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写作文评语

时间:2022-10-12 07:47:12

浅谈如何写作文评语

一、作文评语要注重鼓励性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卷,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连“夫”字也没有,他评曰:“引而不发,妙也!”第三篇干脆白卷,连标题都没有写,他还是给他加上一个评语:“清白可喜。”这当然是个笑语,带着某些讽刺意味,但笑过之后,逆向思考一下,我认为它还颇有一些启示意义,那就是写作文批语时注重掌握鼓励的学问。教师的眼睛不能专找学生的不足,还应发现优点给予鼓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

人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教师批改作文不是法官判案,不必那么拘泥,可坚持鼓励优点但不纵容缺点的做法。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大祖杯酒释兵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的文末,该老师的评语更为精彩:“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少年的茅盾该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因此,我在评语中常常这样写:“一腔真情皆在篇首涌现,耐读!”“此处刻画十分传神,令人拍案!”“文章写得很有灵气……”

总之,教师不必吝惜鼓励之词,不必担心你的鼓励会捧杀学生,在评语中贯彻了鼓励性原则,学生就能从你的批语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引发更强烈的作文兴趣。

二、作文评语要委婉、亲切,注重启发性

写作文评语注重鼓励,并不排斥批评,因为评语也起着指点迷津的作用。但应注意用语委婉、亲切,不能直接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应尊重学生在作文中体现的创造性劳动,保护他们脆弱的写作自尊心。冷冰冰的尖刻的评语会造成不良后果,轻则学生不以为然,重则导致师生对立,使学生产生消极的作文情绪。教师在指出不足时要用亲切委婉,循循善诱的启发式语言。假如评语中注重鼓励,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积极性,那么注重启发性就会把这种积极性引导到自觉揣摩写作优劣,领悟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上。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此话就是指批改中要善于启发、诱导。

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可以这样写批语:

“请你想一想,这句话里的动词和名词是否搭配?”(不写“搭配不当”)

“你思考一下,《我的老师》与《我和老师》在选材上是否一样?”(不写“选材不当”)

这样下批语,多用商量性语气又不失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并且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中悟出修改道理,提高写作能力。正所谓“投石水中,涟漪片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作文评语要注入情感,满含人情味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与评价,你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关系。也即在对方看来,你和他是“自己人”,这样一来彼此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教育心理也表明:师生之间的心理越是沟通,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高。可事实上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在写作评语时,常常以尊者自居,带着一种训人的口吻在给学生说教,面目可憎。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们所下的评语便失去了那份期待。由于教师的作文评语在情感上与学生的心灵隔膜,无法激起“共鸣”,因此,也就无法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为此,笔者以为教师在给学生作文下评语时务必情之先行,只有以己之真情感动学生,学生的写作欲望才有可能被激发起来。

巴尔扎克说:“一个常人拥有了感情,比得上任何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同样,一句评语注入了情感,比得上几千几万遍概念化了的套语。在评语中注入情感,不仅学生受到陶冶从而激发写作欲望,教师本人也将受到陶冶,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用深情的笔去唤醒那些伟大的心灵吧!

当然,写好评语还必须做到语言生动活泼给人美感。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用语力求生动活泼,这是言教;教师评语也努力于此,这是身教。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影响。

总之,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文评语若写不好,不仅会失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写作的意义,还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望语文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文评语,写好作文评语。

上一篇:让阅读更给力 下一篇:立足文本阅读 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