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研究生的就业观及教育问题

时间:2022-10-12 10:39:37

谈谈研究生的就业观及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但是伴随社会的高学历化趋势,研究生就业优势不再明显。

每个研究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和研究生学历相匹配的理想职业。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毕业生个人的愿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另外,自主择业在很大程度上将就业的主动权交到了毕业生手中,就业的可选择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对毕业后何去何从反而没有自己的主见,时而追求高薪,时而又希望能学以致用,时而想要自主创业,时而又希望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心态让不少毕业生在求职中错过了最佳就业时机,这就要求我们能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一、科学就业观的基本要求

就业观,即人们在择业时心态、评价标准、情感和价值观念的综合,是一个人的价值观、职业观、劳动观以及享乐观等在择业问题上的一种反应和表现。研究生的就业观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综合因素构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取决于研究生对就业和职业的一种态度和意识。当代就业观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既能发挥自己能力与才干,又能服务于社会的岗位上工作,就是就业。高校毕业生都希望开拓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位置。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树立合理的就业观,也就是要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然后根据这些自身条件去对照,自己选择什么类型的工作比较适合,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应聘,这样应聘的成功率比较高。

研究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中施展才能、贡献力量,才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呼应就业体制转变的需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1.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含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方面,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人的社会价值的本质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在就业择业时,首先要强调社会价值,应把国家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去认识和解决择业问题,服务人民和贡献社会;同时要强调个人价值,重视自我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发展需要。

市场经济既为研究生就业带来了竞争压力,也为其施展才华提供了空间,研究生不应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拓宽知识面,锻炼驾驭生活的能力,以尽可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2.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个人对职业的选择不可能脱离社会需要这个现实,虽然就业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自身特性、专长,但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的需要,善于寻找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如当今基层岗位就是施展个人才华、提高个人素质的广阔天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依然巨大,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广阔的农村天地和中西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虽然有些岗位比较艰苦,或者社会地位不高,或者地理位置不理想等,但服务基层能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培养服务精神,对国家的建设和个人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3.将职业选择和个人特点相结合

就业选择是需要周密思考、认真对待的事情。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就业,一方面有利于缩短职业的适应期,另一方面也利于提高劳动积极性,增强成就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有对某项职业有兴趣,才会从内心激发起对该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能积极地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从而有所突破,有所创造。这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开发,对工作也是一种促进。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应尽可能地与个人特点相结合,实现个人兴趣与职业特点的科学匹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不仅体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而且体现出对职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精神品质[1]。

4.将就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

自主创业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就业观。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个领域都孕育着巨大的创新空间。时代呼唤研究生创业,创业也是实现研究生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没有合适的岗位,或者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时,研究生不妨换一种思路,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大好时机。

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研究生不能仅仅当被动的求职者,有条件的可以成为主动的创业者。研究生要树立创业谋职的新观念,不仅是社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且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不仅是需要就业机会的人,而且应该是带来就业机会的人。在解决自我就业的基础上,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减轻社会就业的负担和压力,体现对社会高度负责和积极奉献的精神[3]。

二、研究生就业观现状分析

当前多数毕业生就业观念已趋于理性,充分认识到了就业的严峻,能主动参与竞争,对就业市场有着客观的认识。但也有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中屡屡碰壁,甚至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无法落实就业单位,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其中的消极因素对研究生顺利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就业目标模糊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想象与设计。职业理想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没有清晰、长远的职业理想,对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毫无打算,就很难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未来发展统一起来,在就业选择过程中也只能随波逐流。据调查,研究生对职业的初步定位时间较晚,多数学生是在研二、研三阶段才对职业有初步的定位。

从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学术型硕士更注重理论研究,就业目标主要是去研究所做研发工作,而专业型硕士强调实用性,毕业后主要是进入实务工作领域发展,就业更灵活。博士毕业生近年来选择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作博士后的比例降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越来越多,博士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就业观念偏差

“先就业、后择业”是先找到一家单位就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去择业。而很多毕业生将其理解为先签一份合同,遇到更好的单位,哪怕一天班还没上,就毁约再签另一家。先不说用人单位的成本问题,单是从就业市场的资源讲,就等于剥夺了另外一位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为所在学校其他找工作的学生设置了一道障碍,用人单位会质疑学校和学生的诚信。先就业是指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最适合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积累工作经验,而学习到的那些通用能力更会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3.就业选择功利

在求职中,很多研究生存在思想的误区,比如过于追求职业安全感,缺乏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就业定位脱离实际,不肯降低择业标准,导致“有业不就”的自愿性失业;盲目求职,导致研究生就业也出现各种“热”,如考博热、考公务员热。总体来说,近年来研究生就业趋于“福利化”,功利色彩明显,追求实惠、舒服、优越的地理位置,“薪酬和待遇”选择明显高于“实现自我价值”和“兴趣爱好”选择。

具体而言,由于受教育成本投入过高等因素的影响,获得高收入成为研究生在择业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他们往往愿意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就业,而不愿去西部艰苦地区和基层发展。发达地区人才聚集,竞争激烈,而广大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人才相对匮乏,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来发展和建设。对广大毕业生来说,西部边远地区本来是他们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地方,但往往他们嫌这些地方落后偏远,收入低,不肯去这些地方就业,造成“有业不就”的局面[5]。

三、如何树立正确就业观

面对国家赋予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权利,多数毕业生能面对现实,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迎接市场的挑战,积极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中去。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就业阶段,面对纷繁的就业市场和错综的社会现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困惑、消极或抵触情绪,这种不良心态,使他们久久徜徉在择业的“误区”,影响了自己的就业[6]。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呢?

1.主动到基层锻炼

大部分研究生是“从校门到校门”,一直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虽然有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但毕竟与实际工作还有差距。这使得他们不了解社会,特别是不了解基层工作情况,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因此研究生毕业要到最基层的地方去锻炼,到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到农村、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向群众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并能容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同时,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为研究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

2.树立职业平等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众多的社会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不同职业的社会评价的确存在着区别,这种职业评价的层次性,根源于不同职业的体力、脑力付出的不同和工作复杂程度不同,以及工作轻松性、教育资格条件、在工作组织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工作的自、收入水平、社会声望等方面的差别[7]。研究生必须树立职业平等的意识,即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做哪方面的具体工作,都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都是在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都是值得尊敬的[8]。

3.正确认识待业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落实就业单位,出现短期内待业的现象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自,同时也难免出现毕业生想去的单位进不去,用人单位想要的学生要不来的现象。因为,每年全国几百万毕业生,其中有少数毕业生一时落实不到岗位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暂时性待业,都应该正确对待。

注:本文系“北京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跟踪研究与数据库建设”课题阶段性成果,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李家祥.大学生职业指导[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95.

[2][4]边慧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86,63.

[3]罗明忠.大学生就业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47.

[5][8]赵麟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2,35.

[6]曹鸣岐.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2.

[7]胡忠任,滕元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5.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处 2.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效率分析 下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反思例析:教学反思的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