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范文

时间:2023-12-07 01:21:47

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篇1

关键词:外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56-02

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本社会,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四个方面。在我国试行改革开放初期,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者,大批外资企业落户

3.银行存款的核对

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收支应每月至少核对一次。负责银行往来账调节的会计直接从银行取得银行对账单,并就银行存款账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和调节。负责银行对账单调节和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会计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或编制收付款凭证业务,以防止应记但未记入企业收入账或支出账等不正当行为被掩盖。同时,企业也应重视与客户之间的对账,以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及时。

四、内部报告控制

适时运用内部报告控制方法十分重要。企业应要求各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WWw.133229.coM内部报告除了报告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批是否符合审批制度、现金余额是否账实相符等,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金流量分析

资金流量包括资金流入量、流出量及流出与流入的差额——净流量,而且资金流量产生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资金流量综合反映了企业各项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的现金盈余水平,是企业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体现。虽然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并不与资金流入或流出完全匹配,不能直接通过当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确定盈利,但在一定时期内资金流入的多少能反映企业的收入水平,资金流出的大小也能总体反应生产成本和费用支出的多少,而企业的资金净流量能真正代表企业实际财务能力,所以,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归根结底资金流入与流出状况制约。通过资金流量分析,为企业提供一定时期的资金流入量和资金流出量信息,企业决策者可以从中得到直接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资金余缺信息,及时地进行资金调度和风险防范。

2.资金流速分析

外资企业篇2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2011年2月17日指出,央行推出了一项旨在反映社会融资规模的新指标“社会融资总量”。与“新增人民币贷款”这项常规指标相比,该指标能够更完整地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

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涉外企业融资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对企业货物贸易实行登记管理,对规范贸易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抑制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热钱”流出入,创造公平、合理的进出口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涉外企业贸易融资方式产生了影响。由此观之,不管是监管层对社会融资进行总量调控,还是涉外企业进行外汇融资,都应高度关注企业外汇融资的取向。

取向及成因

在现行管理框架下,涉外企业外汇融资渠道主要有直接投资、境外借款、境内银行外汇融资、贸易信贷等。随着我国涉外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大,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融资规模日益扩大。涉外企业除通过贸易信贷预收货款、延期付款方式进行外汇融资外,经常还选择境内银行外汇融资、境外股权融资、境外债务融资和境外上市等融资形式。

由于目前市场汇率避险工具较少,在本外币利差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影响下,资产本币化和负债外币化操作依然是多数企业转嫁人民币升值风险甚至博取升值收益的最主要手段。涉外企业出于保值或投机性需要,不愿持有外币,对外币负债需求十分强烈。这一方面使得境内银行外币存款大幅下降,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境内银行与企业之间在外汇贷款方面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与国内市场外汇资金短缺及融资成本不断走高不同,国外市场资金利率要明显低于国内,在资金容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境内外外汇融资成本,企业对利用境外资金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在此背景下,涉外企业外汇融资取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企业之间的商业信贷是进出口贸易中主要融资方式。当前,贸易信贷高于银行提供的进出口贸易融资。企业之间相互直接商业信用融资仍然是进出口贸易中主要的融资方式。其原因一方面是银行开展贸易融资力度不够,基于风险控制因素,对进出口企业进行贸易融资的门槛较高,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企及;另一方面随着人民汇率升值预期加剧,境外资金通过贸易信贷项下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可以较为方便地流入境内,在获取收益后也可顺利流出。

出口贸易信贷融资高于进口,资金滞留境内的意愿强烈。出口贸易信贷融资高于进口。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出口企业的境外贸易伙伴很多都是关联企业或母公司,相互之间融通资金较便利;另一方面也显示进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明显的议价优势,贸易融资空间有限。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国内资产价格上扬的背景下,贸易信贷预收货款增长较快,预收货款比例明显增长,延期付款注销率呈下降态势,延期付款在一般贸易进口中比重增高,均显示出资金强烈滞留境内的意愿,其背后潜藏异常资金流入风险。

国内外汇贷款利用率偏低,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较慢。据调查,主要以信用证、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为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国内外汇贷款使用方式有局限性,只有出口押汇和打包放款允许结汇,可由金融机构直接核准办理,除此以外的国内外汇贷款均不得结汇,企业对使用国内外汇贷款融资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金融机构对国内外汇贷款业务宣传力度不够,地市级银行审批周期较长、手续复杂,一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不足,取得贷款难度较大;三是外汇贷款利率不断上涨,进一步造成国内外汇贷款利用率低下。

企业外汇融资以境外股权融资为最优选择,债务融资占比较低。从融资难易程度及被接受程度看,企业外汇融资首选方式仍是境外股权融资,远远高于其他融资方式。境内企业通过吸收境外投资者的直接投资或利用留存收益的形式取得所需资金,境外投资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在此过程中融资取得的资金具有不可逆转性,融资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同时境外投资者在正常经营中享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对于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和所处行业的投资者具有较大吸引力。

境外债务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境外借款融资利率普遍低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外汇贷款利率,作为在境内、企业该项资金既可以用于支付进口项下货款,也可以结汇成人民币使用,缓解人民币资金的不足,具有成本低且使用灵活的特点。其缺点在于受企业性质和额度限制且审批手续严格、繁琐,因此在企业外汇融资中占比较低。

境外上市融资效益显著。境内企业通过境外上市筹资范围广、规模大,资金使用灵活,不仅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对提高上市企业的国际声誉、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引进国际资本的过程,不仅得到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急需的资金,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国际化的管理理念、推动企业按国际化的定位发展的思路及策略。为企业在境内外拓展市场、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但境外上市融资对企业本身要求高、过程繁复、手续繁琐。究其根源在于“优质企业”的缺乏,企业自身上市管理状况堪忧、盈利能力不强,激增、预收货款比例明显增长,无法摆脱作坊式的经营模式,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境外上市更无从谈起。

中、外资企业外汇融资方式差异明显。中、外资企业的行业分布不同是两类企业对外贸易信贷授信状况不同的重要原因,而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使得其在外汇融资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外商投资企业与中资企业在贸易信贷融资和其他外汇融资方式选择差异明显。一是外资企业贸易融资中短期贸易信贷资产和负债占比普遍高于中资企业,长期贸易信贷资产和负债占比普遍低于中资企业。电子等高科技行业的较大规模外资企业,收款周期较稳定,贸易信贷量明显大于中资企业。二是外商投资企业融资渠道可选择余地更大,可以通过境内外汇贷款、境外股权融资、境外债务等多种融资方式取得外汇资金。少数境内企业可以通过境外间接上市将自身身份转换为外商投资企业,以获取更多的融资渠道。而多数中资企业则只有通过贸易信贷和银行贸易融资方式获得外汇资金,且资金的使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

企业问题

当前,企业外汇融资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意识薄弱,外汇融资避险手段缺乏。企业对规避汇率风险认识不足,对规避汇率风险工具了解不够,没有采取适合自己的结售汇方式规避风险,而造成一定经

济损失。目前,企业贸易信贷融资工具主要为出口预收货款和进口延期付款两种,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这两种方式能很好地让企业规避因本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较易被企业采用。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出口预收货款在企业全部出口额中占比仍然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以低附加值、低利润率为主要特征,企业议价能力不强,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常处于弱势地位,被动接受外方开出的条件,包括商品价格以及结算货币等,企业无法主动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结算货币,加大了企业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在进口业务中,也同样存在着此类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不能根据业务操作和避险需要,合理确定结算货币,进出口收付汇货币结构错配严重。

