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农村小学内部管理策略谈

时间:2022-10-12 05:38:07

改进农村小学内部管理策略谈

一、制度与管理的重要性

不能说农村小学没有制度,可现实中不难看见,许多学校的制度只是摆个“空架子”,制度条例束之高阁,往往执行困难,落实困难,管理松散,教职工散漫。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二是管理的科学性。笔者以为,管理者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组织创新的最佳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的提出、讨论,要集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反复讨论,并不断的修改、补充、完善,最大限度的方便和满足师生的学习和工作,为人本管理之路奠定基础。在管理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使教师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教师在明确学校目标和自身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主动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实现“学校是我们每个人的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的管理效果。

二、创新管理的运行机制,实施校长专业化管理战略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校长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岗位,属群体概念。近年来,在有关校长专业化问题的研究上,不少人片面地把校长的专业化等同于校长专业技能的提高。其实,从社会对校长日益增长的要求来看,校长专业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领军人物,对学校的优质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校长专业化”通俗讲就是专家学者型校长,那种集多“家”于一身的“大家”:勤学敏思,融会贯通,这是教育家的风格;以人为本,致力沟通,这是指挥家的风范;取长补短,对外联通,这是外交家的风采;与时俱进,勇于变通,这是改革家的风度。

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尤其缺乏专业化的校长和校长专业成长的保障机制,导致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农村基础教育,担负着千万农家子弟教育的重任,更是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储备库,如果说“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那么农村基础教育就是“农民问题”的核心。由此看来,呼唤更多有志于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的“专家型”校长投身农村基础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有力推手。

勿庸讳言,要想成为这些专家,实现专业化发展之路,确实有千难万阻,任重而道远。有志在广大农村施展才华的校长们,就必须具有教育使命感,要做一个富有激情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不要畏惧困难,不能害怕挑战,树立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的理想,树立“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信心。

三、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 建立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农村教师在职培训要纳入法制化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法制化都颇为关注。我们应当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通过教育立法为广大农村教师教育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建立农村教育培训领导和组织机构,推进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法制化、系统化建设。制定长期培训计划,提供广大农村教师学习和进修的平台。时下,广州市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工程和“百校扶百校”工程就是把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的政府主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农村教师培训保障工程,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实践证明,广州市北部山区和农村地区的师资业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2. 注重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是:秉承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家园,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学校则要提供或创造条件,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由于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和区域水平差异,故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如专题受训、教学反思、与他人对话、区域合作和行动研究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彰显个体生命价值,从而使农村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

上一篇:未来的七类食品 下一篇:我的意拳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