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票据贴现市场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30 02:17:25

天津市票据贴现市场发展研究

摘要: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是在商品交易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工具,它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短期融资的手段,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但目前,票据贴现纳入贷款额度控制,银行承兑汇票占比过高、商业承兑汇票占比过低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制约了票据业务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从天津市票据贴现市场现状入手,以推动贴现业务发展为切入口,就如何调整票据市场结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票据;贴现业务;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92(2008)10-0018-02

一、当前天津市票据贴现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商业汇票发展相对滞后,贴现市场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

据近两年天津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统计表明,银行承兑汇票是当前天津市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主体,占市场份额的95%以上,是票据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商业承兑汇票规模及占比均虽然不断增加,但不足以满足企业支付结算和融通资金的需要,不足以支持调整资产结构和财务成本(见表1)。

(二)银行转贴现发展快速,市场集中度较高

票据转贴现是票据贴现的后续环节,是银行收到的汇票的出口。它使票据既能成为银行调剂资金的一种金融手段,又能在利差合适的情况下,为其赚取一定的收益。2002年以来,天津市银行转贴现交易量稳步增长,同时进入2008年后,买断式及回购式交易当季发生额均有大幅提高,二季度买断式转贴现转入增长21.18%,转出增长11.77%(见表2)。

但从市场份额以及交易结构来看,当前转贴现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转贴现票据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就2008年二季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回购式转贴现成交金额仅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4左右,买断式转贴现成交金额仅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18.14%左右;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类交易均集中于少数机构。民生银行买断式转贴现(转入)116.27亿元,占此项交易的50%左右;买断式转贴现(转入)集中于浦发(10.12亿元)、中信(7.56亿元)、深发展(6.80亿元)、兴业(17.68亿元)四家机构;浦发银行买入返售票据成交金额约占项交易的50%左右(18.14亿元);渤海银行卖出回购票据占74%左右(25.58亿元)(见表3)。

(三)再贴现业务长期停滞

票据再贴现是央行的宏观调控工具之一。它通过再贴现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以及再贴现量的指令性调节,来影响票据市场价格和供需,进而作用实体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2004年以来,流动性过剩使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与再贴现利率倒挂,导致天津市再贴现业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近几年一直未有再贴现量发生,再贴现业务无论从量上,还是从利率上,均失去了指导意义,与市场脱节,使得目前市场上的票据业务基本上是按市场规律自由发展。

二、制约天津市票据贴现业务发展的因素

(一)受信用环境以及市场流动性影响,商业承兑汇票难以快速发展,票据贴现市场缺乏基础

贴现市场的发展必须以票据为基础。但我国商业承兑汇票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使得贴现市场的发展缺乏主体。

一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环境总体状况欠佳,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缺少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估机构,不能为其他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提供可靠的信用保障,从而造成交易双方无法获知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不愿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就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对河北、山西、内蒙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不愿收受商业承兑汇票的企业占393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5.6%。

二是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办理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再贴现门槛甚高,手续繁琐,客观上限制了商业汇票的签发和流通。如工商银行规定,只为经总行审批的大型优质客户和与该行建立商业承兑合作关系的AAA级企业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三是在当今经济金融紧密联系和实物商品广泛流通的时代,异地交易是经济的主流。天津市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中游偏下,企业规模、对外交往均相对于江浙一带明显不足,导致除本地供货商以及本地的商业银行外,我市商业承兑票据在异地办理签发、背书、贴现难度较大。

(二)再贴现业务长期停滞、过度依赖银行信用,集中度偏高并易受宏观调控影响

2004年3月25日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将再贴现利率规定为3.24%,并上收再贴现限额,对分支行的再贴现业务实行指令性管理。与此同时,流动性过剩使得票据市场贴现利率较低,从而导致再贴现利率“倒挂”,业务量为零,造成再贴现政策在影响票据市场供求、引导资金流向、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的作用无法发挥,无法起到结构调整和“有保有压”的功能。

(三)缺少专业性票据经营机构

长期以来,由于专业性票据经营机构发育迟缓,票据贴现、转贴现等业务只是商业银行的“副产品”,致使大量商业票据贴现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积极性;而票据贴现手续繁琐和贴现利率低等因素,也制约了商业银行作为票据市场上最重要的主体开展票据业务的动力。

三、促进贴现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票据业务发展、促进贴现业务开展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广使用银行票据转贴现交易统一合同文本的措施,规范票据交易行为、降低金融风险,切实提高票据的流动性。

二是要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违约支付惩戒机制。一方面银行可通过加强对客户支付结算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有效开展承兑汇票出票人、承兑人的信用评级工作,营造良好企业信用文化,促进社会信用好转;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建立无理拒付、拖延支付承兑汇票的“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通告,增强违约支付的社会关注程度以及加大对违约企业的惩戒力度。

三是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转变观念,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予贴现支持,探索保函业务、票据业务和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结合。

(二)研究用好现行货币政策,开展再贴现业务、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要加强“窗口指导”,通过票据签发、贴现、再贴现这一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机构筹措资金的能力和规模,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支持天津市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二是要充分发挥再贴现工具的结构调整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三农”和涉农行业、企业的发展,即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和农副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环节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并对观光、旅游等新型农业项目资金给予支持。

(三)建立票据专营机构,活跃贴现市场交易

天津市各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方面应针对自身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积极向总行争取,利用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在天津率先成立票据业务部,组成“票据业务池”,便于系统内以及系统外的票据业务交易;另一方面应着手建立一个功能强大、信息丰富、使用便捷的区域性票据市场交易平台,定期市场价格、交易量和交易规则等信息,解决各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促进交易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马玲,2008:《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金融发展研究》第3期。

[2]赵慈拉,2007:《我国票据市场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中国金融》第16期。

[3]王树林、董睿、张威、孙志明,2006:《发展票据贴现的现实意义及政策取向》,《吉林金融研究》第7期。

上一篇:汇率变动对企业承受力影响情况调查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做好个人信用档案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