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滞后。对进出口支持力度不够。部分金融机构经营贸易融资业务理念滞后,侧重办理常规国际结算业务,对贸易融资重视程度不够。在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中,大多数企业都表示希望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但对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不了解,没有得到银行相关的融资服务。

外汇融资服务供需不平衡,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中,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占到大多数,但银行提供外汇融资服务的客户绝大部分为大型生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中小企业在恢复对外贸易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却未能得到相应的融资服务,影响了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由于银行融资难度较大,更多中小企业选择与进出口商直接开展贸易信贷。

中外资企业举债“待遇”不一,中资企业发展受限。目前中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差别较大。外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差额度内举借外债,在差额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变更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以扩大借债额度。同时,现行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的展期没有明确限制,短债长用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与之相比,中资企业对外举债受到严格限制。中资企业举借中长期外债需要事先通过发改委的审批,举借短期外债也需要先行向外汇局申请短期外债额度,举债手续复杂且审批时间较长。管理政策的不一致,导致了中外资企业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中资企业外汇资金匮乏,发展受限。

贸易信贷融资统计监测手段明显滞后。调查发现,外汇信贷收支报表仅统计进出口押汇、海外代付、福费廷和打包放款等传统贸易融资业务,而远期信用证、新推出的汇利达等融资产品不在此统计范畴,不能真实反映贸易融资状况。

相关建议

首先,大力提高企业汇率风险意识,促进企业贸易融资健康发展。

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外汇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汇率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建立企业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合同定价模式、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转变经营战略以及加快收汇进程等努力将汇率波动对企业盈利的影响降到最低,帮助企业掌握各种外汇避险工具的运用,以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企业要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对外议价能力,逐步由出口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

2 点银行应重点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大力优化贸易融资服务环境。贸易融资作为一种风险相对较低的融资业务,以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为背景,既能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融资,由,可为银行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新的巴塞尔协议已将贸易融资资产确定为低风险资产,这为贸易融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银行应在融资服务中树立主体管理观念,整合企业进出口、外汇收支、人民币收支等信息,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个性的融资产品。优化贸易融资业务审批流程,在审核贸易真实性背景和风险控制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银企双赢。

3 秘极支持中小进出口企业发展对外贸易。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银行应以贸易的真实性为审核重点,在贸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降低对企业授信审批的要求和贸易融资的担保条件,给予一定的贸易融资。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协调解决贸易融资担保问题,鼓励出口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或借助担保公司。企业除善用贸易信贷解决自身问题外,也应积极主动争取取得银行支持,建立良好的信用,规范财务管理,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及时与银行沟通,为自身贸易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标本兼治,多方拓宽企业外汇融资渠道。

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充分发挥境外股权融资优势。引进优质跨国集团,促使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成为带动地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力量。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对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外国投资者参与境内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

逐步推动外债管理方式改革,逐步放宽中资企业借用外债的限制。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各参与主体应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平竞争。应改革差管理方式,增强政策执行有效性。加强对外资企业变更差的审批,减少企业随意变更差的行为,合理限制短期外债展期次数,明确凡是累计举债时间超过1年的外债均属于中长期外债,计入差的中长期发生额。同时,逐步放宽中资企业举债政策,允许有举债需求的中资企业向外汇局申请外债登记,外汇局审核企业举债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后予以批准。

外资企业篇3

浅谈外资企业基层监管经过改革开放至今二十多年的发展,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庞大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外资企业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营造了市场经济运作的氛围,更在促进投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生产率增长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外资企业概况

