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啊,古韵今风里运河

时间:2022-05-26 11:22:38

世界运河看中国,中国运河看淮安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这篇《长城与运河》,三年级的孩子都学过。京杭大运河,那曲折蜿蜒的绿波,如同轻柔飘逸的绸带,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飘过。

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之一;淮安里运河,位于大运河中段,两岸古迹林立,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7月,暑假伊始,“莫愁”小记者们来到淮安探访里运河文化长廊。

淮安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穿城而过的里运河如同一条玉带,沿河的历史遗迹如珍珠相串,两岸杨柳烟笼十里堤,让运河之都淮安充满灵性动人的气息。

孩子们坐上了古色古香的画舫,从清江大闸沿运河南下,在夏日的微风里,追寻运河的历史足迹,感受运河的千年古韵。

画舫开动了,河水荡起波纹。

舟行里运河,经过了御龙园、中洲岛、陈潘二公祠,转而来到越秀桥,直至榷关、河下古镇。

小记者坐着船,看着景,听着讲解员老师娓娓叙述运河历史和传说。

讲解员介绍说,大运河1800公里,清江大闸口是沿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船闸。曾经,南来北往的船都得从闸口经过。小记者们疑惑地看着大闸口,它并不是特别大啊?是的,以今天的眼光看,大闸口确实并不算大,但保存完好的闸口却因原汁原味,才愈发显现出它的厚重和价值。

“同学们,你们知道‘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什么意思吗?”讲解员这一问,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有的回答:“是不是说南方人会划船、北方人会骑马?”老师笑着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噢,不过你的理解不对。实际上这句话讲述的是古淮安在千里运河沿线的显赫地位。几百年前,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在淮安交汇,在这个交汇之处,因为水位落差,南来北往的船只到了这里就不能再往前行了。乘船北上的人到了淮安,就舍舟登陆换乘马匹;而从北方来的人,到了淮安,就要下马乘船啦。”

不知不觉,画舫已前行十余里。在河的右岸,矗立着一个高大的建筑,讲解员说,那是榷关,它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列入的65处遗产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榷关。淮安榷关是税收第一关,古时候,船只到了这里,都要停下来,等待收税官员检查商品货物,上交一定的税费。

“快看,快看,那里有野鸭子!”一个眼尖的小记者,发现了正在河里捕食的野鸭子,惊喜地大叫起来。这一发现让孩子们激动无比,他们纷纷看向窗外,几只鸭子正悠闲地划着水,间或变成倒立状,把头伸入水中寻找小鱼虾。

画舫继续前行,眼前是一片碧绿荷叶,荷叶间还开满亭亭玉立的荷花。

谁会背有关荷花的诗?画舫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朗诵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船内充盈着欢声笑语――无论是抢答游戏,还是表演节目,孩子们都全情投入,兴趣盎然。

岸边写满着诗情画意――杨柳依依,白墙黛瓦,有人在绿荫里散步,有人在树下看书,还有人拿着鱼竿自在垂钓。

行驶一个小时,画舫靠岸。孩子们弃舟登陆,前往瞻仰纪念馆、参观中国漕运博物馆。回头望去,里运河在阳光下闪着粼粼银光,如一条绸带,伸向天边……

上一篇:“蛋壳宝宝”的破壳之旅 下一篇:武林小子,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