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乘着和谐的翅膀畅游音乐王国

时间:2022-10-13 02:02:08

让孩子乘着和谐的翅膀畅游音乐王国

陶行知先生说:“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而合唱则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在幼儿园开展合唱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同时它对培养幼儿合作、协调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注意力、倾听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教育力量。因此,幼儿园有必要在正常教学班开展最为基础的合唱教学实践活动。

一、激发幼儿兴趣,提供不绝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园音乐合唱教学也是如此。幼儿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全过程,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开展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一首幼儿喜欢的、有兴趣的歌曲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合唱歌曲时,要会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理解事物及理解语言能力的局限,歌词内容是否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同时,还应该考虑音域合适,曲调流畅,歌词上口,速度适中,结构简单的歌曲。如小班歌曲《吹泡泡》大班歌曲《柳树姑娘》《大母鸡》《两只老虎》《小乌鸦爱妈妈》,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玩过的、看过的非常熟悉的事物,孩子们学起歌来不仅能很快的记住歌词,学会歌曲,而且兴趣也很高。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系统中的第三个基本工具和手段。它包括七种不同的姿势,各代表音阶中固定的某一唱名,通过在空间中所处的直观形象化的不同高低位置,帮助幼儿通过视觉感受加深对音程空间感和各音之间高低关系的理解。利用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唱旋律唱名的双声部的练习,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双声部合唱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准。

二、提升教师素质,保证教学精彩纷呈

1.教师鉴赏分析音乐的能力。

在合唱教学活动中,为儿童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教师不仅要能较为敏锐地识别什么样的音乐适合何种年龄的儿童,更要能较敏锐地分析音乐作品内含的各种教育价值,并在教育过程中更为有效地将音乐作品的教育潜力转化为儿童的真实发展。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除了引导幼儿学会演唱歌曲,还要看到作品中蕴含的深深的“爱”的情感教育,教师要把这种“爱”的教育在学习歌曲中升华。同时还要能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确定演绎歌曲合唱形式的能力,如通过唱衬词的形式演绎《柳树姑娘》这首歌、以轮唱的形式演绎《两只老虎》、以高低两个声部演绎《大母鸡》等等。

2.教师基本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是人际沟通的艺术。在合唱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的现场示范演唱,而教师的这种现场表演,是教师利用音乐所作的与儿童的直接沟通,是儿童直接模仿的对象。这种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对儿童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的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因此,教师自然、朴实生动、鲜明优美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对儿童的音乐审美熏陶和获得的音乐价值观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师的音乐文化涵养。

教师在合唱中应当掌握一般的音乐知识、乐器知识、音乐舞蹈表演知识、著名作品的背景知识、合唱的指挥技能以及简单的创作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的鉴赏、分析和表现作品,有助于更好地鉴别幼儿的发展和指导幼儿学习。

三、培育良好素养,夯实和谐合唱的基础

合唱对音乐的和谐性、曲调和节奏的准确性要求比较严格,对音准、节奏、发声、吐字、呼吸、力度以及姿势都要尽量正确、统一。因此在平时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有关音乐素养方面的培养,为合唱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良好的音乐素质包括:良好的歌唱面貌、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发声方法、良好的音准能力、良好的节奏感以及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通过以上六项良好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夯实合唱基础。在合唱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自己和他人的歌声,知道自己的歌声在音量、节奏、音色上要与其他人的协调性,以及声音表情、脸部表情和动作表情方面的和谐一致。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乐。让我们的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班级合唱活动中,乘着和谐歌声的翅膀,尽情地畅游于音乐王国!

上一篇:超前镇痛的临床新进展 下一篇:优化生活情境放飞幼儿快乐交往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