今年以来,根据泉州市局关于贯彻落实省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十项制度》的精神(泉工商[20xx]92号),对外资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作为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一定要先做到心中数。通过这一两个月的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辖区内外资企业的基本状况,现辖区内共有外资企业44家,总投资额约6.75亿元,这些外资企业其中有34家是在九十年代申请设立的,而最近五年,新申请设立的外资企业只有10家,投资总额只有1.22亿元。而据相关资料表明,近两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均超过500亿美元。相对于全国经济增长来讲,近几年磁灶镇的外资企业发展是比较落后的。陶瓷行业作为磁灶镇的经济支柱,经济总量80%以上,唯一的一枚中国驰名商标“九牧王”却是服装类的,而整个磁灶镇没有一枚陶瓷类的驰名商标。另外还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企业老板是土生土长的磁灶人,但是他的公司却是外资企业。还有部分企业虽然每年按期参加年检,但实际上已停止生产,有个别企业已不知去向,但是经济户口中仍然存在,没有办理注销登记。二、存在问题分析1.脱离基层监管一方面,由于长时间以来,外资企业的登记权限直属设区的市工商局,而且一年一度的年检工作,为了方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工商部门与外经贸委等部门进行联合年检,取消了年检回访这一环节,年检工作只是进行形式审查,有的企业的申请登记全部由中介组织一手包办,甚至包括资金流入,都是由中介组织代劳。另一方面,为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外资企业进行特殊照顾,除了专项检查以外,必须先报市局领导批准后才能对外资企业进行检查。基层工商所对外资企业另眼相看,普遍存在一种“管不了”或“不属于我们管”的态度,对外资企业的市场主体准入、经营行为、市场退出等动态没有进行及时跟踪监管服务,因此外资企业也就逐渐成为属地基层工商所的监管“真空区”。而现在,虽然实行属地管辖,但是外资企业直接向泉州市局申请设立登记,之后由属地工商所负责日常监管工作,由于基层工商所与泉州市局日常业务联系较少,存在沟通反馈没有明确责任人的现象。2、品牌意识薄弱,发展步伐跟不上磁灶镇的陶瓷产品,是一种耐用品,不同于其它日用品,可以试用,等用过这后,不适应再更换其它品牌。陶瓷产品不管是对于工程建设,还是对于自建房屋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质量保证才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而“品牌”对消费者来讲是一种信誉,一种质量保证。困此,企业要发展,就要走品牌战略,打出自己的知识度,用信誉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九十年代磁灶镇的陶瓷行业,可谓是辉煌腾达,但是近几年,遇到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就是广东的名牌陶瓷产品,因此发展步伐一直跟不上,甚至走下坡路。因此有些企业选择打“价格战”,一再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有些企业选择为广东的名牌产品加工生产“贴牌”瓷砖,赚取加工费,而相对于机器设备的投入资金来讲,区区的加工费,根本无法让企业走上发展的轨道;有些企业甚至为了牟取利益,做起了假冒厂商、厂址、仿冒商标的生意。企业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最终是要靠企业的掌舵者来指明方向,也就是这些企业老板,一定要认识发展局势,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指明企业发展的方向。3、政策偏差造成“假外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九十年代,磁灶的陶瓷行业迅速发展壮大,一大批内资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但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是却有许多门槛。相反地,外资企业在中国不仅在税收方面可以享受优惠待遇,而且在用地、引进机器设备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因此这些内资企业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傍外资”,与外商挂靠申请设立外资企业。如,某企业老板吴先生,先在国外注册一家公司,再与原先的内资公司合资,这样原来公司就成了外资企业,那么企业在税收、用地、贷款、机器设备以及工商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由于内外资企业待遇存在较大差别,或出于其他目的,国内资本到境外“留学”一圈后再回来投资的现象,在我国招商引资中越来越多。按照目前学者研究中比较一致的估算,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中,约1/3是国内资本‘留学’后回流形成的‘假外资’。4、中介组织一手包办,虚假注资由于中介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有些企业的申请设立、增资、年检等手续均由中介组织一手包办。而企业的设立登记、年检等方面都只是采取书面审查,中介组织就是钻了这一空子,只要企业有需要,只要能盈利,就能采取各种形式 为企业注入资金,等领取营业执照后,就立即抽走资金,造成有些企业注册资本与实际投资额相差甚远。5、外资企业退而不注、注而不销经过调查摸底阶段的逐户情况统计,发现有些已经停止生产经营的企业退而不注、吊而不销,而有些企业没有参加年检,但却继续从事生产经营的现象。这些企业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成因:(1)、法律意识淡薄。有的退市企业抱着反正不搞了,办不办法律手续无关紧要,无所谓,更多的是对退市规定也不知晓,缺乏退市后应按法规缴回证照、印章和办理注销登记的概念。(2)、嫌麻烦。少数外资公司停办后,对规范办理注销认为太麻烦,要组织清算,要出费用,要填许多制式表格,耗时费神。所以,普遍对规范退市缺乏热情。(3)、逃废债务。企业开办者因经营不善而导致亏损债台高筑,为废掉债权人的利益而采取人去楼空、一走了之,包括对银行的信贷资金偿还也是如此对策,以逃债避责。(4)、有意规避拒不办理。这些企业,辖区内共有家。其主要是担心未及时按规定办注销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因为证照管理、注销手续及费用等而不愿办理注销。三、基层监管对策1、加强基层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1)、信息收集管理组织专门力量,认真调查摸底,对现存的市场主体历史档案进行逐件清理。建立外资企业专门的调查摸底手册,做到一户一册,其主要内容有:登记注册基本信息、出资情况、前置审批情况和注册商标、企业合同管理、分支机构、企业奖励表彰等情况记录以及日常巡查、回访、违章违法行为处理等记录情况。经过全面调查摸底,我辖区共有外资企业44家,其中36家已通过20xx年度年检,还有8家未按期参加年检,有6家还在0从事生存经营。有2家已查无下落。(2)把好一年一度的年检审查关企业在设区的市工商局申请设立登记这后,每年一次的年度工作是把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关键环节,应该在企业年检时由基层工商所负责对企业进行实地回访,了解企业一年为的经营运作情况,有正常运作的企业才予以通过年检,这是落实外资企业基层监管的基本保障。(3)、信用分类监管依法对所掌握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市场退出等信息进行内部信用评价,并以现有局域网络为基础,构建企业信用建设监控评价网络体系,不断加强对涉企的相关部门,如金融、税务、政法机关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然后按不同评价划分不同的监管类别,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即:对于诚实守信的A类企业,与之“保持距离”;反之,对于有违法违规行为或不良倾向的B类或C类企业,则盯住不放;特别是那些被划定为严重失信的D级企业,则与之进行“零距离”接触。(4)设立外资企业专管员,完善内部工作机制辖区内外资企业只有44家,数量较少,且分布不集中,为解决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监管脱节问题,争取在短时间内做好调查摸底发现漏洞做好监管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设立外资企业专管员,与片长责任制相结合,并纳入绩效考评,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由外资企业专管员负责:一收集资料,建立动态监管手册,完善经济户口;二与各个片区的片长互相配合,对外资企业进行回访和日常监督检查;三及时向外资科传递外资企业的各类监管信息资料;四是为外资企业提供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5)设立“三点一线”的外资企业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工商联络员的桥梁作用,给基层工商所的监管服务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借鉴于企业联络员制度的实行,若设立泉州市局、工商所与外资企业,“三点一线”的外资企业监管联络员制度,则能够及时传达监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及时反馈,有请示能够得到及时答复,解决沟通反馈没有明确责任人的现象。以保证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2、建立工商联络员制度,引导企业走品牌战略通过工商联络员制度,开展联络员培训班,多做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各种品牌战略的知识讲座、座谈会以及各种名牌产品博览会,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指导企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注册商标不受侵犯,同时督促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积极支持企业运用商标、广告战略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知名、驰名和著名商标。至目前,我辖区内共有注册商标155枚,其中包括驰名商标1枚,著名商标9枚,知名商标4枚。3、调整相关政策,消除“假外资”

我国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这种做法,在改革开放时对外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的条件下,为我国经济发展吸引到了大量宝贵外资,进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入世前内资企业具有市场准入的优势,但现在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已大幅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不利于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实际是对内资企业的‘逆向歧视’,其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从各方面减少直至最终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给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舞台。4、严密监控出资行为我辖区内共有外资企业44家,其中40家企业资金全部到位,尚有4家企业只有部分出资。对于资金尚未全部到位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出资监管力度,对企业的出资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对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如20xx年9月29日新登记“福建省耐迪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同章程规定的缴资期限还没到期,我所将在企业离出资期限到期前半个月时,及时向企业发出“提醒出资通知书”,提醒外商投资企业按期出资到位;对于另3家出资期限到期仍未按期出资的企业,上门发出“限期出资催缴通知书”,督促企业资金到位,确保外商投资企业规范运作、合法经营,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引导退出市场(1)通过行政指导,做好市场主体信息、准入、退出政策宣传指导、监管法规等,灵活采取指导、引导、辅导等一系列柔性手段,让退市企业主了解企业并不是停止生产就可以什么都不管,真正认识到办理注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未办理注销登记的危害后果,引导那些已停止生产的企业,或已被吊销的企业主动清算,办理注销登记。(2)充分利用年检监督,加大基层所的监管责任,加强对企业的定期巡查和对预警企业的重点监控,督促市场主体随时退市,随时督办注销。把退市监管工作纳入市场巡查的重点内容。(3)建立网上锁定机制。结合全市、全省联网,及时对不按规定办理而无法注销的退市主体,通过网上设定程序,对其法定代表人及股东名单纳入工商行政系统违法企业和人员黑名单,予以上网公示,限制其在3年内不得在本地和外地开办企业或进行投资当股东。

[1]

外资企业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优势;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126-02

1 引言

资源外包(Outsourcing),英文直译为“外部资源”,这种管理模式首先是在实践领域兴起的。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柯达公司。1989年柯达将自己的信息部门委托给了IBM等两家公司。当时柯达面临着计算机设备投资的增加和从自动相机领域撤退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选择了外包。柯达与IBM的契约为10年,合同总额达10亿美元。柯达在实行业务外包的同时,将计算机设备出售给IBM,将信息部的350名员工也转籍到IBM。此举将柯达信息部门的计算机设备关联投资减少了90%以上,年运营成本也减少了20%。这一成功的尝试引发了业务外包的高潮。一时间,美国出现了大量的外包现象,企业、医院、学校甚至政府把整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某种业务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包影响到日本、欧洲,全球外包业务急剧增加,外包成为一股潮流。

时间的发展推动理论的创新,1990年Gary Hamel和C. K.Prahao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发明了“外包”一词。

所谓“外包”,即组织把某个项目或者工作内容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公司。通过外包那些企业自身缺少能力或者能力不强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业知识的企业。

而人力资源外包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总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将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企业文化设计等方方面面。

