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时间:2022-10-12 04:18:39

艾司洛尔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摘要]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6例,ASAⅠ~Ⅱ级,按先后随机将病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和盐水对照组(Ⅱ组)。予1%利多卡因及0.25%布比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回抽无血,各注入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10 ml。Ⅰ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艾司洛尔0.5 mg/kg,继以0.01 m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生理盐水3 ml。观察病人入室后的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颈丛神经阻滞后1、3、5、10 min,肿物摘除即刻和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通过心率-收缩压乘积(RPP)间接了解心肌氧耗。结果:两组病人在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的SBP、DBP、HR及RP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尤其以3 min时最为显著(P<0.01),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3、5、10 min的SBP、DBP、HR及RPP均显著高于同期Ⅰ组(P<0.05)肿物摘除时。结论: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可以有效防止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关键词] 艾司洛尔;颈丛神经阻滞;心血管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32-01

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时常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反应,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艾司洛尔属超短效β-受体拮抗药,可减弱围手术期有害刺激引发的肾上腺素能反应,从而减少心肌氧耗,维护心脏功能。本文应用艾司洛尔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择期行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6例,既往无心肺疾患及内分泌疾患,ASAⅠ~Ⅱ级,男21例,女25例,年龄25~63岁,体重50~82 kg。按先后随机将病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和盐水对照组(Ⅱ组)。两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待病人入室平稳后,予1%利多卡因及0.25%布比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回抽无血,各注入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10 ml。组Ⅰ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艾司洛尔0.5 mg/kg,继以0.01 m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生理盐水3 ml。颈丛神经阻滞后,麻醉效果确切者列入观察对象。两组病人均在切皮前予氟芬合剂半剂。

1.3观察指标

用Datex-Ohmeda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SBP、DBP、HR、ECG及SpO2。记录病人入室后的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颈丛神经阻滞后1、3、5、10 min,肿物摘除即刻和手术结束时SBP、DBP、HR,通过RPP间接了解心肌氧耗。

1.4数据处理

各观察值以x±s表示,组内配对行t检验,组间行团体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颈丛神经阻滞后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见表1。两组病人在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的SBP、DBP、HR及RP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尤其以3min时最为显著(P<0.01)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3、5、10 min的SBP、DBP、HR及RPP均显著高于同期Ⅰ组(P<0.05)肿物摘除时。

3讨论

颈丛神经阻滞常见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现象,纠其原因可能是其抑制颈动脉窦及迷走神经活性,使交感神经兴奋,致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这种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尤其对老年病人及心功能不全病人可产生不利影响。颈丛神经阻滞后,在肿物摘除时患者常感牵拉不适,虽适量应用了麻醉镇痛剂,但Ⅱ组仍有较强心血管反应,而艾司洛尔组与Ⅱ组比较心率、血压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Werbel等证实牵拉不适引起较强应激反应,激活交感-肾上腺反应,使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而艾司洛尔可阻断中枢的β1受体,反馈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可显著降低心肌氧耗,并具有膜稳定作用,防止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可以有效防止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少君.静注氟芬合剂预防颈丛神经阻滞期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14(3):172.

[2]Werbel SS,Ober KP. Pheochromocytoma update on diagnosis, localization, and management[J]. Med Clin North Amer,1995,79(1):151-153.

[3]范雪梅.咪唑安定用于预防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术中应激反应的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12):324.

[4]李敏.艾司洛尔在不停跳搭桥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76-77.

(收稿日期:2008-11-05)

上一篇:药学服务与用药依从性 下一篇:沐舒坦针临床疗效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