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奥运食品追溯的利器

时间:2022-10-12 06:44:01

自动识别技术:奥运食品追溯的利器

食品安全追溯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RFID、条形码等技术。RFID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在非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高防伪性、自动获取、批量读取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条形码技术相对而言,成本更加低廉,适合追溯链条较短、标签不易污损的食品使用。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自动识别技术也将成为食品安全与质量追溯方面的利器

奥运食品安全进程

2005年

2005年,北京市建立起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将全市21家大型批发市场、57家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59家学生营养餐送餐企业、500家餐饮企业、250家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19家屠宰企业、94家零售批发市场以及17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纳入监控系统。

2006年

2006年,北京市全面启动《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深入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北京市工商局正式启动奥运食品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将包含建立奥运食品安全标准、保障奥运食品供应安全、建立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控制、奥运食品反恐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建立奥运食品安全协调机制等七大部分。

生产奥运食品的基地正在被逐个选定,被确定的奥运食品将一律加贴电子标签,确保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跟踪食品的安全。

2007年

2007年8月8日,北京市将启动首都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作为奥运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的一部分,建成后,将实现对首都奥运食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食品链的全程跟踪、追溯。奥运会后,该系统将转变成首都食品安全日常监控措施,并服务于首都重大活动、大型赛事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依托北京市工商局网络环境,包括两级平台、四个子系统。在一级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心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中心,将实现全市范围内追溯数据的管理、食品召回、监测预警、决策分析。二级平台由果蔬追溯子系统、动物产品追溯子系统、预包装食品追溯子系统和奥运食品追溯子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查询服务、产品追溯、统计分析、批量召回、预警报警、地理信息等功能。

蔬菜食品适宜采用条形码与RFID相结合的自动识别技术。

奥运食品追溯机制

结合国际国内已有的成功经验,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条形码与RFID相结合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要素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食品“从农场(田)到餐桌”全流程各个环节的可追踪性与可追溯性。必须确保食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加工和销售环节的信息的准确性,否则,即使是1%的非准确性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后果,也将是十分严重的。考虑到成本因素,现阶段并不需要食品流通全程使用RFID技术,而是需要把RFID与条形码结合应用。举例来说,生猪在饲养阶段可采用基于ISO 11784/5标准的RFID耳标,屠宰与配送阶段也可采用ISO 15693标准的挂钩标签,零售环节则改为条形码;蔬菜食品的追溯过程中,也只有仓储运输环节以同批次商品的最大包装为单位加贴RFID电子标签,其余环节仍然使用条形码技术获取信息。

低成本标签自动获取信息

采用HF频段的RFID电子标签,一方面技术成熟,相应产品的价格较低,另一方面使用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可以降低系统出错的可能性。采用低成本RFID标签,可将食品追溯全过程透明化,并且可以使监管者和消费者做到实时、准确、直观地了解全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对应用企业来说,RFID改造也不仅仅是资金投入,通过食品追溯系统的数据分析,企业可对管理效率和产品销路进行分析,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在提高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方面收回改造的投资成本。

面向公共服务的安全机制

对于食品加工及安全追溯来说,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防止食品安全信息的伪造和恶意读取,是食品监控平台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电子标签中加入特殊的安全认证机制是一种解决方案,但会造成系统实施成本的急剧上升。

综合考虑,采用在读写器端加入安全认证机制,实现对读写器及持有人的认证管理,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可对每部读写器通过硬件方式将授权码固化到其中,使之成为专用的读写器,防止恶意读取和操作。

建立追溯和应急响应机制

食品源进入系统,贴上RFID电子标签,构成信息生成和采集的源头,在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读写器读取标签信息,连同环境状态传入后台数据库存储,同时结合现场设备控制和生产关键环节管制标准,实现同步检验、控制设备即时处理和实时数据采集的问题。利用RFID技术的非接触性特点可以降低食品的污染途径,为监管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准确的食品信息链信息,为其后的追溯定位和应急响应机制提供基础。

利用以上较准确的源数据,食品追溯系统使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生成食品信息链,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食品追溯管理:一是从上往下进行跟踪,即食品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销售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另一种是从下往上进行追溯,也就是消费者在销售点购买的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问题产品的召回。这样,在信息链中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都可以快速向上追溯食品的流通环节和向下追踪具有问题特征的食品,实现食品的“源追溯”和问题食品的跟踪,用以查明食品问题环节和召回问题产品,真正实现食品事先准确预警、事后快速处理。

监控平台的数据挖掘模式

奥运食品安全监控平台的公共信息服务包括生产标准数据库服务、安全信息数据交换、生产安全预警系统、食品安全信息、电子地图系统、食品监控系统和食品质量分析评估系统等。在这种监控模式下,通过对分布式数据的有效挖掘,监控平台不仅起到了食品安全监控的目的,还可以针对屠宰企业和管理者销路分析报告和统计信息报告,从而获得增值效益。

链接:10大类食品150个基地实施全程跟踪

北京市目前已确定了粮油、豆制品、蔬菜、果类、肉类、禽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调味品、饮料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制定了储运和包装标准、动物饲养用药规范。本市150个蔬菜、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都已应用了IC卡和条形码追溯系统,统一规范标签内容,建立生产履历中心,记载产品用药、休药、交割、运输、批发、零售等信息。

上一篇:内外贯通 上下融合 下一篇:中国软件也应该用“版权+服务”的定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