从企业外包的具体业务来看,人力资源外包(human resource outsourcing,HRO)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人力资源外包市场正在成为外包行业中最具成长性的市场。1997年,Mckinsey公司调查研究表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通过人事外包而使其劳工成本削减了25%-30%。在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临时雇员”公司和专业的PEO(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公司,这些公司为客户公司承担有关工资、福利、员工档案、招聘、录用、培训等管理工作并提供相关报告等,是为企业提供人事方面服务的专门机构。在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人力资源外包进行分析,探求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控制策略,以期对我国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提供借鉴。

2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

近年来,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在世界范围内渐成风潮,正是基于这种管理形式它有如下优势:

(1) 帮助人力资源部门从繁重的重复性事务中解脱,专注于核心的战略性工作,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经营的核心在于主营业务,因此企业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等非主营业务进行外包管理,与专业的外包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于这些外包服务商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且对本行业有着深入的研究,为了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竞争,他们也在积极推动着这些专业活动的标准化、合理化及规范化进程,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2)转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职能。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的经营规划职能。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被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成为企业决策管理层的战略伙伴,帮助企业的领导计划决策和实施组织的变革。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有利于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冗杂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高层的战略规划中去,实现其战略性职能。

(3)有利于先进专业技术的推动。

现代电子信息等高新科技在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效率和竞争的因素考虑,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而且人力资源职能的成功运作,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投资力度。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分享先进的科技成果。

(4)获取专业的管理程序和服务。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以后,外包服务商不仅能够根据合约完成相应的任务,而且还会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引入企业,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于许多企业原来难以有效进行管理的人力资源活动,通过外包管理,企业可以获取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5)降低成本、舒缓资金压力,克服企业很多的规模经济弱点。

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一定成本的投入,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外包,降低了两方面的成本:一是人力资源部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二是由于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运营成本下降,企业不必投入相应的费用来维护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从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3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从本质上说,人力资源外包既定目标之所以难以实现,源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潜在的多重风险。具体来看。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外包商甄选失当的风险

在人力资源外包中,企业和外包商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企业无法完全了解外包商背景、技能水平等真实信息。这就极易导致外包商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比如:在获得外包合同之前,外包商可能向企业隐瞒或提供虚假的关于自身专业能力的信息,或承诺根本无法实现的低成本;而在外包过程中,外包商有可能通过降低服务质量等方法来降低管理成本。而就企业这一方而言,因为信息不完全,所以很可能错误地选择外包商,进而致使其难以通过人力资源外包获得优势。

3.2 企业对外包商过度依赖的风险

由于每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相同,所以需要外包商为企业提供专门化、定制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按照交易费用理论,这就会形成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即对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投资仅仅是基于外包商和单个企业之间交易关系的需要。例如:外包商设计开发一套专用的软件来管理一个企业的工资福利系统。当资产专用性比较高时,企业和外包商会形成双边垄断的关系,企业和外包商之间彼此高度依赖,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增加。 在这种依赖关系中,企业面临较高风险:外包商提供服务失败或外包商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比如: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在1997年将工资管理外包给Veterans Affairs(VA),到2002年,FERC为 VA支付的系统开发的费用已高达260万美金,远远超出120万美金的预期。更为不利的是,因资产专用性产生的企业对外包商的依赖会形成企业的退出壁垒(退出成本过高),使企业很难中断其与外包商的契约关系。

3.3 高额转换成本的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后,外包商可以更低的成本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但是,当原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改由外包商提供时,企业内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被打破。为了使外包后的管理服务和企业相契合,首先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外包商进行管理信息沟通,以确保外包商真正熟悉企业内部状况。此外,企业还需要对组织内部不同层面进行重新调整以便和外包商提供的管理服务相协调。可见,要最终实现外包商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和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无缝整合,会产生潜在的转换成本。这可能造成在外包初期,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不降反升。在西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此种现象屡见不鲜,比如:BP-Amoco公司为了降低运营成本,1999年决定将其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活动外包给Exult公司(这是迄今为止合同金额最大的一次人力资源外包),结果在2001和2002年,BP-Amoco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出现了大幅上升 。

3.4 信息泄露风险

当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向外包商提供企业内部的信息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外包时,外包商需要了解企业的目标、发展战略、运营状况、组织结构、人员状况等;而将薪酬管理外包时,外包商会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薪酬水平、薪酬结构、所有权信息等。由于外包商和企业间仅是契约关系,所以企业的这些商业秘密可能由于外包商有意或无意透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而导致竞争对手模仿或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职能越多,与外包商的合作关系越紧密,企业机密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就越大。

3.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弱化的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直接影响。首先,人力资源外包促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发生深刻转变――由原来直接为内部员工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转变为监督和评估外部服务提供者(外包商)的绩效并维持其与企业的联系;其次,人力资源外包会削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数量,因此会引致工作机会的减少。这也意味着减少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使其很难获得广泛的管理经验,最终可能会削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很难实现向战略伙伴的转变。

4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规避策略

4.1 深化改革,培养外包市场

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做大做强人力资源外包这块蛋糕,推动人力资源外包向深度专业化发展。从总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外包服务商整体素质不高,多提供一些基础工作。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提升外包服务商素质,使其向深度专业化发展,为企业改变人员臃肿的情况作贡献。

4.2 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企业须设立风险预警管理组织,要将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整个过程之中,保持对外包项目的实时监测与评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外包商进行追踪调查,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4.3 实施控制风险策略

在外包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应该消极等待,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其中,与外包商建立起双赢的合作关系,共同配合完成工作。一方面要注意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方应与外包商就相应的外包业务签订合法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关注工作进展,对工作的进展作定期检查,确保工作顺利、安全实施。对安全和保密方面或退出外包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签订公正合法、详细完备的合约来约束双方的行为,进而防御风险。

参考文献

[1]尹建华等.资源外包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评述[J].科研管理,2003,(9).

[2]Prahaoad C. K. ,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y ofthe corporation[J].Haw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1990:79-90.

外资企业篇5

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国投资者来我国投资制定单独的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出口、增加税收、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资企业59.4万户,实际使用外资6919亿美元。截至2006年9月底,外商在华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已经超过800家。2005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已达我国外贸总额的58%,2006年外资企业缴纳各类税款795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量的21.12%。另据测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

但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正在逐步取消,此时针对外企的税收优惠成了真正的"超国民待遇",这必将使内资企业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影响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一、内资企业竞争力下降

一般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市场的竞争、资金市场的竞争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就产品市场的竞争而言,由于外资企业税负低,从而产品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样它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与内资企业展开价格竞争。就金融市场的竞争而言,由于外资企业税负与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强,因而真实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从而对社会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更严重的后果表现在人才竞争方面。现代企业的竞争尽管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竞争。目前,外资企业对人才最具竞争力的吸引方式是高工资。外资企业之所以能采取这种方式,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内资企业存在计税工资概念,而外资企业不存在计税工资概念。对内资企业来说,实际工资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因而内资企业实际负担的员工工资,高于支付的员工工资。对外资企业来说,企业员工工资可在税前据实抵扣,没有任何限制,因而外资企业实际负担的员工工资与其支付的员工工资,是相同的。因此,随着外资大量进入,内资企业必将出现人才流失现象,从而使之面临人才缺乏困境。

二、造成内资企业行为扭曲

企业经营目的是通过合理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当企业之间由于税收待遇因素,不能实现公平竞争时,处于劣势的企业,必然想方设法谋求对方的税收地位,于是企业的行为就发生扭曲,一批“假外资”应运而生。有资料显示:一些内资企业利用种种手段“出国晃一圈”,而后便以外资或合资身份,回到中国投资办厂,这些企业的资本金本来就来自国内,员工也全是清一色的中国人,但注册地往往变成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地,“曲线救国”,获得了国家对外资的种种优惠。有研究估计,“假外资”占了实际FDI(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的1/3左右。

