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10-11 02:23:51

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披露行业不均匀的情况,其中食品类行业报出比例最少。本文以社会责任报告的通用标准为基础,以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依据,并结合食品类行业自身特点,构建出适合该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体系。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食品行业;体系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正不断深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正不断加强,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创新。2006年国家电网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的报出,开启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新篇章,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可和接受。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组织和市场的主体,社会性质和经济性质就决定了其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当前,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和管理战略,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食品行业,由于其所生产的产品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便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却让人们对其失望和惊叹。因此,拥有明确、合理的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对食品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

1、披露消极化

根据国内CSR在《价值发现之旅2010-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针对国内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品行业CSR报告数量少,质量不高,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不足。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披露存在严重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从未报告。据资料显示,2011年来自食品行业报告18份,占食品行业仅20%。其中,大部分是酒类企业,占披露部分的56%。①由此可见,食品企业并不是很积极的对待社会责任报告。

2、形式模式化

已经的报告,多数也流于形式。以2008-2010年双汇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企业三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均是依照通用社会责任报告复制得出。对于食品类行业来说,其社会责任报告没有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只是硬性的套用模式对外报出。

3、内容虚夸化

目前,社会责任报告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企业对外宣传业绩的工具。涉及行业比较敏感和实质的内容不加以阐述,比如:食品添加剂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但在已评估的食品行业报告中,没有报告专门对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进行说明,部分报告中提到遵守国家或国际相关标准,但未作进一步解释;在企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后,企业采取回避政策,不在报告中提及。因此,在内容上,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缺乏实质性,不能发挥社会责任报告真正的作用。

二、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构建

食品行业是关乎民生大计的行业,该行业生产产品的好坏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以保障高质量产品为中心,以保证相关者利益和高环境效益为两翼,以获得更大利润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驱动力,使得企业更好的该报告,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笔者以这一原则进行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利益相关者、产品质量、环境效益、报告后记。体系概况,如图一。

1、报告前言

该部分主要是对企业自身发展及企业报告情况的一些介绍以及企业成立的专项社会责任报告的部门。

(1)企业介绍。企业名称、所有权性质及总部所在地;主要产品及服务;企业运营地域及运营架构、规模、治理结构、董事会结构。

(2)报告规范。该部分主要介绍报告可靠性保证、组织范围、时间范围、报告周期、数据说明、参考标准,以及解答报告及内容方面问题的联系人。

(3)高管致辞。高管应该对企业与社会责任报告关系作出声明,并对企业年度社会责任工作作出总结。

(4)关键绩效表。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工作绩效比较表;关键绩效数据表;报告期内公司荣誉表。

(5)专业部门。说明该部门由哪些部门参与或组成,可以是企业临时的部门也可以是长期的部门,他们主要负责调查信息,制定框架,撰写报告。

2、利益相关者报告

(1)投资者责任报告

对股东的责任。股东是企业主要的投资者,他们在利益相关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更加关注从企业获得的收益。企业要给股东合理的回报,使股东对企业的运作满意、对资金的使用放心,保证股东的资本保值增值,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增强企业的融资竞争优势。此外,企业对股东负责,还应及时向股东提供真实的投资和经营信息和财务状况,通过公司的资产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股利支付率、市盈率等情况证明企业所具有的良好的成长性、收益性、安全性。

对债权人的责任。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负债通常占有较大的份额,债权人主要关注企业组织是否有可靠的信誉,有足够的获利能力偿还债务,因为他们不能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行为,同时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经营中的道德风险对债权人的损害有时比对股东的损害还要大,债权人需要承受比股东更大的财务风险。由于债权人只能通过合同形式来约束企业不利于债务偿还的行为,对财务责任进行界定。因此,公司经营状况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双方享受权利及履行义务的前提条件,企业作为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各方面的信息。

(2)供应商责任报告

供货商是企业供应链上关键的一个环节,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这里将企业自身产业链中供应部分视为单独的个体,因此供应商分为:内部和外部。

