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学数学

时间:2022-10-11 03:54:47

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学数学

【摘 要】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本文从“导入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探索贴近生活,加深新知理解”、“运用联系生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三个方面来阐述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学数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与生活;融入生活;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并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这节课时,我先用课件播放一段商场购物情境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后说说:“你平常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场或商店买过东西吗?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由于买东西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事情,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我去买过东西,我知道人民币有百元的、十元、五元的、一元的……”有的说:“还有五角的、一角的………”有的说:“还有假币。”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及怎样辨别它的真假。”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探索贴近生活,加深新知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时,可进行如下设计:(教师课件出示)

某工厂污水排放情况统计表

教师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说:“我想问前三个月的平均污水排放量是多少?”于是,老师让学生列式(50030+50060+50090)÷3。有学生说:“太麻烦了,有更简单的方法吗?”于是学生提出多种算法,老师表扬学生真爱动脑筋,接着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四月份排放污水最多多少吨?”“你还从表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又展开了讨论,最后有学生说:“我发现这个工厂污水排放量太大,而且一个月比一个月多,对环境的污染该有多严重呀,应该严格控制污水排放的数量。”老师当即表扬,“你真是一个观察力强又有环保意识的孩子,保护环境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由于例题来源于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探索中,提高了学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时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运用联系生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是学习数学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1.开展课外活动,感受数学的活力。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转化时期。他们在这个时期可能借助于游戏活动学会人的某些行为,掌握生活经验,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一段时间后,适当安排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设计这样的思考题:(1)4个男同学和2个女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和每个女同学都打上局,一共要打上几局?(2)小朋友排成一列玩游戏,从前数小红是第9个,从后数小红是第6个,这一列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亲身实践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既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易懂,又达到了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枯燥的数学就得有活力。

2.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于逼真的问题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对生活中常见的优惠措施理解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某通信公司手机收费标准:

第1类:每月每部手机缴月租费20元,每通话1分缴0.18元。

第2类:免月租费,每通话1分缴0.3元。

算一算:李阿姨每月通话约120分,选择哪类收费标准合算些?

王阿姨每月通话时间大约是350分,又该如何选择呢?

看哪些小朋友算得又快又准,老师就给他发奖。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笔算起来,绝大部分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这类三步计算的题。

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进商场买东西,用到的是利率问题,配农药、配盐水用到的是浓度问题,行走涉及到时间、速度、路程问题,建房涉及图形、比例尺等。

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探究数学、运用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的美妙和乐趣。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曰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逸枫.《在生活中学数学》,苏州教科研,2009(2)

[3]朱祥吉.《新课程学习――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上一篇:实施开放式教学,加强学生小组合作 下一篇:如何搞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