由此可见,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这意味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模式”,将成为历史,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格局,也将逐步形成。作者试就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如下:

1、对我国引进国际资本的影响分析

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实行的对外资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对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税收政策在我国吸引外资引入方面只起到辅的激励作用。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投资的外国公司所作的调查,外国投资者到我国进行投资最看中的并不是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是我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国内市场等其他有利条件。我国拥有13亿的庞大消费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加上我国近几年均保持8%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稳定的政局、日渐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廉价的劳动力等,都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根据OECD、荷兰财政文献局所提供的数据,2005-2006年度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8.64%,其中有116个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或等于25%。因此,调整后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降至25%,企业的税收负担率低于世界的平均税率,也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对外资企业而言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随着整体投资环境的完善,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只会增强而不会减弱。尽管改革后的企业所得税法所实行的内外一致的税收待遇,总体而言并不会改变外资进入中国的决策。而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商务部公布,2007年前3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5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6%,两位数的引资增速体现出外商对中国投资信心的恢复。

2、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分析

(1)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制度环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此时,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提供一个统一、规范、透明的税收制度平台,有利于我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向纵深。根据有关资料测算,内资企业的所得税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是外资企业的1.7倍。这种税负上的巨大差距,违背了WTO的公平竞争原则。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将使内资企业站在公平的竞争起跑线上。

(2)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税法,实行鼓励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创业投资以及发展高新技术等以产业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引导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梯级发展战略,企业所得税政策上也体现了这一战略要求,结果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新的企业所得税,将优惠重点由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同时对西部地区需要重点扶持的产业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距。

(4)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有利于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我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时期,资金短缺已不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所以,现在不仅要注重引进外资的数量,更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通过引进外资促进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竞争力。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调整优惠政策目标,有利于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5)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有利于减轻内外经济失衡的压力。我国保持了连续10多年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国际收支大量盈余,2006年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当年末外汇储备达10663亿美元,大大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外经济的失衡。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有利于减少资本流入和外汇供给,释放汇率升值的压力,缓解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状况,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

(6)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降低了内资企业税负,增加了企业的税后盈余,将加快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进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外资企业篇6

关键词:中外合资企业;招商引资;资产流失;设备引进;产品外销;利润流失

以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主要目的的中外合资企业,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型企业。在走过了二十几年风雨历程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是否应该引起中方合作伙伴的反思?通过中外合资方式,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通过技术外溢和扩散等途径带动了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培养了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扩大了产品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但与此同时,对其存在问题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

广东廉江引资1669万美元建成水厂后空置8年,当地政府不惜头顶着“不诚信”和“破坏投资环境”的“骂名”,坚决不履行合约。原因在于,如果当地市自来水公司履约合作经营30年后,减去合作的收益后仍亏损55亿元,而合作方中法水务将获纯利81亿元。

类似问题还有很多。综观宁夏几起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往往是“政府积极、企业忧心、结局闹心”。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由宁夏长城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于2000年正式开业。当时中方控股,日方以技术入股。公司开业以来,一年建成投产,两年实现赢利,三年达到设计能力,创造了国内新建机床生产企业的奇迹,也给国内同行企业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就在经营良好的阶段,日方突然改变初衷,提出终止合资,要么日方退出,由中方经营,要么中方退出,由日方经营。看似两条路,实际只有一条路,中方只有退出的份!因为在几年的时间里,中方根本没有掌握日本的技术,如果接受企业,机床厂就是一堆废铜烂铁。经调查发现,当下西部一些省区仍然无视客观条件,盲目热衷于引进外资,“合资之痛”时有发生。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政府短期的政绩利益压倒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

通过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多数合资企业的发展欲速不达,外商合资不合作,设备不配套,投产不达产,许多企业日趋亏损,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本文在此将中外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中方资产流失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创建初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低估、甚至不估国有资产,表现在中方以实物入股时,只按账面净值或约定的折价办法入股,而土地使用权不估价,不计入出资额中;评估仅以有形资产为对象,而忽视了对商标、专利、信誉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在涉及技术转让或交易的合资企业中,国内价格折价偏低,而当国外技术转让入股时,往往由于缺乏信息或其它原因使外方技术折价偏高。

二、负债经营问题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大多数企业都是靠银行贷款举债经营的。按中国相关政策规定,合资企业经营资本的比例只需要50%,其余部分可向银行贷款。问题在于:中国的“公司法”2006年1月才开始实施,而“破产法”,2007年6月才开始实施。此前,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法》和《公司法》有很多不够健全的地方,一旦合资经营企业发生亏损倒闭,由于贷款来自中方银行,所以大部分风险要转嫁到中方银行。借贷资金的比例越大,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三、资金和设备引进问题

在投资形式上,外商一般不直接出资,而是通过设备投资,在代购设备中抵算,出资数额难以明晰。特别是设备购进后,外商大都合资不合作,不顾企业能否投产达产,只要企业盈利,就要按合同上的投资比例分红;在引进设备上,一些国外设备商往往利用中方对国际设备行情了解不多的弱点,把早已淘汰或落后的设备说得至真至善,同时施以邀请出国、赠送轿车等手段,利用中方国有企业部分官员的弱点、采取“政府公关”、“规避法律”等手段,达成中方依赖其代购设备之目的。结果引进的设备不是型号不对,就是前后不配套,或是国际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淘汰产品。

四、外购外销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合资企业,设备、原材料都是由外商负责购买,产品外销几乎都是依赖投资的外商,进、销权均由外商操纵,渠道、手段、价格等均由外商控制,结果是外商掌握进、销价,商业环节的利润归外商独得,工业利润仍按股分红。这样即使最后合资企业不景气,而外商在前几个环节已获取了利润,获利目的已然达成。外销事宜完全由外方全包,中方无人涉足。商务联系、业务洽谈、销售合同的签订、装船运输等等一系列贸易程序,都由外方办理。投资外商实际上又成了海外销售的商或包销商。甚至,外商为取得代购原材料和设备的权力和利益,即便卖不出去也可以承诺产品包销。这些都是无从考证的。这种合资不合销的管理办法,是违背合资企业的宗旨的。

五、对外资的依赖问题

技术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单纯依靠合资由跨国公司引入先进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跨国公司一贯依靠技术垄断来实现其对市场的不同程度的垄断,而且往往对市场垄断程度越高,就越不愿将技术转移给东道国。跨国公司看重的是东道国的市场,不会心甘情愿地在这个市场上培育出一个强劲的对手。中国企业永远只能获得即将过时的生产技术。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管理技能和销售技能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基础。中国的企业一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与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被跨国公司卷入国际分工活动,这就造成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依赖。

六、财务控制问题

由于中方谈判人员缺乏经验,没有认识到合资企业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因而没有明确财务账簿应设在合资企业的注册地。财务帐薄是经营状况的显示器,中方失去这个显示器,就很难掌握企业经营运转的真实状况,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外双方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平等互利成为一纸空谈。

