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杠杆》评析(苏科版)

时间:2022-10-11 01:53:22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杠杆平衡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分类,使学生对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列举常见的杠杆属于哪一类.

教材中安排了例题“用弹簧测力计秤大象的体重”,一方面让学生练习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力和力臂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剪刀,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加深对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认识.后面还介绍了人体中的杠杆,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自身的活动就用到了各种各样的杠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学生有了一定知识经验,知道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但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对杠杆进行分类还是有困难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还是不足的,有待于培养和训练.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将杠杆分类;

(2)了解不同类型的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3)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

3.2 过程与方法

(1)能找到事物的相同点将杠杆进行分类;

(2)通过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各种各样的杠杆的观察、举例和分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体验人类文明的智慧;

(2)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4.1 重点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并能进行分类;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4.2 难点

从理论层面对杠杆进行分类.

5 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

片段1 杠杆的分类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 用撬棒撬动大石块、钓鱼竿.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出本节课题:在杠杆的应用中,为什么有的省力,有的却省距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问题1 使用撬棒有什么好处?(作图)

学生:可以省力.

问题2:使用钓鱼竿又有什么好处呢?(作图)

学生:可以省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播放图片并让学生画撬棒的力臂.

播放图片并让学生画钓鱼竿的力臂.

播放托盘天平的图片并与学生一起画力臂.

问题3:杠杆平衡时F1、L1、F2、L2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问题4:什么样的杠杆是省力的?

学生: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问题5:什么样的杠杆是费力的?

学生: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问题6: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除了大于、小于之外,还有哪种可能?

学生: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问题7: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展示课本中的插图11-6.

问题8:你能对图中的器具进行分类吗?说出分类理由.

学生:天平是等臂杠杆,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手推车是省力杠杆,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筷子、笤帚、船桨是费力杠杆,因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展示课本中的插图11-7.

问题9:图中的剪刀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学生:剪铁皮的剪刀、修枝的剪刀是省力的,裁衣的剪刀、理发的剪刀是费力的.

点评 利用撬棒与钓鱼竿引入课题,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物理不仅是有用的,同时也是有趣的.由问题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推导出三类杠杆,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突出了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在问题8、9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深化了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知道了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力臂的作图训练.

片段2 例题.

出示书包、米尺、弹簧测力计等物品,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测出书包的重力.

问题1:你能用它们测出书包的重力吗?

学生: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上一篇:教学课例《大气压强》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思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