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概况

时间:2022-10-12 03:30:04

中西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概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一种病因、发病机制都不是很明确的肺间质疾病,起病往往比较隐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在临床上的表现十分复杂而且多变。IPF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选用传统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治疗效果却不让人满意,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近几年来,随着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运用抗纤维化药物、受体抑制剂、基因干细胞、肺移植、中医中药等来治疗IPF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综述如下。

1 西医药物治疗

1.1糖皮质激素 据相关研究表明,运用GCS能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间质性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针对性诱导肺内炎症细胞的凋亡进程有关[1];同时,GCS作为一类具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免疫效应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功能,使得免疫复合物水平下降,从而能减轻IPF患者的肺部症状[2]。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等,是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可局部使用的GCS;布地奈德在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生成VEGF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TGF-β1通过激活Smad3/ERK MAPK信号通路从而诱导HFL-1分泌VEGF,布地奈德可阻止p-Smad3/p-ERK MAPK从而抑制TGF-β1诱导的VEGF分泌,同时布地奈德也可以通过减少气道壁周围胶原沉积,以此延缓肺纤维化发生[3]。

1.2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 在使用GCS治疗IPF效果不理想的时候,可选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或单独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有研究证实,运用GCS与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联合用药治疗IPF无确切的疗效,相反还有加重肺纤维化的迹象[4]。2011年,美国、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TS、ALAT)和欧洲、日本呼吸学会(ERS、JRS)共同制定了IPF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2011指南),指南中将"乙酰半胱氨酸+硫唑嘌呤+泼尼松"作为第一治疗方案建议使用,但前提却是要让IPF患者充分知情并强烈愿意接受该方案治疗[5]。

1.3抗氧化剂 棕榈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MP)很早之前就被证明有抑制库普弗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EL-DEMERDASH的研究结果证明MP能够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的NF-kB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6]。也有研究证明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IPF,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可以方便、安全地使IPF患者降低的GSH水平升高,从而保护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7]。

1.4抗纤维化药物 SCHAEFER[8]等报道吡非尼酮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纤维化药物,可以减缓大鼠的肺纤维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可以减少TGF-β引起的胶原合成。2011年欧盟批准吡非尼酮治疗轻至中度IPF患者,因其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能减缓疾病的进展;吡非尼酮在临床试验中的耐受性好,最多报道的不良反应是光敏性皮疹和胃肠反应[9]。

1.5受体抑制剂 一系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各种细胞分裂而增殖的、以TGF-β、TNF-α、IL-1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可以引起并加重肺组织炎症和免疫损伤。杨俊玲[10]的实验研究证实,TGF-β、TNF-α、IL-1、IL-10等细胞因子能通过单独或者相互协同发生效应,在肺纤维化形成、演变过程中充当了"关键手"的作用。因此,从抑制和对抗细胞因子的角度来研究治疗IPF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此类药物常见的有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等。

1.6免疫调节剂 马英伟[11]等通过比较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与GCS联合应用及单独使用GCS治疗IPF临床疗效,证实前者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推测BCG-PSN对IPF可能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BCG-PSN有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促进IFN-γ的产生,IFN-γ水平的上调导致了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的相对下降。联合二者,不仅提高了对于轻、中度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且可以很好对抗GCS所致抵抗力降低等副作用,但对于重度肺纤维化的效果却不明显。

1.7其他药物 此类药物种类繁杂,很难归入以上几类中,包括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干扰素-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如盐酸强力霉素(DOXY)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抑制剂,可以减弱大鼠和患者的肺纤维化,但其机制作用仍不明确;有学者在IPF患者治疗常规用药中加用低分子肝素钠,使HGF水平明显增加,高凝状态降低,使患者PaO2、P(A-a)O2、SpO2等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2];罗格列酮和小剂量地塞米松均可使大鼠肺组织GR的表达上调,从而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罗格列酮对体重的影响较小,二者联合有协同效应,提示罗格列酮和地塞米松联合可能成为治疗IPF的新方法[13];近年有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能可通过抑制MMPs活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合成、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推测可能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

