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普查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时间:2022-10-12 09:27:31

农村宅基地普查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摘要:引言农村宅基地普查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以及使用的合理性,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农村宅基地普查之中应该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以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普查;数字化测绘;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村宅基地测绘主要是为了确定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位置、面积及各个宅基地之间的位置关系等信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几年来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其与传统测绘方法相比,具有更快捷、方便、精确的优点。

1、农村宅基地普查之中应用数字化测绘的优势

传统的测绘技术在作业过程中采用的测量仪器主要包括水准仪、平板仪与经纬仪等设备,主要是在野外进行作业,因而这就额外增加了图形编辑工作量,占用了测量工作的大量时间,使得整个测量工作程序较为复杂,且测量精确度不高,这不仅不利于测量工作而且还会浪费先进的测量仪器资源和人才资源,因而传统的测绘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地籍测量工作,而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来完成地籍图的编制,以及对地籍图进行全面解析,在农村宅基地变更地籍测量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地籍测量技术的自动化水平,由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采用的是自动化的计算机、以及多种先进测量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地籍测量的自动计算、自动识别与自动调用图示符号等测量效果。其次,数字化测绘技术编制的绘图精准度较高,弥补传统测量精确度不高的不足,通过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高效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处理工作,降低测量精度损失,有效减少地籍图绘制过程中视距、展点与方向出现误差现象,从而提高了地籍测量高度精确度,确保地籍测量的质量;此外,通过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建立地籍测量信息系统,这极大丰富了地形图形绘制的信息资源化,便于在成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可以获取位置精准的定位信息和图形属性信息,以此保证地形地图中坐标位置的高度精确度,另外也可通过利用图式符号库来进行编码的对比,进而可形成图式符号成图,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可以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定与安全可靠性。总之,数字化测绘技术改善了传统测绘方法的不足,在城市变更情形下可提高地籍测量工作效率和测量技术水平。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农村宅基地测绘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得以有效合理的操作是保证其精确度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农村宅基地测绘时需要注意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数字化测绘技术常用软件数字化测绘技术要依托操作便利、简单易学、绘测精度高的软件。市场上的地籍测绘软件主要有广州开思SCS2004系列、南方测绘CASS7.0和RDMS系列。开思SCS2004和南方CASS7.0采用的是AntoCAD2004平台,适用于AntoCAD的用户。这种作业方式既能够用电子平板,又能够在室内编辑成图。所以测绘十分方便。RDMS系列是基于GIS图形平台上的测绘软件。软件的主要特点是易学易用,操作程序和作业方式都比较简单,不仅能够用电子平板方式作业,还能用电子手簿或者全站式储存来成图。GPS解算软件能够对接收机野外采集卫星数据进行解算处理,形成三维坐标。解算过程为:读入数据―解算基线求闭合差―网平差及高程拟合。

2.1、现代数字化测绘模式

现代数字化测绘模式主要有数字测记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数字测记模式是由外业人工利用智能化采集软件对测绘点位进行草图、标注形成电子手簿记录。再移交内业工作,编辑图文信息,生成文件。这种方式测绘效率高、测绘数据精准。电子平板模式是在土地测量现场就利用测绘软件形成图像。它利用便携机现场读取仪器数据,用高分辨率显示屏作为图面,当时测绘,当时显示。这种方式实时性强、成图质量高。现代数字化测绘的仪器主要是电子手薄和全站仪。编码测量和编码方式是测绘仪器最主要的两种作业方式。编码方式对测量数据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的编码能力要非常强,能够根据碎部点的各种几何关系和不同特征类型进行编码。无码作业方式不需要代码信息的输出,只需要通过绘制草图记录观测点位和相邻关系。

2.2、碎部测量中的应用

碎步测量主要是对碎部点、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在进行碎部点(界址点)测量时要按照测量任务要求的比例尺寸大小,可采用数字测绘技术,利用实时动态差分法GPS(RTK)、全站仪之间的配合对地籍图草图进行测图工作,此时可以将测量的重点放在草图绘制工作上,这是由于清晰明了的地籍图草图对于内业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房屋层数、房屋结构以及房屋权属、院落门牌号等内业工作中可以采用数字测绘技术绘制出比例尺寸适宜的地籍图草图,确保碎部点测量质量和精确度,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在进行界址点测量之前,为了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先应该对测区内的所有界址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统计工作,其中可以借助点与线、面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十分隐蔽的死角,而对于量取界址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时可以采用具有免棱镜功能的全站仪来进行测量图形绘制工作,这样可以提高界址点测量工作效率,另外当界址点位于建筑结构的墙角或房角处时可以采用数字测绘技术中的实时动态差分法GPS(RTK)对界址点进行测绘,而当界址点位于高层建筑较为隐蔽处时,由于GPS接收机的信息接收条件不好,无法固定界址点的状态,此时就可以采用全站仪对测区内的界址点和碎部点进行测绘,从而提高碎部测量工作效率,确保测量精确度。

2.3、外业作业

外业数据采集是数字化测图的必要条件,也是非常重要但却比较繁琐的一项测量工作。传统的测绘外业数据采集,以极坐标的方法,利用全站仪机载测量程序,直接记录野外测量碎部点,测量完成后,将PC与全站仪连接,导出数据文件,再将数据文件与绘制的测区草图结合,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此方法对全站仪和记载程序要求不高,在全站仪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的条件下就可以完成,但数据输入比较繁琐,工作效率较低。随着各种电子手簿在测量中的引入,外业数据采集通过串口通讯,实现全站仪数据的记录。虽然使输入各种信息方便快捷,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有电子手簿连接线及连接接口容易出现故障、个人数码助理与实际外业施工应用环境不适合、仪器移动麻烦等缺陷,致使需要研究一种新的外业数据采集系统弥补其不足之处。

2.4、内业编绘

每次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将电子手薄获取的数据信息及时地录入计算机,然后使用比例尺较大的绘图软件加以加工编辑。这一过程要求绘图人员根据既定标准准确地对草图中的标注进行对比,以确保其精确度。在整个测绘结束时,需要将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宅基地情况进行核实对比,对比中主要是对宅基地的实地、草图调查表、地籍图三相对照,以保证数字化测绘标准符合实地情况,即测绘的可靠程度。

3、结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发挥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能提高测绘效率、保证成图精度、降低测绘成本,为以后的土地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同时也为土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做出了一定贡献。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需要测绘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理论知识,发现和发明新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为我国土地测量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芳芳,李洁,王国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浅谈[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125.

[2]杨爱萍.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2,06:4.

[3]曹国忠,杨喜明.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01:40-41.

[4]张德生.城镇变更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5:209.

上一篇:浅谈保温材料的防火处理措施 下一篇:浅谈变电站电气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