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1 02:04:39

高职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科技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结果。在高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关注所有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本文结合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围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阐述了如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做一体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 教学做一体化 独立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对员工除了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此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创出特色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无法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1]。

1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反之如果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容易疲劳,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年轻人都喜欢互动的课堂,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也更容易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1.1 合理选用教学法

电工基础课程比较抽象,如果完全采用灌输的方法,学生就很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有目的地设计课程内容、合理选用教学法,例如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自学讨论法、演示法等,通过课堂竞赛、图表设计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独创性。例如在学习单相交流电的过程中,学生一看到大量的符号就有了畏难情绪,普遍不自信,通过演示发电机模型,使学生认识到交流电的用途和各个符号的含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判断正误的练习加深了对符号的理解,更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引导学生独立思维

培养创造性的根本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等,逐步学会总结、对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变压器和电动机,看起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电器,学生往往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的较好,如果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是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的好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平面的、散乱的知识,按照其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在学完直流电路或交流电路之后,都布置学生课后讨论、总结,在课堂上展示总结的成果。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这门课程的内容,更加重要的是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现在90后的孩子们接受新事物非常快,不盲从,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变换,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角色扮演,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体会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安全制度,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2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1在课堂教学中建立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电工基础要注重直观性、实践性,学生才对课程感兴趣,进而勤于思考、乐于创新。比如在电工课教学中在讲授电感元件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变压器的绕制,日光灯的连接等实践内容,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愿意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日光灯的连接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参与,从而体会到收获的乐趣。

2.2注意教学做结合,在实践中创新。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小制作活动等。在学习了电能的概念后,布置学生回家后统计家里有哪些用电器,估计一个月大约能使用多少度电。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2]。

3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3.1 在理论课教学中,通过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在讲解过程中,很难用语言描述比较抽象的内容,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单纯用挂图来讲解,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概念,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屏幕上模拟磁场慢慢旋转,实现动态演示,帮助学生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能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实现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3.2 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

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教学,便于使学生熟悉器件各部分的组成和作用,进而可以对某些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熟悉线路原理、布线图[3]。例如在日光灯电路中,引导学生画出原理图,在电脑上模拟线路的连接,动手操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应用EWB仿真实验室,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改革考试模式

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所有的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要打破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采取多元评价模式[4],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考核,既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又对学生以后的考证及工作大有用处。

5 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学好电工基础与否,对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以及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生产实践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多方努力,使学生的精力不再局限于书本之内,有时间、有兴趣涉猎更多新知识、新技术,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3,3:72-73

[2] 张励冰.电工教学中技能训练的方法[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0):68-69

[3] 徐维艳.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模糊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30):111-112

[4] 蔡春晓, 张国庆.EDA 教学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实践与探索[J] 高教论坛,2010,11(11 ):39-41

上一篇:机械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的分析 下一篇:平口钳丝杠的设计及加工工艺规程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