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导入方法

时间:2022-10-11 06:30:43

高中语文教学导入方法

新课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智慧,还能使其更愉快更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就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的实践来谈谈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 故事导入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课堂上提到课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尤其是涉及教师的一些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比如成长的体验等,学生尤为感兴趣。因为平时在课堂上学生看到的老师形象都是威严的,对于生活中的老师形象学生知道的很少,很有兴趣去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不妨抓住恰当的切入口适时地导入,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温故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教材中常常有选材相仿的课文,碰到这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唤起旧知,在温故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三、 悬念导入

悬念可以使人萌发出期待心理,从而产生扣人心弦的诱惑力,激起欲知其详的渴望。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导入课文,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给教学过程增添活力。设置疑问,造成悬念,可增强学生们的求知欲,激起思维兴致,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诗歌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青少年一般喜欢诗词、格言、警句等,有的学生还专门备有笔记本,广泛收集。诗词、格言、警句,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对学生学习语文很有启迪意义,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由诗词、格言、警句导入新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

五、 背景导入

背景导入就是介绍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坏境。任何文章总会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为使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开讲新课时,教师有必要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

六、 时政导入

这一导入方式一定要让学生把时事与课文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时代感强。如在讲屈原的《离骚(节选)》时,我引用了2010年3月14日的时政新闻:“总理以‘诗句’会记者 引《离骚》名句明志。”在语文的课堂上,时政新闻的加入,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我的讲课作了良好的铺垫。我迅速抛出问题:“诗人又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片赤子之情寓于文章之中的?”接着我顺势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屈原的作品《离骚》。”

七、 生平导入

教师在讲解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之前,可以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导入本课,这样的导语,由作者到作品,顺理成章。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就是这样导入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被誉为“民族魂”的作家。他的思想,让平庸者有为;他的呐喊,让沉睡者觉醒;他的匕首,让吃人者胆寒。他有很多敌人,但少有私敌;他只活了五十多岁,却至今铭刻在人们心中。这位作家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纪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

上一篇:蜡染万物 巧夺天工 下一篇:如何看待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