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书店”月赚二万

时间:2022-10-12 05:36:23

“烹饪书店”月赚二万

大胆的创业设想

2003年7月,庞旭良拿出2万元积蓄,在妻子李敏工作的书店附近开了一家小饭馆。

庞旭良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可去掉水、电、煤气、人工等费用后就所剩无几了,他有些泄气,想把饭馆转让出去。正在夫妻俩进退两难时,李敏忽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她在书店上班时发现,那些有关烹饪的书籍很受城市女性的欢迎。一次,一位女顾客要买一本烹饪方面的书,可是选了半天也不满意。一询问才得知,虽然介绍烹饪的书籍很多,可是其中关于原料制作、辅料用量和器具用法的介绍都比较模糊,如“少许”、“适量”等词就让人很难把握。那位女顾客对她建议道:“我每次按照书上的烹饪方法去做,都做不出好味道来。你们能不能进一些配有光碟的烹饪书籍,如果有光碟,我就可以在家边看边做,这样更容易学会,而且不浪费时间和原料……”

在李敏的建议下,书店老板进了大量配有光碟的烹饪书籍,果然卖得红火。李敏从中受到启发,有了大胆的创业设想:既然烹饪光碟很受顾客欢迎,那我可不可以开一家既卖书、又教顾客烹饪的特色店呢,如果让做厨师的丈夫每天在店里现场示范烹饪方法,肯定很受欢迎。

精心筹备正式开店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庞旭良停止了餐馆的常规经营,李敏也辞去了书店的工作,两人开始一起重新装修店铺。他们买回了烹饪所需的各类器具和原料,以及大量的烹饪图书,将店铺改装成三个区域:一是“休闲阅读区”,二是“烹饪示范区”,三是“美食餐饮区”。

庞旭良还在店里设置了一个3平方米大的操作台,摆上电脑,既可通过订阅、邮购和网购等途径购买烹饪书籍,也方便今后向顾客推出会员制和网上销售等服务。2004年1月18日,他的“烹饪书店”正式开业,夫妻俩一起在街头散发了2000份宣传单,并在电视台打了一个星期的字幕广告。3天后,好奇的顾客纷纷光临“烹饪书店”,或选购书籍,或现场学手艺。如果有顾客对某道菜的烹饪方法不甚了解,庞旭良就会亲自烹饪示范,保证让顾客学会。当然,顾客需要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美味食品则由顾客当场食用或打包带回家。如果顾客买回书籍后,发现学不会,也可以随时带上书和备料到书店来,要求店主示范烹饪,直到学会为止。

刚开始,庞旭良将“烹饪书店”的目标消费群锁定为白领女性和家庭主妇。开业不久,他就发现有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每天晚上都会跑来这里看书,便主动上前与他交谈。原来,这个姓刘的小伙子在附近一家饭馆打工,但他并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洗菜工,所以在工作之余跑到书店来,阅读有关烹饪的书籍,想自学成为一名厨师。在教小刘学烹饪时,庞旭良又想到:何不面向打工者推出烹饪培训的服务呢,虽然自己不能颁发专业证书,但对于那些年龄不大、又没钱去厨师学校读书的打工仔来说。这样好歹也算是学了一门技术,借此在小饭馆打工是没问题的。

此后,李敏也学着丈夫的模式,面对那些年轻的保姆和想学烹饪的打工妹,推出了烹饪培训的服务。

巧思精营项目

2004年5月的一天,庞旭良无意中看到一篇报道,说如今许多年轻男女婚后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不会干家务活,尤其是不会做饭,这给他们的新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看到这篇报道后,庞旭良心想:自己的烹饪书店完全可以提供相关服务。于是,不久后,他又推出了“新婚烹饪培训”服务,顾客不仅可以亲自到店里来学,而且可以打电话请烹饪师傅上门传授。

尽管庞旭良相继推出了越来越丰富的服务,但他的店铺既然叫做“烹饪书店”,重点当然还是在卖书。其实,他让顾客自己动手烹饪,不仅挑起了顾客的食欲,往往也激发了他们购买书籍的欲望。由于生意日见红火,50平方米的店面显得越来越狭窄了。店里“见缝插针”地摆满了书架和书柜,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形形的烹饪书籍。

经过四年的精心经营,庞旭良的“烹饪书店”如今已拥有3000种烹饪书籍,既可零购也可借阅。他还经常组织一些美食爱好者开展“换书会”和“烹饪赛”等活动,调动和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由于囊括了书籍销售、烹饪培训和自助餐饮等多种经营,他每月都能纯赚2万元。

上一篇:卖凉皮也能发家 下一篇:用鼠标垫铺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