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资金流入流出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0-12 07:40:59

外资企业资金流入流出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从紧货币政策下外资企业资金以各种形式流入或滞留境内,对外汇收支和外汇监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实现均衡管理,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调控;外汇收支;外汇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92(2008)10-0059-03

2007年以来,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国家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了解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流入流出的影响,我们对20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导致企业的融资难度增加,迫使企业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资金紧张局面,特别是增加国外融资力度,进而影响外汇的流入流出。

一、企业对货币政策的预期评判

纵观2007年国家出台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调查中的企业普遍对即将实行的从紧货币政策表示忧虑,担忧可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受到影响。

一是继续升息。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预计2008年利率至少还有100个基点的上调空间。贷款利率上调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而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调查中7成企业认为,2007年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已经较大程度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二是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在人民币对美元浮动范围放宽的情况下,预计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扩大到8%以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导致企业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影响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出口总额。90%被调查企业表示出口规模已经受到两年多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口规模不断下降,企业利润也受到严重影响,对2008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表示担忧。

三是金融机构对信贷规模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影响外商投资企业融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调查中的20家企业中有15家表示在2008年有贷款需求,但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企业普遍担忧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宏观调控对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影响

面对从紧货币政策带来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的难题,调查中的企业表示将采取各种措施拓宽融资渠道,消除负面影响,从而对企业外汇资金流入流出产生以下五方面的影响。

(一)举借外债或延长外债归还期限增加了外汇资金流入

面对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举借外债将成为外商投资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首选措施,大量流入的外债增加了外汇资金的流入。如廊坊市2007年三资企业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2.7%,而同时期三资企业贷款仅占全市贷款总额的0.2%,说明三资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相对较高的贡献率的资金需求大部分依靠外债解决。调查中的20家外商投资企业有14家表示将于2008年向国外母公司举借外债。同时,对已经取得国外借款的企业来说,延长外债资金在国内的滞留时间,增加企业的使用期限也变成目前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这也变相增加了外汇资金的流入。如截至2007年7月底,廊坊市外商投资企业有外债延期22笔,金额2218.5万美元,占外债余额的18.5%,预计2008年这种现象仍有增加的趋势。

(二)增加外币负债,调整资产负债本外币结构,减少购汇需求

从紧的货币政策针对人民币信贷,而国内外汇贷款政策未出现大的调整。因此,对那些自有外汇资金不足的企业表示将增加国内外汇贷款取代人民币购汇方式,用于满足进口付汇资金不足。如调查中的汇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2007年国内外汇贷款4974万美元,全部用于原材料的境外采购。廊坊市2007年外汇贷款余额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97%,达到6425万美元,达到近年最高。同时,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扩大外币负债,增加资产、负债在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债务外币化、资产本币化是目前企业规避人民币升值、解决国内人民币资金紧张问题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如调查中的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份增加国内外汇贷款3894万美元用于企业利润汇出,通过增加企业的外币负债,相对增加人民币资产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人民币资金紧张问题的同时,减少了购汇人民币占款。

(三)利润滞留境内预期增加,从而减少了外汇资金的流出

为缓解融资难问题,大部分企业利润滞留境内预期明显增强,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或转增资本金,应分配利润的滞留境内减少了外汇资金的流出,增加了外汇资金人民币占款。调查中的20家企业中,有9家表示将减少2007年的利润汇出,用于境内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或转增资本金。

(四)采取预收货款、延期付汇等贸易融资方式解决暂时资金需要,增加了外汇资金境内占款,变相增加了外汇资金的流入

为解决资金流动性紧张,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汇作为隐性外债也将成为企业提高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预计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企业延期付汇额度进一步增加。如面对2007年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廊坊市外商投资企业的预收货款明显增加,年累计发生额602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调查中的多数企业也表示将采取这两种方式解决资金需求,如调查中的阿尔特 (香河)有限公司2007年所有结算方式均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采取先行与母公司签订出口合同,然后以预收货款的方式结算,企业在收到货款后及时结汇用于国内原材料的采购。

(五)金融机构推出的外汇贷款新业务品种如进出口押汇满足资金需要的同时使外汇资金的流入流出变得更为复杂化

近年来,面对金融机构推出的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业务,企业普遍表示欢迎并采取积极姿态面对,主动了解并尝试使用。如2007年廊坊市出口押汇业务余额8493万美元,同比增长81.3%。调查中的河北梅花味精集团全年办理出口押汇业务4630万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77.7%,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局面。但这种短期贸易融资与传统外汇资金流入流出方式不同,通过这种融资方式实现的物流与资金流具有时差性,增加了物流与资金流相匹配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难度。同时,这种短期贸易融资与一般外汇贷款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融合趋势变得更加难以区分,但短期贸易融资可以即时结汇的特点突破了一般外汇贷款不能结汇的政策限制,因而使外汇资金的流入流出变的更为复杂化,增加了监管难度。

三、对外汇收支和外汇监管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为筹措资金举借外债资金的大量流入可能会抵消从紧的信贷政策实施效果

外债资金游离于国家信贷政策控制范围之外,从紧的信贷政策不能有效影响外债资金的流入流出和使用。大量流入的外债资金和不能到期归还的外债资金结汇后增加了国内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

(二)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增加了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压力

外汇资金的大量流入和长期滞留境内或减少流出,造成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加,在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鸦同时,外汇资金结汇后在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倒逼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增加了流通环节的基础货币量,加剧了目前国家正急于解决的外汇储备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问题。

(三)增加了外汇管理难度

“宽进严出”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为企业从国外融资提供了政策渠道,而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游离资本恰好可以利用这种政策渠道进入国内,鉴于这种资金具备高度的伪装性和隐蔽性,进入国内后必将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披上合法外衣,消除政策限制,从而进行违规操作以谋取利益,而在外汇管理中,必须去伪存真,准确甄别异常资金,增加了外汇管理难度。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本外币的均衡管理,达到政策上的统一协调

从紧的货币政策针对的是人民币资金,而外汇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不在此次调控范围内,因此,为使从紧的货币政策达到良好效果,宏观政策制定部门应加强本外币的均衡管理,针对外汇资金的使用加以政策限制,防止不均衡的本外币管理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均衡管理

针对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会造成境外资金流入境内抵消缩减人民币流动性的问题,外汇管理部门在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真实性审核的同时,需要其他包括海关、银行、工商、税务和商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从是否真实投资、资金流与货物流相匹配、资金来源真实性等各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或境外资金加以审核管理,加强这些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在政策管理目标上达到均衡一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外汇管理力度

一是针对境外资金对国内外汇信贷政策的扭曲问题,调整境内外债政策,适当控制企业从境外借入外债规模,杜绝不合理外债流入;二是外汇管理局加强查处力度,对企业非法外汇资金的流入流出严加控制,堵住外汇资金非法流入流出渠道,更好的配合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

上一篇: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问题探索 下一篇:对天津外贸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