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11 03:51:19

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关系千千万万儿童的大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做过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想法和措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单向性、片面性、突击性、盲目超前性、表面性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化倾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59-02

一、问题提出

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对儿童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研究和探讨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是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小学低年级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示精神,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搞好幼小衔接,以减少不连续的教育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现有教育条件下,如何搞好幼小衔接以减少不连续的教育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二、概念界定

(一)衔接

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在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二)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精神的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有不同的文化和教学风格,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儿童的内在学习而言,通过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设计,使得儿童即使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依然受到一致的教育目标和期望的影响,仍然能够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

三、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向性

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大部分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造成了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片面性

幼小衔接工作的片面性表现在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不够。

(三)突击性

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幼儿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相应地幼儿园则不得不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

(四)盲目超前性

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或过于考虑小学读写算的教育要求,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背离“幼儿教育大纲”的要求,拼命在知识上加码,甚至用小学一年级课本进行教学,有的还把小学的一些做法如考试、留家庭作业搬到幼儿园,过早地让幼儿进行紧张的学习活动。

(五)表面性

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间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有些只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幼儿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学前教育的准备意识不强,没有具体措施。

四、幼小衔接的对策

(一)观念上重视幼小衔接

1.正确认识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不同。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儿童不仅面临学习环境的变化,还要实现角色期望及行为规范的转换。幼儿园与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不同表现在:(1)学习环境的不同。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桌椅可移动,有自然角、图书柜、玩具,供儿童观察、游戏、劳动、娱乐之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为儿童活动创设了积极宽松的氛围。而小学的教室多数只有桌椅,座位固定,没有玩具、图书和其他设备,对儿童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场地上的运动器械多半是全校合用的,供低年级享用的机会较少。(2)师生关系的不同。幼儿在成人的照料下生活,心理上依赖教师,独立支配的活动较少。在小学,和幼儿教师有显著不同,增加了幼儿在适应中的心理距离,感到压抑和生疏。(3)社会要求的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游戏灵活,自由,趣味性大,没有严格约束力、规范性,而上小学必须努力学习,认真听讲,刻苦练习,积极思考,完成作业,参加考试。(4)生活作息制度的不同。从睡眠时间来看,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一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2小时,小学一年级平均为9小时左右,两者相差两小时左右,幼儿的上课时间与小学差别更大,上课是需要意志控制的智力活动,幼儿园大班每天上3节课,自由活动、游戏时间较多。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天上四五节课,游戏时间较少。小学生晚上一般都有家庭作业,往往做完后才休息。(5)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幼儿园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出发,较多采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方法。而小学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逐渐减少。

2.正确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1)生理方面。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机体各器官和系统发展成熟的程度不同,如在运动的技能方面,幼儿园的儿童会走、奔跑、跳跃、弯腰、下蹲及会运用脚、身躯和手指做各种动作。在入小学之前,他们的走、跑、跳、攀登、投掷等基本动作逐渐熟练和协调,但肌肉动作仍不够灵活和准确,到入小学后,还要经过一个发展、练习的时期,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手工、书写等活动。(2)心理方面。儿童的注意、感知、记忆的随意性,思维、语言能力,情感和意志水平在不同发展阶段有鲜明的质的差别。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园的儿童自主性逐渐增强,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日益迫切,但集体意识、坚持性和自制力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在小学阶段完成。

3.积极借鉴国外幼小衔接的有益经验。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发达国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各国实际的教育状况提出了诸多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二)实践中的可供操作的措施

搞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紧紧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发挥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

1.幼儿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因素。幼儿进入小学前必须达到一定身心发展水平,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因此幼儿园必须通过各种保教手段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素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2.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1)小学应全面了解幼儿、熟悉幼儿园工作。小学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家表现、父母的态度、家教环境,指导家长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必要准备,尽量与幼儿接触,谈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消除幼儿的陌生感。(2)科学制定小学初的生活制度,努力减少“坡度”,一年级教师应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后期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当安排入学初的课程、课时,增加活动性课程,减少知识性课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尽量减少作业任务、控制家庭作业量,动静搭配,寓教育与游戏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3)配合幼儿园做好大班后期衔接工作。小学教师要热情接待来参观的幼儿,开展活动时主动邀请大班幼儿,教育小学生热情照顾幼儿园小弟弟小妹妹,加深幼儿对小学的了解,并对小学环境、老师、同学产生亲切感。

3.家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可缺少的因素。(1)家庭要重视幼小衔接工作,激发幼儿入小学的积极性,家长要了解幼儿园、小学在各方面的区别,及小学对新生的要求,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育方法,带幼儿参观小学,接触邻居小学生。(2)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制定科学的暑假作息时间表,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使之有规律。培养巩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3)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孩子即将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和与人交往,家长要助孩子一臂之力,照顾好孩子,保证充足营养;帮助孩子解决小学中的困难,进行正确启发、诱导;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对待与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学会商量,懂得谦让。如果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应主动向小学教师联系。

总之,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幼小衔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帮助儿童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促进幼儿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J].早期教育,1998.

[2]袁贤桢,孙琰.幼儿教育知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

[3]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明.谈谈学前教育怎样更好地为儿童入学做准备[J].学前教育,1992.

作者简介:赖瑛(1963-),江西省南康市幼儿园,小学高级教师,幼儿园教导主任,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上一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药物质量检测技术综合实... 下一篇:浅谈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