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时间:2022-10-11 01:20:23

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7-0116-04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变迁的基础上,得出其发展轨迹,论证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进而统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若干实施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CFC2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目的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伴随着计算机学科理论和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最初的单纯一门高级语言课程,到现在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以及各专业应用课程,在同一个名称(计算机基础)下日渐充实并完善了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学科发展为线,以各专业实际应用要求为纲,得到了稳步发展。

从长远来看,计算机基础教育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渗透整合于各专业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教育,而是普及信息化社会中,人生存必备思想和技能的教育。有必要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透过纷繁的争鸣,寻找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指导思想。

1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史和内涵

1.1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程回顾

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次热潮。当时新成立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教学体系。第一层次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微机系统的操作使用,第二层次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第三层次是进一步学习软硬件知识,第四层次是结合各专业的应用课程。本时期的特征是IBM PC、DOS操作系统和Basic语言。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二次热潮。从本时期开始,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渐有别于计算机专业教育而成为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时期的特征是多媒体处理器、windows操作系统和图形用户界面。

进入新世纪,我国迎来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三次热潮。计算机基础教育由高校延伸至中小学。根据教育部规划,从2001年开始,到2010年,将在全国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而和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一起,构成我国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完整体系。这一时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愈益枝繁叶茂,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继而编织成承上启下、既有独立的基础课程,又渗透于各专业课的立体网络。本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层次并进的局面,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计算机教育”丰富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CFC2006)提出了面向非专业,面向应用,按照“能力-知识结构”构建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1.2计算机基础教育内涵的变迁

在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的初期,一方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专业知识的人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人才数量也不能满足需求。这种情况奠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应用”的基调――往往以“程序设计”为切入点,务求传授一些能够快速应用于本专业工作和研究的计算机技能。或者希望从各专业中遴选人才,充实计算机专业岗位。这一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涵可以用“计算机应用教育”来概括。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蓬勃发展。从业队伍不断壮大,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教育对象扩展到高校全体学生。对很多人来说,计算机已融于工作和学习中,并未刻意体会它的存在。而对于大学生,要培养的正是这种自然而然应用计算机的习惯,或曰使全体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这一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涵可以用“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教育来概括。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计算机的角色逐渐淡化、回归正常,而成为网络中的节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心也从具体的“计算机”转移到抽象的“信息”。无疑,从信息的角度构建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契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各种知识对象。CFC2006将这一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涵总结为“信息技术教育”。

在这20多年的历程中,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同一个名称下,其内涵在不断变化着。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树立以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教育的思想,要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归宿。

但是,应用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迅速老化、过时的风险。再者,把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看作是单纯的学习和工作道具,有导致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停留在应用工具教育的低级阶段的危险性。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当超脱基本知识和技能,确立它的核心价值和指导思想,从更高的理论角度审视计算机基础教育,避免低效而盲目的单纯技术跟随。

2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信息素养

2.1信息素养简述

这个来自图书馆学领域,早在1974年就被提出的概念,时至今日已经继承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基因。根据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ACRL)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和形态(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能够通过可行而高效(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的方法获取这些信息;能够批判地评价信息及信源并整合于自身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能够利用信息单独或团队合作完成特定目标;能清醒认识到使用信息可能带来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从而在获取、使用信息过程中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ACRL的5大标准只是给出了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的详细描述,而没有说明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信息素养内涵包括以下4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在培养信息素养时,可以从上述方面着眼。

2.2从技术到素养――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蜕变

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来看,“计算机”和“技术”的权重渐次减弱,“信息”和“文化(素养)”逐渐浮显。

从“计算机”到“信息”的转移,是和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分不开的。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工具,信息是计算机的工作客体。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早期,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息种类还很有限,人围着计算机转,多忙于认识计算机的功能特征。于是,计算机僭越了信息这一客体,向人们展示其非同寻常的速度和精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特别是Internet大行其道,很难找到何种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计算机不再是瓶颈。而且,人们不再直接面对计算机的高精度和高速度,而是一篇文档,一幅图像或一段影音。搜索可能的数据信息,整理成计算机可识别的形式交其处理就成了紧迫任务,人围着信息转。这时候,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特性才真正体现出来,计算机本身的角色逐渐回归正常。

从“技术”到“文化(素养)”的转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过程。文化的含义有人类文明和个人文明两方面,就人类总体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Culture);就个人来说,指的是人掌握文化知识的水平(Literacy)。在涉及个人知识和修养水平时,多用素养(Literacy)一词。当人类掌握了某种技术而加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并持续运用、革新和批判思考之,使其点滴融入人类原有思维和行为模式,则“技术”可望塑造新的“文化”。就个人来说,则可望具有该种素养。

上一篇:浅谈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下一篇:大学编程语言课实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