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时间:2022-10-12 10:14:50

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摘要:农村零售商最接近农村市场,掌握最接近真实的农村需求信息。而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人才缺乏,形成了信息利用的主要障碍。文章研究了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主要困难,从具体操作的角度,对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信息共享;实现方式;零售商;农村

一、引言

农村零售商是面向农村市场商品的供应链末端,既是产品输送到农村消费者的毛细血管,又是感知农村市场需求变化的神经末梢。农村零售商信息收集功能的发挥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的利用情况,对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模式,以及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而对信息共享具体实现方式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针对农村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人才缺乏等重要约束条件下,研究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具体实现方式,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二、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主要内容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信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节约生产成本乃至创造利润。

(一)农村零售商的共享信息

1.价格信息

价格信息主要包括商品销售的真实价格,竞争产品和替代产品的销售价格等。上游企业非常需要掌握所品在零售终端的真实销售价格,了解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消费者价格接受程度。

2.库存信息

库存信息共享可以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从而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零售商库存信息对上游企业的计划决策,定价决策都是十分重要。但零售商为了更多获取紧俏货源,往往倾向于缩小紧俏产品的库存信息,而夸大滞销产品的库存信息。

3.需求信息

需求信息的共享,有助于降低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减少需求波动对供应链的影响。零售商处于供应链的末端,掌握着最接近真实状况的需求信息。这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上游企业对需求变化做出有效及时的反应,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供应链成本。

4.需求特性信息

准确及时地满足最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整个供应链运作管理的根本目的。消费者需求特性信息的共享,有助于上游制造商开发更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也有利于对产品送达方式和送达时间等的安排。

(二)上游供应商的共享信息

1.产品信息

有关可供销售产品的型号、数量、价格、质量、产品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是零售商开展销售活动的重要基础。产品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存在的基础,也是上下游企业建立供需关系的桥梁。

2.运输信息

运输信息共享有助于零售商有效地控制其安全库存,从而避免造成库存积压或者缺货,降低库存成本和减少缺货损失。订货提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周期。运输信息共享,可以使零售商更科学地安排订货时间和订货数量。

3.供应能力信息

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信息共享,有利于零售商更科学合理制定自己的运作计划,准确安排货源衔接。特别是当供应能力出现波动时,零售商可以提前做出应对决策,减少供应能力波动带来的损失。

三、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主要障碍

(一)信息共享的一般障碍

1.信息共享成本问题

信息共享企业对共享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需要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信息共享程度越高,信息要求越精确,企业的投入就越多。供应链企业在考虑信息共享带来收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实现信息共享所需的额外成本。

2.信息共享利益分配问题

共享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下游企业,而利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上游企业。这就形成了信息共享投入和收益的不均衡。各个企业均是独立的决策主体,如果不能获得合理的信息共享收益分配,必然会影响参与企业的积极性,甚至造成部分企业的抵制,破坏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

3.信息共享的信息安全问题

销售信息一般都是企业的高度商业秘密,一旦这些信息泄漏,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企业对这类信息的使用,都有严格的管理,即使是企业内部也需要控制访问权限,对外更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4.信息共享的委托问题

供应链信息共享中存在委托问题。一般来看,制造企业处于委托人的地位,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处于人的地位。人更接近市场,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

5.信息共享的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重要基础。现实状况中,各个企业之间产品编码、技术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各自为阵,给信息的采集、获取、利用、传递、存储、共享造成巨大的困难。

(二)地域特征导致的特殊障碍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信息化建设非常有限的投入,造成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业落后,信息资源稀缺,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先进信息技术和工具在农村零售商中的普及。

2.农村信息人才缺乏

对农村和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过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村信息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农村信息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既懂农业技术知识,熟悉农村实际情况,又懂经营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不健全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不高,信息风险意识不足,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村信息传播效率不高,信息转化为经济要素的环境商未形成,信息服务的市场化机制短期内难以完善起来。

4.农村信息资源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的渠道不畅,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信息反馈缺乏渠道。

5.农村零售商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

农村零售商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为信息共享的实现造成很大的困难。各种新型的信息工具和技术,需要操作人员对应的文化技术基础。比如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软件的操作等,需要操作者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而农村的现实状况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四、农村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一)面谈信息共享方式

面谈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信息共享双方通过掌握相关信息的人员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面谈信息共享方式的优势在于交流信息非常丰富,不仅涉及到声音,还涉及到形体、环境方面的信息;信息互动性强,可以当面反馈确认。面谈信息共享方式的劣势在于成本高,需要预先进行面谈约定,信息储存还需要转换,信息传递容易产生偏差,信息共享实现的速度比较慢。农村零售商分布分散,面谈信息共享实现的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比较适合于重点样本客户,并且低频率使用。

(二)信函信息共享方式

信函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信息共享双方通过书面信函的方式交换彼此的信息。其优势在于书面交换比较正式,可以包含较多内容,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地介绍和说明。其劣势在于实现方式比较生硬,互动性弱,速度慢,信息存储需要转换。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信函传递的速度很慢,双方多轮的信函往返,可能造成信息的滞后。另外,普遍偏低的农村零售户素质,导致他们编写信函的能力较低,严重制约这种方式的互动应用。

(三)广告信息共享方式

广告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供应商通过广告媒体产品、政策等信息的信息共享方式。其优势在于覆盖面广,信息丰富,速度较快。其劣势在于缺乏互动性,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弱。农村零售商的作息时间不太统一,广告方式的接收效果受到影响。

(四)网络信息共享方式

网络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信息共享双方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信息交流。其突出的优势在于速度快,范围广,时间安排灵活,成本低,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共享信息可以方便存储。其劣势在于需要互联网络技术支撑,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在农村网络普及率低,经营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环境下,适用对象非常有限,效果也受到影响。

(五)短信信息共享方式

短信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通过手机短信或短信平台,以短信息的方式交流信息。其优势在于速度快,成本较低,覆盖面广。其劣势在于信息量受限制,互动性弱。农村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率已经比较高,短信的共享方式非常适合于需要快速而广泛告知零售商的信息。

(六)电话信息共享方式

电话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信息共享双方,通过人员电话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其优势在于速度非常快,能够实现实时交流,互动性强。其劣势在于成本较高,内容限于声音不够丰富,成本相对也较高。

(七)活动信息共享方式

活动的信息共享实现方式,是指信息共享双方,通过安排的具体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比如新产品会等。该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围绕具体共享信息深度交流,内容丰富。该方式的劣势在于成本非常高,需要提前周密安排,组织难度大。

五、结束语

关于信息共享的价值,影响因素,激励方式等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无论怎样的信息共享模式、激励方式,都需要具体的实现方式来具体落实。上述各种信息共享方式,都具备优势和劣势。信息共享的具体实现方式,需要根据共享信息的内容、共享对象、应用环境等条件,选择恰当的实现方式。

农村零售商由于地处农村,其信息共享的实现,除了需要面对一般性的困难外,还需要应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人员素质偏低,信息人才缺乏等特殊的挑战。这些困难的克服,需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需要信息网络运营商对农村市场的开发与支持,需要提高农村零售户经营者的素质,需要上游企业通过自身信息系统覆盖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L Lee H.L.,So K.C.,Tang C.S.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Two Level Supply Chain [J].Management Science,2000.

2.周雄伟,马费成.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0(4).

3.郭佳,陈功玉.零售商需求波动条件下供应链信息分享价值[J].系统工程,2010(2).

4.张立新.试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J].农业经济,2011(2).

5.邵兵家.客户关系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上一篇:论工程结算审核的重点 下一篇:当前环境中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