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时间:2022-10-11 06:40:21

如何在语文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摘 要: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使语文课堂亮起知法、守法、懂法的光芒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既备知识的传授,也备法制的渗透,把一些法制知识有机渗透到语文教材的知识点中,既活跃了语文课堂,又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关键词:法制教育;语文课堂;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59-01

“法”是统治阶级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条例,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法则成了规范公民责任和义务的条例,同时它还引导人向善。我们要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必须让每一个人知法、守法、懂法,那么如何让每一个人知法、守法、懂法呢?答案就是教育。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

作为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立足教材,探寻法制教育的“点”

教材中编排的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总能捕捉到教材中法制教育渗透的点,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制意识,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如在教学《鲸》时把收集到鲸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等他们听完我的介绍后,我乘机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三十一条规定: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同学们既了解鲸的相关知识,又学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它讲述了洛杉矶地震后,一位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场所,学校已经变成了废墟。他在上面不停挖掘,经过38小时的寻找,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及其它孩子的感人故事。这篇文章使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强和勇敢;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强烈的欲望。这时,我们及时地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济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此外,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泉水》、《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当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就可渗透《环境保护法》,引发学生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环境恶化的思考,并结合《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样一来,既可使课文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也可以渗透《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常识,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联系生活,习作渗透

写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我在让学生写作时首先会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进行展开。因为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融入相应的法律知识,既可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有的学生就写了自己因做错了一件事而难忘,在作文讲评时我就把这类作文拿出来点评时穿插入相关的法律知识,尽管犯的错误没有违犯法律,但是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通过学生对事件的讨论和发言,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便给学生打打“预防针”。

此外,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抄袭现象,我们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作文本身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如果剽窃了他人的作品,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有可能受到的法律追究。

三、开展语文活动延伸法制教育

教师在每节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或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可以是用法律知识或者准则来加以分析某个现象,也可以是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此一来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社会p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自己寻找的答案比老师讲述的更深刻、直观。不仅达到了深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而且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进信息社会”专题活动时,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主题演讲。我们举行了“珍惜生命,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进网吧更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之中;在演讲的过程中就有学生的演讲内容中谈到了网吧的危害和法律的严惩。在进行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珍惜资源”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你在家里、学校怎样做才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把你的认识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通过交流,学生都明白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珍惜资源以及珍惜资源的重要性。我又适时给学生介绍了《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每年的6月1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足以说明各个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到每年的6月15日我布置学生自办有关环保的手抄报,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相关法律资料,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乐于了解法律知识。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下一篇: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