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音乐师范生人文素养途径探析

时间:2022-10-11 06:22:20

提升音乐师范生人文素养途径探析

摘要:人文素质是诸多素质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核心作用。音乐师范生是将来音乐教育事业上的领跑者,担当着“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如何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出一批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音乐师范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大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应当牢记的。

关键词:音乐师范生;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46-02

很多人都羡慕艺术生会弹一首很好听的曲子,会跳一支很优美的舞蹈,或是可以唱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不少音乐师范生存在人文知识缺失问题。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音乐教师,是关系到2l世纪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既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也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历届的青歌赛上,有很多选手歌唱得非常的好,功底非常强,表现得都无可挑剔,但是到了知识问答环节却得分普遍很低或是不得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很简单,音乐师范专业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缺失的问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广义指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内在素质,它包括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两个方面。从狭义来说指的是“人”的塑造,通过对学生审美心灵的塑造,使其人格健全。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所谓人文素质培养是指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规定,音乐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课程的审美价值,通过在课堂中的联想、想象、创造等过程来实现审美体验进而发展学生的潜能、创造力。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的特性就决定了音乐师范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许多音乐课堂上,我们很少看到教师会把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造成音乐师范生素质普遍偏低。这种情况不改变,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对音乐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二、音乐师范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一)文化底蕴偏低

有些学生在入学时文化水平就可偏低,自己在思想上也没有予以太多重视。这可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父母更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太关心孩子花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大部分的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不是很理想,就走“捷径”,在高考之前才开始学习音乐专业,目的仅仅是为了跨进大学的校门。进入音乐院校以后,由于教师对专业要求的严格性,再加上经常参加一些演出,导致他们无法腾出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很多学生就慢慢地忽略文化知识的学习,使他们的文化功底不升反降,进而影响他们人文素质的养成。

(二)价值观取向问题

很多音乐师范生的观念存在误区,对师范教育的性质以及当前的改革存在模糊认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认为,只要专业好就可以了,文化课学的好不好并不重要,这就直接导致了其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也使他们的人文素质很难令人满意。这对他们以后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会产生不利影响。很多大学生就如同一个花瓶,外表好看,但其内心却是空的,这是急功近利结果。如果没有厚重的人文底蕴,何来后续发展动力?缺少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整天做着明星梦,是很难在音乐教育方面大有作为的。

(三)学校教育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音乐师范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在考核上缺少人文知识方面相关设计,学生毕业考核主要专业技能,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其次,教师对学生具有表率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着装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现在有一些老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他的人文素质的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态度。有些老师教育思想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在课堂上教学方法陈旧,仍然照本宣科,没有创造性,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教而忽视音乐的审美教育性,不注重对学生音乐方面的启迪、激励、感化作用,课堂教学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如何加强音乐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一)加强教师队伍教育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对解当前教育改革有充分的认识,自觉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其次,教师要革新教学方法,要树起全新的教学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发现音乐内在的美感,不单单是在欣赏音乐,而是要让学生了解音乐产生的全部过程,使学生领会音乐的内在的情感,以便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第三,采用综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例如,合唱课时也可以融入声乐、和声、即兴伴奏以及音乐乐理知识,使学生所学与实际相联系;音乐欣赏课在欣赏经典名曲的同时,融入曲式分析、音乐史、人文科学等知识。练习视唱练耳时可以适当地增加钢琴曲、声乐曲;钢琴课、声乐课注重锻炼学生的读谱与视唱能力。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还可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

高等音乐专业师范学校培养的是专业音乐教师,所以其培养对象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音乐教学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先进的文化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扩大知识层面,精确接触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要因材施教,避免教学中“专、深、窄”的倾向,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人才。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除了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能学习、能创新,具有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效益”在何处?这里的“效益”是指能够大量的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和面向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合格的人才。针对培养人文素质的要求,就要确立“站稳讲台、兼顾舞台、面向社会、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使音乐师范生毕业以后“在讲台上是个称职的教师,在舞台上是个合格的演员,在文艺活动中是个活跃的多面手”。为此,各个高等院校要多组织艺术实践、教学观模和教育实习,让学生多登台、多锻炼、多实践、多参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此高等院校要严把专业考试质量关,确保考生质量,不应当只用专业课以外的两三门课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全方位的考核。

(四)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新音乐课程的改革应该突出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把兴趣作为最好的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完善评价机制。可以想象,一个仅有一门特长而对其他一无所知的教师,他怎么能够胜任教学这份如此艰巨光荣的任务呢?再者说,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富于审美情趣的艺术,是有深厚的文化基底和人文情怀的艺术门类,一个知识能力不足的人,一个连写个请假条都错字连篇的人,一个连歌词都不能读通顺的人,又怎能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的,又怎能具有创造力呢?正是由于文化涵养的不足,造成了他的专业课程也不能够学好。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在掌握好专业课的同时,加强对文化课的学习,努力将自己发展成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音乐人才。

上一篇:浅析《论语·子路》篇“叶公语孔子”章 下一篇: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