城.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64-165.

[8]吴笑欢,杨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科教文汇,2014(6):196-197.

[9]高媛,张扬.关于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74-76.

[10]王红英,张红雷.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继续教育,2010(1):78-80.

[11]张智侠.浅析高校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J].继续教育,2009(2):45-46.

作者:杨文娟 许丽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上一篇:谈乡镇卫生院发展状况 下一篇:继续教育制度建设与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