首先对外部供应商。就整合双方资源和竞争优势来共同开拓市场方面来看,与供货商建立长期、紧密的业务关系,是扩大市场需求和份额必然途径。通过实行供应链管理,缩短存货周转天数,优化库存管理能力,能够直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利润,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供应商在选择客户时会对企业进行评价,以确保自身利益。其次对内部供应商。内部供应属于企业的一个部分,但又是一个单独个体。该部分位于企业整个部分的上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应提供财务数据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一方面提升自身信誉,吸引最优供应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供应商更加了解企业需求,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3)员工责任报告

员工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根本所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员工的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员工为企业服务,也期望从企业得到归属感和个人成就感,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对待员工管理上,应披露有关员工的待遇的相关指标如:职工劳动率、职工薪酬支付率、职工安全事故率、职工人均教育费等。

(4)消费者责任报告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只有最终被消费者消费,企业才能实现自身的盈利,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这不仅仅是为了利润,更是承担了一份责任。因此,在报告中企业应当明确的指出如何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优质,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两者的双赢。

3、产品质量报告

企业是为社会提品和服务的组织,食品企业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产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对

(1)合格率

合格率是企业合格产品数量与全部产品数量之比。它是一个动态指标,直接反应了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也是消费者容易理解和关注的信息。因此,企业应该将一年度里产品的合格率对外公布。

(2)消费者满意度

该项主要是反映了企业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的程度,产品真正的使用价值。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会不断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了解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增加销售量,获得高利润。该项指标的获取需要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接触消费者,实现两者的双互动。

(3)产品售后保障体系

该部分应该阐述企业售后保障体系如何,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如何才能保证消费者利益。企业在遇到食品安全事件时,是否可以及时的启动该保障功能,带来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

4、环境效益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最初的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近些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关于环境效益方面的报告还是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对于食品行业,其环境效益不像制造业那么的明显,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然会造成污染。

绿色营销。食品行业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还夹杂着包装、销售方式等因素,在这方面企业应当报告其产品自身成本和其他因素成本的比率。该比率不仅说明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也说明了企业是否合理的利用资源。此外,企业应该披露应有的排污系统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

5、报告后记

(1)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后续处理。一方面,企业应该对以后社会责任报告有一定的规划;另一方面要汲取专家及读者的反馈意见,作出反馈表,以便以后编写报表参考。

(2)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责任报告不应该成为企业宣传的工具。企业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完美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差错,例如:双汇的“瘦肉精”事件,个大餐馆的“地沟油”事件。面对这样的负面事件,企业应该正面的接受和积极的处理,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应该加以披露。首先,披露负面事件能够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认识到薄弱环节或松懈环节;其次,能够反映出企业是如何对待出现的问题,传递给利益相关者是否可信的信号。

三、结论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是以通用体系为基础,结合该行业的特点,融合了社会关注度而建立的。它的构建一定程度上为该行业报告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标准,从而使得报告更加具有实用性;也会引导食品类行业更加积极的对待社会责任报告,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由于该体系没有应用数据指标,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使用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然而,要想使企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更好的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仅仅有报告体系还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中性的措施。要想完善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一方面需要硬性措施: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积极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需要软性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社会责任,使得企业自主认识到企业性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注释:

①来自http:///stock/#query=EQA_464_801120&DataType=HS_RANK&sort

=PERCENT&order=desc&count=24&page=0数据,并进行统计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Gray R.H.,Kouhy R.,Lavers S.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 report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K disclosure[J].Accounting,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Journal,1995,VoL.8(2):47-77.

[2]Brummer S.,Pavelin S.Voluntary social disclosures by large UK companies[J].Business ethics:a European review,2004,VoL.13(2):86-89.

[3]阳秋林.架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

[4]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Z].2006,9.

[5]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Z].2008,5.

[6]陈晶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华东师范大学,2011.

[7]中国网络电视,http:///20110729/103955.shtml.

注:本研究系陕西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企业家职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构建》(BJ09-19)资助。

作者简介:

孙红梅(1967—),女,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王成春(1987—),女,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上一篇:浅析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下一篇:内部控制在烟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