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合理用药

时间:2022-10-12 01:18:05

谈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合理用药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脏功能减退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营养异常的疾病。在日前举行的“综合治疗糖尿病新策略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乡3800多名糖尿病病人作了调研,研究发现我国城乡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均高于其他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医疗成本占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4.38%,而且还有上升的势头。在我国广大的基层及偏远的地区,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并不是十分注意,对药物治疗及怎样合理服用降糖药物也不了解。笔者在门诊服务工作中经常有病人询问糖尿病应禁食哪些食品,少吃哪些食物,也有不少的糖尿病病人不清楚该病的概念盲目吃药的现象经常发生,我们浅谈一下糖尿病人的饮食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

营养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其他的治疗方法也应该在饮食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胰岛功能,使受损的胰岛细胞减少损伤,控制血糖、血脂使之达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预防和延缓并发症,供给病人合理营养。糖尿病人的饮食要点:饮食要均衡,营养要合理,保持标准体重,减少食物中糖的来源,多食用一些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蔬菜和膳食纤维高的食物,适量食用谷类和含淀粉高的薯类,避免含脂肪高的食物和油炸食品,饮食要定时,糖尿病人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临床医生的指导,合理规范自己的饮食,以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降糖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医生根据病人各自特点选用不同药物。合理用药对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有双胍类,主要有降糖灵、二甲双胍等,由于此类药物可引起呕吐、胀气等症状,患者服用此类药物时,可在用餐时或餐后服用,可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此类药物有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作用,有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此外还有磺脲类,因此类药物如D860、优降糖、美吡达和达美康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应在用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能产生较好的降糖作用。在临床上常用的拜糖平最佳服用时间在餐前,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自身的血糖控制情况来调整剂量及用药次数。在中医上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症,以饥饿为主的上消症应在饭后服药,以烦渴为主的中消症应在饭后服药,以多尿为主的下消症应在饭前服药,如常用的消渴丸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效果较好。根据糖尿病病人夜间血糖较高的情况,可选用在睡前服降糖药物。

因降糖药在临床种类较多,特点各异,合理应用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口服药物中,服药时间和次数会直接影响药物能否发挥最佳疗效。有许多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一些乡镇的患者他们本身就对糖尿病的概念不了解,对治疗药物知识不是十分清楚,作为在基层服务的医务工作者在面对患者时都应及时告诉病人对降糖药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病人都能做到合理服用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给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药物不良反应,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上一篇:床旁临时起搏术247例临床应用体会 下一篇:“漏肩风”的推拿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