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中如何体现课改理念

时间:2022-10-12 08:42:53

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中如何体现课改理念

中考改革是整个改革考试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以突破传统教育评价模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达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中体现课改理念。

1.立足需求,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改倡导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命题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入手,选择与生活、生产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有关的知识来考查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案例1:妈妈想到超市购买袋装牛奶,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你建议妈妈应考虑下列选项中哪一项( )。

此题不但考查学生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将这一知识迁移到健康的生活中,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案例2: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市中考体育考试成绩显示,身体肥胖或因营养不良造成的身体偏瘦的考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请你从合理膳食的角度说一说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这道题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自身的现象重温知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理念,从而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

2.立足基础,解决实际问题

命题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命题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注重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

案例3:留心观察,你可能看到以下两种现象:

(1)人们修剪树枝时,常在较大枝条的截断面上涂抹油漆,请你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有些生长几十年的老榆树,树干部分中空,但树皮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没有遭到损伤,因此,老榆树仍会生长的枝叶繁茂,请你说出树皮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什么?

这道题是从知识理解的水平上考查学生对茎中水、无机盐、有机物运输结构的掌握,是从生活中观察的现象出发,提出有关结构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解释修剪树枝时截面上涂抹油漆和树干部分中空的老榆树仍枝叶繁茂这两个现象。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

3.回归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把生活中常见的和学科密切相关的现象,巧妙结合在一起,精心设计题干,使它更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就有学科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蕴涵着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渗透STS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案例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震情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发生,避免了大灾后大疫的出现。请结合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回答: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2)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请你举出一例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这道题从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入手,在考察传染病知识的同时,会为党和国家采取的有力措施和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时所体现的凝聚力而感到自豪,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百折不挠的信心,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创设情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的形成。

案例5: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父母每天都在辛勤地为我们操劳着,请表达一下你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吧!

(1)请为父母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设计时别忘了考虑到营养的合理搭配噢!相信你一定会给父母一个惊喜!

(2)请为父母写一句祝福的话。

此题在考查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体的营养必须合理的同时,渗透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案例6:2008年6月1日起,全国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超薄塑料袋易损坏,重复使用率低,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造成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请你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使用超薄塑料袋,会造成什么环境问题?

(2)作为一名公民,你应该怎样做?

(3)针对国家这种举措,请设计一句宣传语。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资料解读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号召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环境意识。尤其是第3小问,设计宣传语,意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总之,我们在命题时要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从科学、技术、社会,从社会热点、重大时事方面寻找创新点;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有机地融入知识、技能、方法及过程的考察中。通过评价改革,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责编 / 郑秀春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下一篇:浅谈小语课堂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