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下高考命题特点及启示

时间:2022-10-12 05:24:23

全球史观下高考命题特点及启示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新史观的视角命题,对历史做出新的阐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主要目的是检测考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命题者希望以此推动教材、教法的改革,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匠心独运,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作先导。在新史观中,全球史观无疑成为新亮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2011年江苏卷考查全球史观题占全卷的13%,全国新课程卷占16%,全国卷(大纲)占20%,天津卷占21%等。那么在这一史观下,命题具有什么特点,给我们的教学什么启示,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研究者和广大师生的关注。

一、学术味浓,引领前沿

近年来,从全国卷命题到地方自主命题都很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并以此为命题素材,给学生提供问题探究的条件和空间,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种试题具有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性较强。“学术性”指试题要富有学术底蕴,其背后有深厚的研究功力和恢弘的学科视野作支撑,体现学术前沿和历史学的特性与学术素养。这不仅反映了高考命题人对学术成果的关注,也体现了把史学研究成果纳入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体现当今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指出:“我们在命题当中就注意反映学术的前沿性,并希望以此来引导中学的历史教学。希望以此来刺激、推动中学历史教师对史学前沿发展的关注,并慢慢地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希望我们的命题,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学术前沿的关注有一个推动作用。”“能够把学术前沿的观点通过高考这个中介变成实践,来影响中学的历史教学,还是很有意义的。”[1]

就全球史观试题来说,学术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术语的使用。如考查全球史观重要观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历程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时,2009年上海卷使用“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2009年全国卷Ⅰ使用“从分散走向整体”“洲际贸易”“三角贸易”,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40题使用“原工业化”,2010年全国卷Ⅰ18题使用“家庭加工系统”“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2010年山东卷使用“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等,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使用“西方的崛起”“亚洲的引领者”“骑士制度”,2011年海南卷12题使用“文明的中心”等等。二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持全球史观的名家不断努力,他们陆续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巨作,并且引领学术前沿,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等的《新全球史》、菲利普·费尔南德兹的《世界:一部历史》等等。甚至刚出现的新成果,就被引入试题,如2011年新课程卷41题“西方崛起的问题”材料就是出自美国的杰克·戈德斯通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近五年来,高考试题素材基本出自全球史观名著(见下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高考命题人既是学术研究者又是教育测评专家,他们在命题选材上引用学术前沿成果合情又合理。他们所命制的试题立意高远却脚踏实地,新颖灵活却不“偏”“怪”“冷”,在选择材料与观点上已经达到时代、教学、科研三者同步进行的水平,历史学的活力得到充分展示。

通观五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命制这类“全球史观题”时,教育测评专家努力从新的、更高的学术维度即“历史研究方法”来对历史知识加以提炼和梳理,以“方法”带动“知识”,以“方法”激活“知识”,以“方法”诠释“知识”。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些新概念、新理念,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研究能力。诚然,从本质上看,高考欲考查的是考生继续深造的学术潜力,但由于考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和学习经历,过于学术化的形式可能使试题丧失效度,从而降低预测效度,因此,不需要过分的“学术化”,只要“学术意识”“学术味”。高考试题的学术味应是“与高考的层次、性质和对象相适应的大众味”,是“反映史学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清新味”[2]。

启示:高考命题人绝对不会让一份没有学术价值的材料或一个陈腐的观点走上自己的笔端,可以肯定,他们是时代科研的引领者。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师生要恰当利用新成果,纠正教材中过时或片面的观点;妥当采用新成果,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史学新观点;适当引用新成果,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努力改变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脱节的问题,弥补教材变动周期长所带来的观点与理论滞后的不足。

二、高度开放,立意高远

如果说新课程高考对材料处理和过程方法的重视,反映课改对于国民素质实践能力的追求,那么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则反映课改对国民素质创新精神的追求。试题大量运用全球史观中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考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都是合理的答案,这就是开放性试题。试题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把具有发展能力价值的、富有发展潜力的、再生性强的能力、方法和知识作为考查的切入点,从测量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着手,突出考查考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和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及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试题设计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呈现条件与结论,过程开放。试题设置一定的条件与结论,要求考生感悟条件与结论中间的推理过程、探究过程,探寻信息间的因果关系、内在逻辑关系。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西方崛起的问题”,试题提供两段材料,材料中把一些条件(即史实)和结论(即史论,有些是通过归纳出来的)展现出来,要求学生探究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并做出科学、充分的补充论证。第一段材料史实:“西方的崛起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结论:欧洲的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其他地区的文明史是在欧洲文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第二段史实:“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结论:欧洲的崛起是其他文明影响的结果。从考查方面来看,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探讨条件(即史实)和结论(即史论)之间的联系是否妥当,是否符合逻辑,并依据所学知识,运用全球史观理论,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论证、概括。

