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反思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12 12:26:46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反思及应对策略

一、农村中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成绩落后的大环境:本地优秀生流失严重

我所任教的级来说,原本有小学毕业的本地生500多人,但实招到我校的就只剩下三百多人,走了200多人.走的这些我不敢说全都是优秀生,但大部分是优秀生却是事实.学生流失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小孩有出去学习的愿望,比如班上成绩好的小孩差不多都去了名校,自己考不出去,会感到很没面子;其二、家长担心小孩学坏,好的学生都走了,留下来的有很多在小学就不怎么学习的,担心好的学生受这些差的学生影响,怕小孩学坏.由于优秀生走了不少,补充进来的新莞人的子女和部分外地生成绩一般,因而一开始成绩与别人相比就不在同一个起点上.

2.教师的“教”原因

(1)没有做好小学与中学的教学衔接.以我所教的两个班数学来说,由于从一开始就增加了负数的教学,有些学困生感觉到这个“负数”不好理解,特别是有了负数以后的加、减、乘、除与小学不一样了,计算起来就经常出错.如你要某些学生算:6-5=1,他会;但是你要他算:-5+6=,就不能算出.我也尝试过跟他举了若干例子,当时他都可以理解,可过后他又不会.次数多了我也就没有耐心.我私下去问,你们小学进来都可以考40-60分,为什么现在就不行呢?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把我留堂吧?我们在小学时,学不好就经常被老师留下来补习,一直到懂了为止.中学不仅不可以留堂,而且我们缺少这份耐心和责任.

(2)没有做好几何入门的教学工作.我教的其中一个班,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42人还有33人及格,可到了下学期就只剩下28个及格了.究其原因,原来是多了几何,多了图形,“几何几何,想爆脑壳”.我们也很认真地教学,且着重学习外校的“先学后教”经验,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没有学到精华,故效果不怎样.我们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强调看图.但却犯了两个严重错误:①是主要概念,定理还是要老师重点讲解,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去自习.以为学生掌握了,第二天在此基础上去讲课是很不恰当的.很久以前我用过尝试教学法去教学,对代数如解方程,学生看了例题,就可以去做,但换成到几何就有点不行.②是没有做到花大力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些实物.如:三角形、四边形、正方体等都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几何学习最讲究的是直观.课本上有很多这种操作,当时因为担心讲不完新课,有很多没有去做.有位女生,每次考试,如果是纯代数, 她还能考到60至70分,可是,一有几何,就只能考到四五十分,直到现在她脑海里还是建立不起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图形,她有时会把两个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去证全等,或把与要证三角形全等没有任何关系的线段用去证它们全等.这些都是不动手去做图的结果.

二、应对策略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转变中差生的学习呢?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有效.

1.备好课,编好自己的导学案

我们的学案是以我为主,别学为辅,我们编的导学案,要求(1)内容要容易,最好所编内容能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或课外5~10分钟能完成.(2)重点照顾中下生.(3)层次分明.(4)方便上课用.主要构成是:知识回顾,基础知识、基础应用,知识延伸、反馈案.导学案要以课本知识为主,重要题型反复练,横、纵练,每一章节上完后,都要出一份专题训练题,以加深对课本知识和题型的理解,题目来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一点.由于重在实际,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师生反映良好.

2.上好课是根本

面对同样水平的学生,为什么有的老师教的班级成绩优秀,而有的老师教的成绩却差很远呢?关键在于上课的水平有差异.有的老师讲得很少,但很精,上课自己又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去听他的课,经常会听到开心的笑声,课堂放得开, 也收得住.其实,要让学生听得懂,关键是要讲得详细,浅显易懂,对我们的中下生要低起点,小步子,多台阶,让他们有料可听,有样可模,有做题的冲动.例如:为了弥补学生学好几何推理这一关,我尝试让学生在做几何题时也象做代数题一样的有步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例子:

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点M是AB的中点.求证:DM=DC.

3.每日一练

后进生学习差的最大原因就是,反复无常,课堂学习会的,到了晚上或过了几天就又忘记了,再有就是懒散,不愿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为此应给他们一点压力.对于周测不及格的同学,每天都要利用中午或课间做一份额外的作业“每日一练”.就是5个很简单的基础小题,要求中下生能用5~8分钟的时间完成,由课代表等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先行批改,每天从中选取3~5个完成得不够好的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到老师那里当面进行点评.由于题目容易,都是一些对知识点的巩固题,所以他们也乐意去做,不知不觉这样坚持下去,很多同学都变得勤快了,同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也增强了.

4.充分利用周测,过好各章节的知识点关

目前我校实行周测,检测的知识主要是上周所讲内容,以课本为主,重在对各知识点的考查.要求题目不能太难,要保证有六成以上的及格率,不考偏题,难题.其目的最主要的是让中下生考好一点,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每次考后都要及时统计每题的得分率,凡是得分率在70%以上的知识点视为过关,60%~70%的得分率则视为基本过关,评讲时适当点评一下即可,得分率在60%以下的知识点则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详细的点评,并反复训练.

5.当堂抽测及时表扬

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1)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掌声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也要报以微笑,帮助他们分析,直至他们再找出答案.(2)让他们多做些模拟题目.比如我们在讲完一节课后或点评完一张试卷后.应留一定的时间,叫几个认为不能过关的学生到黑板前当面试问还有哪些不对的,并当堂出几个类似的题叫他们做.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对学困生的研究需要付出心血汗水,只有真正沉入学生中间,你才能真正理解教学中的酸甜苦辣;没有辛勤的耕耘,哪有丰硕的果实?没有方法的探究,那有喜悦的出现?愿你我都做出点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研究与探讨吧.

上一篇:《物体的运动》图像识别分析能力的有效形成 下一篇:第13名终南山〔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