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创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时间:2022-10-12 08:13:17

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创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摘 要】现在的初中教育教学已经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还包括初中生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俗话说得好,教师要教书育人,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中,笔者以自身的经历为背景,探究了新形势下在初中班主任创新德育工作的对策,希望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创新 德育教育 对策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人格品德方面的教育极为迫切,因为他们还处在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他们品德塑造的黄金时期,为此,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的创新德育教育,提高德育质量。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发展的要求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是责无旁贷,班主任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的个性、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

一、巧用班会时间,狠抓德育教育工作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份识别,有了既定的自身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在初中阶段他们又处在个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初中生的个性特征,他们好模仿,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在在德育方面,他们也会被感化和同化。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初中生的数量较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难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班集体的作用,班级作为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单位之一及自治组织,其学习氛围、班风及班主任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依然较大,学习任务依然较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很难挤出专门的时间,这时候班会或者班级活动就成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班会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平台,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活动,作为联络师生感情和同学之情的盛会,对学生的德育感化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开展德育教育,如进行日常的校纪校规的教育、开展尊老爱幼的教育、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同时在开展这些教育的时候可以选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观看教育类的视频、开展话剧表演等等,最好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二、发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和课堂的作用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发挥科任老师的作用,因为作为人民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为此,作为初中教师除了完成教书的任务外,还要有责任有义务的培养学生的品德,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比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了课堂教学的机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初中生几乎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一般都来自老师的讲解或者父母的熏陶,他们的个性在此阶段还没有完全凸现出来。如果单纯的进行德育教育,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较淡,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初中生对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可能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能运用好知识迁移及图示理论,做好日常生活与课堂知识的完美结合,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激发,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依据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打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把德育工作运用生活化的情境和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喜闻乐见,学有所获。例如,在学习牵扯到文明行驶和有关交通的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交警叔叔和行人,通过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了解许多的交通法规的同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增强了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三、开展德育实践,让学生感悟德育

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我们还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教材中的文章必定是有限的,内容涉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这样是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的,为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为此,我们要开拓视野,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初中生的德育、法律教育。也就是说在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德育和法律知识后,有意识、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加强对这些品德情感的感悟。如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在学习上,生活上结成帮扶队,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四、挖掘学生资源,培养得力小助手

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纷繁复杂,如果班主任都事事亲躬,不但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一旦班级管理跟不上,学生就会失去自觉性,班里就会乱了套。为此,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借力管力,使用民主推荐与自荐相结合的方法,选出几个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有较强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学生,然后把班里的卫生、纪律、两操、文艺等工作放手大胆交给他们,让学生来管理学生。定期召开班干部会,不断指导他们的工作方法,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校德育工作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渐摆脱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与管理,这对以后的发展都十分的有利。

五、以身示范,家校合力

初中生喜欢把自己的老师作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他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就要给学生做好榜样,做到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光有惊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职业操守,要拥有一颗爱心,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让学生尊崇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身上学习高尚的品质,提高自身素养。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包括家庭。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为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家校合力,两者相互推动和促进。对于学校来说,要有效的联系学生家长,只要学校的条件允许就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家长可以以身说法,用现实案例来开导和教育学生。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邀请德育事迹进校园,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参与活动,让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德育合力。对于家长来说,要相信学校和老师,要大力配合学校的工作,对于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只要条件允许就要积极参加,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殿军.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24)

[2]李彦青.如何开展初中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3(27)

上一篇: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中的运... 下一篇: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