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前准备,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12 04:00:41

加强课前准备,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课时数和学生埋头题海的时间大大减少,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之下,我们唯有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物理课前准备,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保证。

关键词:课前准备;教学效率;素质教育

正文: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向课堂要效益,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那如何提高物理课的效益,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在多年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哪个难点费时间、哪个实验未完成,这样课堂内容完不成,课下作业布置起来就有些困难,因此如何在这45分钟内把知识学完学透,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加强物理课前准备,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保证。如何加强课前准备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课前对信息的搜集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未知的知识,除了课堂学习外,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外调查。收集信息对于我们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明确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前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各种物理资料的积累,充分利用好各种信息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是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如《电能》一章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从自己周围观察电能表的种类、铭牌、转盘、转盘转动的快慢,调查电能表盘上的数字的含义、电能消耗如何测量,电能是如何收费的,哪些地方用电不合理等等;在电路设计教学中,让学生提前观察家中的各种小家电:如手电筒的构造,观察电冰箱内压缩机、电灯的工作情况,上网搜集电饭锅的高低档的工作原理,等到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加以展示,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到了一部分知识,上课时教师再组织进行相关讲解、总结、点评,将学生自学到的知识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在课堂上可降低教学的难度,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学生在课前遇到的学习难点,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

2.加强课前对实验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学生实验是学生亲身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学生完成的程度、效果及积极参与度并不相同,这样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些实验如果提前将器材发给学生,并安排好专人管理器材,实验操作上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串联和并联》,课前两三天分小组给学生提供器材:小灯泡2~3只、开关2~3个、电池2节、导线若干,布置任务:用提供的器材使小灯泡能发光,你能设计哪些方案?课下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精神。上课时由学生根据本组的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图,师生将电路图归纳分类,分析找出电路特点,从而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这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思考和动手的时间,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约了时间,而且更全面的提高实验和观察能力,并且因为时间足够,反复实验本身就是对学生科学意志和毅力的一种磨练。最重要一点是无论优生还是后进生,都会直接参与到学习的环节中来,每个学生都会利用已知知识展示自我,培养自信。不仅丰富了学生间的交往,同时也让学生在积极地互动中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课前从自身体验的知识获取

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思考问题大多数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思维支柱,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学习过程中,如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不断深人观察和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最终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或从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如学习惯性时,提前让全班同学乘坐公共汽车,让司机突然启动和突然刹车,学生体会身体有何感受;学习滑轮的省力情况时,课前在教室里组装大滑轮组,组织学生按不同的组装方式拔河比赛,学生亲自体验这些情况下不同的结果;又如在研究摩擦力时,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这一点很好理解,但对于摩擦力有时是动力这一点很多学生理解不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在课前带领学生爬旗杆:旗杆旁分别提供滑石粉和镁粉,让一部分学生在手掌上抹上镁粉爬旗杆,再让另一部分学生手掌上抹滑石粉爬旗杆,通过爬杆效果对比,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摩擦力不仅可阻碍物体运动,有时也可以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学习上课时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一起分析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难点。通过这种自身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和情感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达到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领悟物理知识。把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连,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扩展了思路,活跃了思维,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能力,这样经过由感性到理性,又到感性,实现一次质的飞跃。

总之,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紧密相连,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和生活;创设各种条件,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机会。这样,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努力获得的成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励学生的后续学习,促使学生以更饱满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能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2]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上一篇:浅谈经济法总论 下一篇:物理实验教学中计量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