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2-06-20 06:29:13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 要】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和语文成绩的好坏,更关系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就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来看,效果不佳,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新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有效作文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强,为此,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采取了扩大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优化写作方法和创新作文批改等对策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来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作文教学发展滞后,学生创作效率较低。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必须认清形势,找出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重视不足,批改不当

初中语文教学中分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作文的学习,在教学中往往多数的时间都花费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当中,而作文教学花费的课时和精力较小,很多的老师和学生误以为学基础知识才是根本,作文吗,一般看看作文选就可以了,这就造成师生都不太重视,在教学生更不会精益求精了,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导致作文教学发展十分滞后。在作文的批改上,敷衍行为仍然存在,不能很好的发现学生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批语也较为随意,作文写完改完就算结束了,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指导和反思的作用。

(二)态度不正,抄袭严重

在作文的教学中,师生的态度有待改进。作文课上,教师要求比较松懈,学生应付心理较强,他们很少主动的积极性自觉的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态度极其不端正。一有写作任务时,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去构思,而是去寻找所谓的捷径,翻阅作文选、去网络上搜索相关的文章,然后要么复制网上的作文,要么抄袭作文选中的桥段,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些都是目前作文教学和作文创作中的诟病。

(三)观念影响,缺乏阅读

就目前,家长和学校盲目的追求升学率,盲目的认为理科好,存在学科偏见,“重理轻文”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样,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作文教学也被忽视了。学生兴趣较淡,写作训练比较少,造成学生写作功底较差,严重阻碍着作文的进步。为了应付各类考试,学生的时间一再压缩,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和知识拓展了,造成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创作。

二、优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探究

面对着新形势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优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一)扩大阅读量,扩充写作素材

语文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教导,更需要学生自觉的进行课外课内阅读,阅读是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此可见,扩大初中生的阅读量是扩充他们写作素材,造就写作灵感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当教育学生明确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高法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在课内,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不要老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创作熏陶,情感激发,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更使得他们终身受益。

(二)练好写作基本功,敢于尝试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没有基础,就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基础做起,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能力训练,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强化初中生作文的书写训练,训练学生写字规范、让学生在作文书写中写的规范、整洁,有顺序。针对初中生错别字多和词不达意的现状,要求他们巩固并逐步扩大识字量、努力消灭错别字,同时积累丰富词汇,对常用的成语、词语。名言警句必须熟烂于心,实现语言使用的规范化,进行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语文学习的场所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特别是字词的学习,更加容易获取。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此,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身边的媒介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积累,词汇的积累是作文创作的基础,只有打牢基础才能有所进步和突破。

(三)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和作文范文讲解兴趣不大,为此,教师可以在范文讲解的过程中扩大辐射性,可以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孔乙己》的细节描写不用繁文缛节,不求纤毫毕现,仅用极精炼极俭省的笔墨去摹写人物的特质气韵,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两句肖像细节就勾勒出了一个迂腐穷酸好喝懒做又死要面子,死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人物形象。《孔乙己》一文中的动作细节很多,而让人过目难忘的莫过于下面两个细节:“排出九文大钱”和“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既对酒店表示出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又能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摸”,不仅真切地反映了孔乙己此时的经济处境,同时也表明了孔乙己沮丧的内心世界。范文的写作技巧分解就是学生创作技巧的最好培养手段。

(四)改革批改方法,激发写作积极性

按照传统的作文批改手法来说,都是老师自己的事,老师全包圆,这样费时费力,并且批改的精细度也不会提高。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改,或轮流批改,或教师批改,或学生批改。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改,是整个写作文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只能指导你怎么改,而不能代替你改。一个不懂改作文的人,将永远是一个作文的门外汉。为此,必须培养学生改作文的能力,这样也会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思彤.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2013(5)

[2]李开楠.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长三角教育,2013(1)

上一篇: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探究 下一篇:试论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