第二,给定条件与背景,结论开放。试题给出一定的条件,让学生据此综合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同时不确定问题结论,只提供探究问题结论的思维层次与方向。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27题以“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为背景,给定条件“运用四个词语: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相遇”,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考生依据背景、条件,运用全球史观和整体历史思维,发挥、组织、归纳、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创造性地阐述“人物、事件、活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形成一篇科学、合理、简洁、完整的短文,这是典型的结论开放性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宏观的视野,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缜密的逻辑,要想写出满意、合理的答案是比较困难的。又如:2004年上海题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与欧洲的关系”为背景,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对此做出判断,然后对相关观点进行论证、阐述。这两道题的要求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检验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第三,提供情境与素材,全面开放。试题提供情境,要求答题者自己选取角度(即条件开放),并对某一视角进行演绎、综合、推理论证(即过程开放),然后得出自己独特的合理的见解(即结论开放),这是一种条件、过程、结论全面开放的试题形式,实际上就是综合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开放度大,难度高,要求学生善于从自身认知结构中发散搜索,针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能力构成寻求适合自己的切入点,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2007年上海卷历史34题给出这样的背景:美国既有“有形边疆”又有“无形边疆”,那么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边疆如何扩展、影响如何?试题提供的范围广,立意高,考生既可以选取有形的自然边疆、空间的拓展等来阐述,也可以选择无形的边疆“政治扩展”“经济扩展”等来阐述,也可以围绕“有形”“无形”边疆的扩展来阐述,论述的过程只要符合美国实际、题目要求,史观运用得当,史实正确,结论合理,就是一篇好论文。

启示:解答开放性试题所需的路径是科学探究思维能力,而不是学科知识。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适时提出思维密度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打破思维定式,学会科学思考,勇于理性批判,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同时还能正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步提高。

三、跨度较大,综合性强

全球史观是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一种方法。全球史观关注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过程,突出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及整体性,“强调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个别人物的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中认识世界历史,并强调对重大历史现象进行综合研究”。命题专家在这一宏观理论支持下,试题关注“长时段发生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关注那些“跨文明、跨区域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关注纵向、横向发展,因而试题出现了时空的大跨越、设计的大综合。其综合性既表现在解题的探究方式上,又表现在试题考查内容的综合上。从探究方式看,有探究复合题,包括考查学生的概括、叙述、分析、比较、论证、评价及学科渗透等探究技能;从考查内容看,既可以有学科内的综合又可以有跨学科综合;既可以是能力的综合,也可以是知识的综合。

如2010年山东卷27题的三则材料围绕哥伦布“发现美洲”展开,从发现美洲、“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到“两个大陆相遇500年”等不同的提法和观点,贯穿着一条主线——“交流、融合、开放、一体”。考查内容涉及古(明清时期的中国)、今(对“发现美洲”的不同看法)、中(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影响)、外(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和影响)贯通,既考查史识(政治、经济、文化),又考查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综合性特别强,学科特征明显。

又如2011年江苏卷选做C题,关于非洲评价问题,试题以“非洲与欧洲等关系”为背景,通过文献学、考古学、心理学来分析,“非洲决不是一个因其居民的天生缺陷或低劣而一直处在人类发展进步法则之外的某种野蛮落后博物馆”。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具体地点”“距今年代”“实物证据”来论证“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分析“起源于非洲的人类与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类种群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古人类从非洲向全球扩散。并由此得出反对“种族优越论,欧洲中心论”错误史观,形成正确的全球史观,即“世界上的每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将任何民族和任何文明的经历只当作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3]。

启示:这种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体系建构题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有大历史观,胸怀全局,通览知识,并站到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这样才能“一览众山小”。复习时要多关注能够影响全局的历史大事,注意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古今联系、横向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并从中学会总结规律和特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创新精神及解读史料的能力。

四、重视现实,关注人类

全球史观不仅研究过去,而且重视现实,关注人类发展,思考全球应对的各种问题,诸如生态恶化、资源危机、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病毒传播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只靠个别国家或组织,而要靠各个国家之间相互的协调和合作,靠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显然,解决它的前提是要求人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懂得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命题专家基于这一思考,设计的问题为具有全球性问题。如2011年北京卷40题以“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为背景,以“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2011年江苏卷历史19题直接以“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为背景,以“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为切入点,引发关注与思考。2011年安徽卷21题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为背景,反思科技的“双刃剑”作用。上述中,环境问题、恐怖主义、核泄漏事故等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包括政治上的合作、物质上的保障、科技上的支持、行动上的协调、意识上的强化等等。很明显,试题突出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引导考生在广阔的视野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时事,进而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启示:关注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的现实热点问题;要关注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实热点问题,特别是“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4]这类长效热点问题。同时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或规律性知识。

全球史观下的试题给我们重要的思考:命题思路已经由过去的“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转变,从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结论向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转变,由僵化的史观向多元史观的转变,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的知识转变。试题由此表现出来的“学术性”“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要求教师既有课程观、教学观的突破与转变,又有学习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

参考文献

[1]黄素娥.历史考试应回归学科特性——访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N].中国教师报,2009-12-25.

[2]冯一下.试谈高考历史试题的学术味[J].中学历史教学,2011(4).

[3]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语文教学培养语感能力例谈 下一篇:浅议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