1.8基因和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的干细胞,姚兰[14]等通过腹腔注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发现其能迁移至高氧所致新生大鼠受损肺组织,发挥保护作用,减轻肺纤维化,但其改善高氧肺纤维化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有的研究认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亦称趋化因子CXCL12)与其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为正相关的关系;纤维细胞是由于CXCL12与其受体CXCR4结合并诱导向肺部集中,从而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因此,通过阻断CXCR4与CXCI12的结合可以减轻肺纤维化反应[15]。

2 中医药治疗方法

2.1中成药及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内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辨证灵活;中成药使用方便,制剂、疗效稳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增祥[16]的克肺宁胶囊(组成:水蛭、炮山甲、白术、黄精、半夏)和支开叶[17]的肺纤方(组成:五味子、干姜、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炙甘草、天花粉、桔梗、桂枝、瓜萎仁),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症状和体征,使患者肺功能停止恶化;周语平[18]的理肺化纤方(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葶苈子、白芥子加减)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通过影响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起的作用;于超[19]的宣肺化痰汤(组成:黄芪、佛耳草、丹参、沙参、桔梗、莪术、鱼腥草、全瓜蒌、枳实、白术、炙甘草加减)和李卫民[20]的益肺化纤汤(组成:炙黄芪、三七粉、太子参、麦门冬、蛤蚧、牛膝、虎杖、鱼腥草、甘草加减)经临床观察,对IPF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2.2中医特色疗法 一般可以采取中药输液治疗、中药雾化吸入、穴位贴膏、穴位针灸、耳穴疗法、药液洗浴、气功锻炼等传统中医特色疗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IPF具有显著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类激素样作用,同时又避免了西医治疗本病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从临床观察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IPF的疗效确实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中医、西医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幅度改善肺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IPF的其他治疗还包括氧气疗法、湿化治疗、呼吸机治疗、肺移植等。随着对IPF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如何借鉴现代医学实验技术手段,进一步阐明IPF的发病机制,研究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是我们今后要为之努力攻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惠萍,等.地塞米松对博莱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内炎性细胞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4):378-382.

[2]彭丽萍,等.甲基强地松龙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前后TNF-α和IL-8的变化[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2):286-288.

[3]Roth M,Johnson PR,Borger P,et al.Dysfunctional interaction of C/EBPalpha and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in asthmatic bronchial smooth-muscle cells[J].N Engl J Med,2004,351(6):560-574.

[4]Knodoh Y,Taniguchi R,Yokoi T,et al.Cyclophosphamide and low-doseprednisolone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d fibrosing nonspecific interstitialpneumonia[J].Eur Respir J,2005,25:528-533.

[5]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等.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循证指南(摘译本).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486-494.

[6]EL-DEMERDASH E.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fibrotic effects of methyl palmitate[J].Toxicol Appl Pharmacol,2011,(254):238-244.

[7]Behr J,Degenkolb B,Krombach F,et al.Intracellular glutathione and bronchoalveoIar cells in fibrosing alveolitis:effects of N-acetylcysteine[J].Eur Respir J,2002,19(5):906.

[8]SCHAEFER C J,RUHRMUND D W,PAN L,et al.Antifibrotic activities of pirfenidone in animal models[J].Eur Respir Rev,2011,20(120):85-97.

[9]Luppi F,Spagnolo P,Cerri S,et al.The big clinical trials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Curr Opin Pulm Med,2012,18(5):428-432.

[10]杨俊玲.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及4种细胞因子表达在肺纤维化诊治中的应用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7.

[11]马英伟.卡介菌多糖核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D].吉林大学,2009.

[12]王顺莹.低分子肝素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5(9):99-100.

[13]陈晓丽.罗格列酮联合地塞米松上调GR减缓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D].中南大学,2010.

[14]姚兰,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高氧致肺纤维化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7):585-588.

[15]尹丹丹,等.肺纤维化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37(2):114-118.

[16]王增祥,等.克肺宁胶囊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7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188-189.

[17]支开叶.肺纤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2):23-26.

[18]周语平.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151-155.

[19]于超.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62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42-143.

[20]李卫民.益肺化纤汤随证加减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635-636.

上一篇: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下一篇: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与肝细胞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