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做胃镜,可以食胶囊

时间:2022-10-12 12:35:18

儿童做胃镜,可以食胶囊

我女儿今年9岁,最近反复喊着说肚子胀痛,胃口也不好,医生怀疑是慢性胃炎,多次建议我们做胃镜来诊断,但考虑到检查带来的疼痛,所以我们一拖再拖。像我孩子这种情况必须要做胃镜吗?

安徽滁州 贾小伟

贾小伟读者,你好!

慢性胃病在学龄儿童中非常常见,在临床上我们甚至见过出生才几个月,因为家人喂养不当就患上胃炎的小宝宝。

由于慢性胃病没有特殊性表现,所以主要靠胃镜检查来发现。对于孩子来说,现在有一种磁控胃胶囊内镜可供选择,无痛、安全、便捷。只需要吞服一颗和普通胶囊大小相似的“胶囊”,即可完成消化道检查。

该磁控胃胶囊内镜技术完美解决了家长的顾虑,不用住院,不需麻醉,检查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吞服胶囊后只需平躺在检查床上配合医生即可,检查过程中可以和医生自由沟通对话,15―30分钟即可完成胃部检查。胶囊通过排泄方式排出体外。6岁以上、会吞胶囊的患儿,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做胃部检查。

我孩子12岁了,前几天吃牛排卡在喉咙下不去,去医院通过内镜取出来时,医生给孩子食管取标本做了检查,并叮嘱让孩子口服一个半月兰索拉唑后,再复查内镜。医生最后诊断孩子患了“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要采取饮食治疗。请问饮食治疗要怎么做?

广西桂林 萧柚柚

萧柚柚读者,你好!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症状(如吞咽困难等)及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服用高剂量PPI(例如你家孩子吃的兰索拉唑)治疗后,再次进行内镜下食管组织活检,当活检结果仍然为持续性的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才可以确诊为该病。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主要可以采用激素治疗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即通过食物剔除的方法,让孩子避免吃对食管有刺激性的食物,从而使得孩子食管的功能障碍症状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你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斑贴实验,凡是出现阳性结果的食物,就要从孩子的食谱中严格剔除,以前有过过敏史的食物也要剔除。

食物剔除的同时,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营养缺乏,可以为他提供常见营养物质的其他替代品。直至孩子不再出现腹痛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对孩子再次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如果结果显示食管黏膜正常,下一步就可以让孩子逐步重新引入被剔除的食物。建议先从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开始引入,其次引入最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小麦、大豆、牛肉、花生、鸡蛋和牛奶。

我家宝宝两岁,好几次在清晨刚起床的时候发生抽搐,去医院挂水很快就好了。开始以为是癫痫,做了全面检查后医生说是酮症性低血糖。宝宝为什么会得酮症性低血糖呢?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江苏宝应 刘雅心

刘雅心读者,你好!

其实,酮症性低血糖在儿科很常见,是儿童低血糖最常见的病因,多在小儿时期起病,7岁左右症状即可自行缓解。究其原因可能是孩子不能耐受高脂肪、低糖、低热量饮食,或者因为孩子身体发生感染,或者因为长时间未进食,例如前一天晚餐吃得太少或者没吃,第二天早晨出现睡眠难以唤醒或发生惊厥、抽搐,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的症状。

对于酮症性低血糖的孩子,建议家长日常增加孩子进餐的次数,鼓励在三餐中间加餐,进餐间隔时间比一般孩子要短。特别是出门的时候,给孩子随身带上一些零食,及时补充代谢所需要的糖类。在低血糖不发作的间期应常测尿酮体,如尿酮体阳性,预示数小时后将有低血糖发生,应及时给含糖饮料,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上一篇:种一棵美丽的树 下一篇:我为孩子写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