七、工资分配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的工资福利制度,应当允许与国营企业有所差别。在合资企业内部,中外员工的工资报酬也应允许有差别。既然是同一个企业,就应当有一个工资标准。这个工资标准应当打破国内流行的“大锅饭”,实行按劳取酬,允许员工之间因贡献不同,工资数额不同。特别是外籍员工与国内员工之间,工资数额可以有较大的差距,但不能悬殊过大。利益分配不公影响企业职工的忠诚和责任感,使得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效益难以充分挖掘,影响了公司整合效益的发挥。

八、董事会制度问题

中外合资企业实行董事会制度,董事长、总经理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是根据各中外双方的股权比例决定的。在中方控股时代,这些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职位都由中方人员担任。而在外方取得控股权之后,这些职位人员的权限受到了限制或换上了外方人员。此外,董事会中中方利益主体多元化,一是中方的行政主管部门;二是原派生出来的中方合资企业的母公司;三是当前中方合资企业中的中方代表。各方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这就削弱了董事会内部中方的领导职能。中方由于不能深刻理解资本运营的规律,没有掌握股权策略的运用,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没有利用股权比例在合资企业里的核心控制作用,造成了“该得到的没得到,不该付出的却付出”的沉痛教训。

九、控股地位问题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中方一般很难控股,即使创建初期处于控股地位,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产品知名度的提高,外方提出“增资扩股”,追加投资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企图达到取得控股地位、控制整个合资企业的目的。在此情况下,中方一般因资金紧张,无力追加投资,最终致使外方由非控股转为控股,不仅取得了利润分配的主动权而且还取得了经营的决策权。他们依仗的是雄厚的财力物力,高科技的设备仪器,以及享誉国际社会的商标品牌。而中方由于流动资金的匮乏,往往只能以土地、厂房、部分设备等实物资产为主,参与这场实力悬殊、显失公平的增资竞赛,处于几乎被拖垮的危险境地。

十、税收、利润流失的问题

翻开一些中外合资企业账册,中方投入资金不少,实收资本不多;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技术水平低,流动资金短缺,产品质次价高,外销、内销无路。这样的中外合资企业,即使数量再多,产值再高,也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企业“虚亏实盈”,效益差。现在有的中外合资企业一方面报亏损,另一方面外商还在不断地投资。因为表面亏损是假,利润实际转移才是真。在外方取得控股权地位后,引进技术要靠外方决定,技术转让、特许权转让即商标转让,也要受外方控制,外方由此有意作价不合理,转移国内利润。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与境外关联企业交易,利用转让定价手段来达到避税的目的。由此充分暴露出了中国引进外资过程中的税收、利润流失的问题。外国企业利用中国法律的不健全性,导致了难以预料的税收利润流失。

二十年风风雨雨,合资企业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是,“以市场换技术”为核心目标的合资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它最初的夙愿。虽然伴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合资企业对外方资金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但是,在不少领域,中方还是不可避免地依赖外方的技术。

许多地方为了加快发展本地经济,竞相以本地的好企业为重点,规定时限对外招商引资,甚至为了防止落后其他地方,不惜答应外方种种苛刻条件,而外方则借此机会加速并购国内排头兵企业。经济要健康发展,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不可或缺,但不能无视国家产业的安全,盲目操作。市场经济必须要以市场为主,无论是合资重组,还是并购,都是企业的经营行为,自然应该由企业来主导。一些业内人士坦言,在政府强力主导的合资重组中,中国的企业家们就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其中滋味苦不堪言。

目前,世界500强中,大多数工业企业已经在华成立了合资企业,以汽车工业为例,通用、福特、大众、雪铁龙、菲亚特、丰田、本田……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已进入了中国。随着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政策越来越宽松,外商市场准入的门槛和成本有所降低,在中国“入世”后,一些竞争性行业逐步放松股权限制,外商增资比例更高。增资比例的提高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方期望控股?面对后合资时代,中国企业应如何吸取教训,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合资-控股-独资”,外商投资趋势的变化,给走向后合资时代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反省二十年来的合资道路、抓紧提高自身实力、创造更好的合资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选择。毕竟,对企业的控制权是体现投资者意志的最直接反映。对于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又建立了良好机制的中方企业,掌握控股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得已放弃控股权,也是为了能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为了能更多获利。如果这些目标真能实现,并为以后独立运作新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暂时放弃控股又有何妨?这恐怕才是中国企业迎接后合资时代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张秀.广东廉江引资1669万美元建成水厂后空置8年[N].广州日报,2007-06-19.

2、黄会清,罗博.一味迎合下的“合资之痛”企业忧心结局闹心[J].半月谈,2006(6).

3、张建平,周俊杰,李永乐.关于中外合资企业内部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3).

4、王洪基,刘晓冬,高凤君.关于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应注意问题的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3).

5、许辉.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股权策略的失败[J].中国外资,2002(9).

6、卜毅然.关于中外合资企业效益总理的几点思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8).

外资企业篇7

近两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日子的确不好过。外需的下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人民币升值,以及薪资上涨推升制造商成本,给外资企业造成的经营困境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中国已顺利冲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暴眼,外贸形势趋暖,但如何帮助出口企业拓展内需市场仍是重要之举。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外博会表明,外贸依存度依然高企的中国正在尝试一条“内外兼修”之路。

行业人士预言,今后内外贸并重是大势所趋。在外需继续疲软的当下,出口转内销被视为消化过剩产能的一剂良药。

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轮“出口转内销”热潮正在火热上演。但是,外资企业将面临品牌、渠道、知识产权保护及营销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将成为外资企业内销进展缓慢的“拦路虎”。

外企转内销时机来临

数据显示,尽管广东已顺利冲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暴眼,外贸形势趋暖,但如何帮助出口企业拓展内需市场仍是重要之举。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外博会表明,外贸依存度依然高企的广东正在尝试一条“内外兼修”之路。

尽管外贸形势趋暖,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稳,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中国外经贸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外经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2010年“稳外需”仍将面临不少挑战。以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为例,今年已先后有美国、欧盟和阿根廷等国相继对中国的钻井管、铜版纸和服装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随着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增长型经济发展,中国的“新内需时代”已悄然来临。广大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正面临外贸转内销的大好机遇。

事实上,因受国际大局势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外资企业在对待外销市场还有很多顾虑,与对待外销市场的谨慎态度截然相反,外资企业在拓展内需市场上愈加勤奋和迫切。

如果说参加首届外博会时不少外资企业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第二届外博会的到来,外资企业显然对借助这一平台拓展内销市场有着更加热切的期待。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内销市场依然显现出巨大的商机。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董仕帆表示,外资企业能够给中国市场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创意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去年公司只有广州、深圳两地的采购专家参与外博会,今年则派来8个城市的采购总监到外博会采购更多更好的产品。

为帮助外资企业开拓内销市场,2009年广东省政府、东莞市政府等联合举办了外博会。虽然只举办过一届,但外博会已被众多外资企业称为“开拓内销市场的快速直通车”。

为鼓励企业参与外博会,政府还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扶持。广东省政府专门在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资金中,单独安排1.25亿元作为5年内外博会的专项扶持资金。此外,展区还设立内销“一站式”服务中心专区,为外商投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政策咨询并现场受理有关内销业务等服务。

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德生在参观完外博会后表示,内外并举已成为企业今后必然的选择,外博会的诞生正是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的一站式平台。

有关专家表示,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多项帮助出口企业打开内销的扶持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地方实现产业升级。

