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北京生活

时间:2022-10-12 11:30:23

英式北京生活

虽没有CBD的繁华和老胡同里的小情小调,但这座位于三环旁的灰色古建小楼还是显得有些另类。

知道柯鲁,是因为他的酒窖。在拨通他的电话时,我还在犹豫几个英文单词的发音,但那一端却传来了比我还要地道的京腔。在进入这座位于三环旁的古建小院后,更使我我吃惊的,则是这个出生在中国的英国人,过着比北京人还“北京”的生活。

柯鲁的父亲出生于一个英国的犹太家庭,是一位职业革命家,1938年来到中国,解放后一直在北京外语学院工作。柯鲁年轻时在美国拿到了东亚学硕士学位。不过,当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一本《日下旧闻考》,流畅地在古文堆里念着这座房子的历史时,我还是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柯鲁从1987年就开始在北京找地盖房子了,因为当时外国人买房特别麻烦。后海、蓝淀厂、颐和园……前前后后找了十几处,甚至有的押金都交了,但最终还是选在了这里。他特别满意这房子的位置,紧临着水色秀美的广源闸,旁边还有高高矗立的老北京牌楼,另一面则是新盖的高楼……柯鲁对北京的熟悉并不逊于任何生长在这里的中国人。小时候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上学的他,每次骑车去西直门都会经过这个小楼旁边的石桥。

院子里几棵老树和葡萄藤年头不短了,一到夏天,葡萄树能遮挡整个院子的阳光。进入客厅,大约八米的挑高很有震撼力,久居都市的人是很难感受到这样宽绰开朗的格局的。客厅的风格偏中式,二层设计了类似于走廊的通道,靠墙摆放着书架,书架上是名目繁多的中文古旧书籍。视线再移到通向二楼的楼梯处,一架上了些岁数的钢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钢琴上放着柯鲁和家人的照片,墙上也有些泛黄的黑白照片,是年轻时的柯鲁的父母穿着臃肿的军装,在河北解放区拍的。

餐厅设置在一层,紧邻客厅,虽然不大,却整洁有序。墙上几幅旧北京题材的水粉画和餐柜台面上摆放的照片,让餐厅看起来多了些生活的气息。餐橱里则被亮晶晶的高脚酒杯和青花瓷两分天下,最边上的一格还有很多与烹饪有关的外文书籍。与餐厅一门之隔的厨房要宽敞许多,明火区和烧烤区分开操作,俨然也是中西两种烹饪风格的和谐共存。看柯鲁的房子就像看他这个人一样,明明看到的是金发碧眼,却又讲着一口地道的京腔。

柯鲁的院子现在叫“广源闸12号”,原来“广源闸”有100多号,现在就剩这一家了。后面的房子都被拆了以后,柯鲁听人说有一个地下室还在,好像是个酒窖。此前柯鲁一直梦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酒窖,于是他便开始了挖掘之旅。花了很长时间,这个位于地下三米的酒窖终于被找到了……从柯鲁讲述的语气中很容易能想象到他当时的欣喜情景。良好的防水、夯土的结构、哥特式的尖拱形门……这酒窖一切都那么让人满意。顺着厨房北端的楼梯下来,走过一条挂满画的走廊,就会看到一个山洞入口式的木门,推开木门,地下的阴凉之气便会扑面而来。洞壁的开凿痕迹明显而细腻。整个酒窖被区隔成了三四个不同大小的空间,约有45平方米。每个空间都以一个哥特式尖顶拱门作区分,地上则铺了大块的青砖。柯鲁在这里放了几张条案和他从各地收集来的石雕佛像,专门做的藏酒架上放了几十瓶柯鲁喜欢的红酒。

柯鲁很希望他三个儿子中能够有一个人继承这处丰厚的“家产”,并保持长久住在北京的传统。他的小儿子经常来北京,而且对老北京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俩没事就去吃老北京炸酱面和炸豆腐什么的……说到这里,柯鲁的脸上透出了一种欣慰的表情。

周末或假日天气好的时候,柯鲁总喜欢在家里宴请朋友,那时热闹的院子里会飘出烤肉的香味,而葡萄酒则在高脚杯里摇曳出动人的姿态……这一点一滴的美好,都是柯鲁留恋这座城市的理由,他十分喜欢这种感觉。

上一篇:自在唐廊 悠然水边 下一篇:空间的交互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