去年以来,国家总计投入4万亿元用于支持扩大内需;广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共投资超过2万亿元拉动广东省内需等,同时出台了系列外贸转内销便利化措施,如明确来料加工厂转型时设备的处置方式、降低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息等,并且从去年开始举办广东外博会,由政府出资搭建企业内销平台。

作为本届外博会的亮点之一,“外企拓展内需市场高峰论坛”引起广泛关注。来自政府、企业界和学界的精英们共聚一堂,探讨广东外资企业转内销的时机和路径,500多名外资企业代表现场分享了这场“头脑风暴”。

针对中国外资出口企业转内销正处于关键时期,欲转内销的企业普遍关心的转内销思路、渠道开拓等实操性问题,这些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们为现场500多名外资企业代表“支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外资企业转内销的时机已经来临,企业应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竞争力,打造自身品牌,实现内外市场共同发展。

分析人士表示,在“后危机时代”,随着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而国内市场则逐步壮大,内外并举已成为企业今后必然的选择。当前,出口型企业要抛弃传统思维,不仅外销要注重,内销也要看重。外销模式以长单、批发为主,而内销模式多是短单、零售,下一步外销企业应该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情况,重点是将内销与外销有机地结合 起来。

外资缘何热衷于内销

近日,由相关部委牵头的“人民币压力测试调查”,悄然在几大出口行业间展开,相关人士指出,经几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对口商会粗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当前这些行业的平均净利润水平仅仅为3%-5%。

近两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日子的确不好过,外需的下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人民币的升值给外资企业造成的经营困境是前所未有的。

中美两国关于人民币汇率争端的硝烟四起,已经让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不寒而栗。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出口企业毫无利润可言。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大约57%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尤其是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84.07%的出口企业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人民币汇率的任何波动,对出口企业的利润都无异于一次“谋杀”。

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已下跌近14%。由于人民币实质上盯住美元,造成人民币被动升值14.5%。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日前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会上称,人民币对欧元过去五个月的升值,会给中国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会对贸易政策的调整产生影响。

截至5月14日,人民币对欧元累计升值14.5%,这将给我国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会对贸易政策调整产生 影响。

央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显示,截至5月20日,人民币对欧元报1:8.4291,年内已累计升值14%。同期欧元对美元年内则已大幅贬值近10%。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欧元继续保持弱势的话,在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兑欧元等货币汇率升值将会削减中国对欧洲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都使企业利润率承受压力,中国外贸或将逐渐告别“廉价时代”。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低廉的人力成本。尤其是加工贸易更是由于人力成本上的优势而在世界商品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用工吃紧的不仅是珠三角、长三角,在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用工荒”也在迅速蔓延。许多企业因为缺工导致断产停工,新一轮的“用工荒”使诸多企业陷入困境。

毫无疑问,一个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时代即将结束,一个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发展的时代即将终结,以所谓的规模效应、过度消耗资源方式来主导市场和未来的发展思路终将一败涂地。

近期,工资上涨大幕在很多省市拉开。今年4月1日,上海市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率先从960元调整为1120元。此后,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天津、山西、山东等14个省市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甚至有省份超过了20%。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获得加薪并不容易,因为缺乏一个公平用工环境和集体支援制度。即使企业合法用工,也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如地方最低工资标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为此,在今年有望出台的《工资条例》将重点关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为企业加薪找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模式,减少围绕加薪引起的内耗。不过,决定工薪水平的基础还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即使没有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协商机制,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 返了。

中国经济中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外资企业对弱势劳工群体劳动力付出存在长期的补偿不足。因此,劳工工资的快速上升可以看作是收入分配不公的自我纠偏。

加薪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件好事,可以达到人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最终目标;但另一方面,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无疑增加了外贸企业的成本,短期对于出口和增长产生了冲击。

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土地、水等资源能源方面的投入成本也在增加。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产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截至今年3月,中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水平已连续4个月呈现两位数上涨,且涨幅逐月升高。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企业一方面在越来越狭小的利润空间喘息,另一方面面临的又是经济发展后民众收入要求上升的趋势。在双重的压力下,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

外资内销战略遇难题

金融危机以来,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许多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对内销正在考虑或已经开始了行动。但是,外资企业将面临品牌、渠道、知识产权保护及营销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外资企业内销进展缓慢的“拦路虎”。

面对陌生的国内市场,如何寻找市场切入点,是外资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但做惯了定单生产的外资企业,原来只需要把产品交给几大海外经销商即可,现在却要构建自己的国内销售网络,则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不同的产品进入内销市场的模式有很大差异,这要看产品定位。所谓定位是分析国内竞争对手和国内市场口味时对产品做出的评价。

在第二届外博会上,不少外商投资企业参展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同行中属于怎样的定位,应该如何寻找市场切入点。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能够成为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国内的供应商,应该是最大的幸运,但外商企业似乎对此也保持了相当的慎重。

据称,国际零售巨头的低价战略,让生产企业根本赚不到钱,而且对交货时间要求很严,拖欠货款现象严重,产品被找到一点瑕疵就会被重重罚款。这种订单越大,资金回收期往往越长,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品牌建设上,外资企业在国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国内的知名度普遍较低,多数无品牌优势。如果没有品牌,企业制造的就只是产品而不是商品,品牌建设包括从产品命名包装、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宣传计划、公关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对于外资企业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才能脱离低层次竞争进入到更高的品牌竞争阶段,这个过程对外资企业是个很大的挑战。

在国外,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完善和严格,但在国内却亟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资企业的创新热情。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规范行业,确保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例如,好来化工是内外销并举的侨资企业,公司生产的“黑人牙膏”被仿冒。这种假冒名牌产品的情况,侵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据称,广大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由于其产品出口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环保检验,所以品质都比较高。而且多年打拼海外市场的经验,早已让他们树立了“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面对并不规范的国内市场,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这一点,正为外资企业所担心。

五洲(中山)实业有限公司圣罗莉亚品牌婚纱营销总监吴昱就很忧虑,“我们把国际最新的潮流引进来了,在婚纱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及投入,但假冒现象比较普遍,如果我们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那对这个市场还有多少信心?”

参加外博会的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作内销,展示最新款式的代价意味着假冒和仿版,因此不会像外销一样把最好的商品交给国内市场。

外资企业从“加工车间”到品牌经营者的转变中营销管理增加了若干环节,这些环节缺少相关营销人才的支撑给外资企业转型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外销和内销的差异较大,原有的外销团队很难胜任内销的工作。因为外销主要是大客户关系管理,一般外资企业业务人员数量并不多,而且职业技能主要是外语沟通、大客户谈判及进出口业务。而要转向国内市场,营销团队的规模、团队能力都与外销要求截然不同,可以说此时企业基本上没有营销团队,从外销转向内销的企业很难短时间建立起营销团队。营销人才的缺失,影响了出口企业转向内销的进程。

在当前的困境中,外资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路怎么走?有关专家表示,不少外资企业已经在内销方面展开行动,但由于自身的实力弱小和对市场的陌生,仍需要政府“扶一把”。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指出,这需要在新形势下再造中国商品流通网络体系,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优化国内营销环境,消除外贸企业的重重顾虑,以消除出口和内销在经营模式、交易结算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

外资企业篇8

1.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HR)外包的产生、界定及发展现状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HRM)是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早期的HRM主要集中于人员的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等事务性活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和企业竞争的加剧,绩效评估、激励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员工发展、企业文化的营造等战略性活动逐渐纳入到HRM的体系中。HRM由一种维持与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职能。同时,随着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与完善,HRM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繁杂,HR人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中。一般来说,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有60%的时间用于管理(即我们这里说的事务性工作),30%的时间用于咨询,仅有10%的时间用于战略思考。我们也经常听到来自人力资源经理的一个说法:“我只能在五点之后才能处理核心业务,在五点之前我都被行政性事务给湮没了”,得HRM在支持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大大下降。HRM职能重心的转移与事务性工作不断繁杂使得HR外包成为可能。所谓HR外包,是指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专注于HR的核心战略性活动,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国际数据公司(IDC)的资料表明,2000年美国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花费超过了227亿美元,其中,HR是该领域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000年美国HR外包达到25亿美元。而国际数据公司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市场的最新预测表明,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收入到2006年将达到560亿美元,且HR外包将继续是人力资源服务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领域。HR外包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2.HR外包的优势分析HR外包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是由于其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1).大幅度地削减了企业的业务成本。对于企业来讲,从专业咨询公司那里获取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和高质量的服务,远比企业自身拥有庞大繁杂的人事管理队伍更能节约成本。1997年,Mckinsey公司调查研究表明,球财富500强企业通过人事外包而使其劳工成本削减了25%—30%。(2).HR外包也减少了HR经理人员花费的时间,使其有可能更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国外HR人员与员工的比例通常是1比10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在1比30左右。因为国外企业已纷纷将部分HR工作进行外包管理,从而使得HRM摆脱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工作上。(3).专业咨询公司和HR外包服务商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一点对于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小企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4).企业希望能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给员工提供更满意的服务。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员工当成企业的内部顾客来对待,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忠诚感。3.HR外包的风险分析尽管HR外包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但是实践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这说明企业在实施HR外包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1).外包服务商选择方面的风险。选择HR外包服务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的生产流程都相对严谨,它要求外部资源能面向企业实现共享和优化,并且要保证信息的真实传递。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无法真正了解外包商的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成本结构等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以致外包前未能筛选合适的外包商,造成逆选择(adverseselection)的结果。外包后,外包商也可能发生未尽力执行受托工作的道德危险(moralhazard)。(2).文化差异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HR外包一定程度上更是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一种合作行为,合作过程中必然产生文化的交叉与碰撞。若外包商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文化,则会造成服务质量与效率的下降,引起发包方企业员工的不满。此外,目前在我国虽然有较多外资HR外包商,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常常“水土不服”。(3).来自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外包时企业与外包商在合作过程中有关企业的信息透露是必然的,例如,在培训过程中,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如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产品技术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得出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一系列与保密和特色有关的内容,一旦泄漏将给企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另外,在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的运作,如果出现外包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给企业增加了经营安全上的风险。(4).来自员工方面的风险。外包对于企业及员工而言确实是一种变革,原先的管理流程、职责分配、汇报关系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定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自然他们产生各种顾虑和猜疑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这些猜疑和顾虑的存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加剧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导致新一轮矛盾的加剧和内部冲突,不利于企业各部门开展业务,使得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效率下降。另外,还应该注意内部员工和外部人才的平衡问题。由于外包是利用外部人才来承担企业的内部职能,在外包的同时,若忽视了内部员工的作用,则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样的后果将十分可怕。4.HR外包的风险规避策略(1).选择合适的HR外包商。A、要考虑外包商给出的价格,因HR外包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只有当R/C</时才应进行外包。(R、C分别代表企业不外包时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分别代表企业进行HR外包时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B、为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选择,企业应确立对外包商的合理选择流程(见图1)。首先企业应当识别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处于劣势的业务,其次对这些业务是否适合外包进行评价。外包商的选择可以从信誉、成本、实力、行业知名度及与企业文化的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企业外包业务及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企业选择外包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不同业务的各指标设定不同的权重,为圈定的可选外包商综合评分,最后与评分高的外包企业签订外包合同。C、为降低道德危险,企业可以在契约中提供适当诱因,给予外包商一定激励措施,同时在外包后加强监督,抑制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D、仅靠能提供低成本优质服务的服务商的信誉无法有效地降低外包的风险,企业必须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外包合同来约束服务商的行为。外包合同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维护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可靠凭证,它是外包成功的必要条件。E、企业亦需拟订退出机制与备援方案,以备在HR外包商的服务无法改善时,转换厂商或收回自行处理。(2).在文化差异上,企业应与外包商密切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弹性处理人力资源业务。同时,在选择外包商时应注意对其文化的考察。(3).为抵御来自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企业应认真确定HR外包的具体项目。借鉴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学者DxdyidLePark和ScoltSnell创立的人力资本雇佣模型理论,HRM各项活动可按照战略性价值高低和独特性的强弱进行划分,战略性价值越高越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能力,独特性越强越需要较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技巧。如图2HR外包决策模型所示:第一象限的活动特征为独特性强,同时活动的战略价值也很高。独特性强往往是指具有很强的企业个性特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这种业务不易于普遍推广,对外包服务提供商不易达到规模经济,企业如果将其外包,必然引起成本的上升。第二象限的活动特征为独特性弱、战略价值高。独特性弱的活动,意味着完成这些活动不需要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技巧,多数是一些事务性的、可以程序化的活动;战略价值高,意味着对企业推行竞争战略的能力有直接影响,这一类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虽然关系到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或数据库升级逐渐标准化因此适合外包。第三象限的活动战略不直接影响竞争战略的实现,同时具有较弱独特性,对于这类活动外部市场上标准化的服务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把它外包比企业自己施行更有效率。第四象限的活动对竞争战略来说影响较低,但具有高度的独特性,需要很高的人际技能,如解雇咨询等,因此最好由企业内部执行。(4).HR外包是对企业原来HR流程的一次变革,面对变革,不同的HR员工反应不一,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在HR团队中,一些人习惯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他们通常是HR外包的阻力,因为外包将可能使他们失去工作或损失相关利益。而另外一些人更偏好于HR战略性工作的思考与执行,但他们却常常被一些事务性工作缠身,这些人通常是HR外包的推动者。对于前者,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部门为他们寻找事务性工作予以安置的同时,为其规划一个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为其留意更适合他们的机会。对于后者,企业在HR外包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回归HR的核心战略性活动,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借鉴。5.HR外包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企业HR外包的项目应做动态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经验曲线会越来越陡峭,越来越多的成本低质量高的HR工作可以从市场中获得。因此企业应根据HR及公司总体战略对外包项目做动态调整。(2).加强员工对HR外包的认识与理解。HR外包是一种变革,但有很多公司、很多人不太喜欢改变。即便现在的一些流程、一些管理出现问题,但他们如果觉得这些问题是可以接受、可以容忍的话,他们就很可能不会采取主动的姿态去改变一些东西。特别是员工对HR外包有极强的抵制情绪时,外包效率将极大下降。(3).对于同一项HR工作,在一个企业外包成功的复制到另外一个企业不一定适用。故企业在选择外包项目时,除了参考外包决策矩阵的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员工特点、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4).HR外包并不是将工作负担移转(shift)给服务商,而是连结(link)服务商的工作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HR外包之后,企业还需要很多日常的管理工作,也需要适时监控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欢迎共同探讨,本文版权属惠肯企业经营管理网()陈方博士所有,如需转载,请先取得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陈方博士,惠肯企业经营管理网首席顾问,资深培训师,联系方式:tony920114@)

上一篇:心律失常范文 下一篇:心理契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