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的三维目标

时间:2022-10-11 12:59:46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能力培养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笔者经不断总结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深入学习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不断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优化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落实各项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把语文的基础知识分类进行教学:字词、短语、句子、修辞、语文实践、广告语、修改病句和诗词默写等等,分类复习,学生学习起来越来约会学习,教师教学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快得到提升,在中考中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得满分。

二、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在课堂上学习《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时,通过口语交际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二,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训练。教材上的课文在学习之前先让学生标出自然段、阅读全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等,然后再去分析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

针对课外阅读训练主要是分文体阅读,如阅读说明文时,考虑本文属于哪种类型、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给学生总结出相对比较固定的答题方法,然后告诉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根据具体文章和文章内容灵活运用,这样一来把各种各样的阅读题都给他分类,总结出比较固定的规律,学生学起来容易多了。

第三,写作能力的训练。写作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每周拿出三节课时间,第一节告诉学生本次作文题目,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作文书,收集写作本篇文章的各种信息,包括立意、取材、构思、表达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适当的做笔记,为下一节课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节课就开始写作文,可以利用上一节课收集的各种信息,但是必须是闭卷写作文,不准看书看笔记,当堂写作文,当堂交作文,限定时间,和考试接轨。第三节课就开始批阅作文,为了达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改以往作文批改中老师批,作文发下来学生看一眼评语和分数就把作文本塞进书桌里。给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事先印制好的批阅标准进行互批互改,两人一组,批完后马上交流彼此作文中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力求做到作文批改的有效性。然后,每组中组长负责挑选出一篇优秀作文拿到班级上来大家评阅,力求做到作文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语文教学当中来

文学中有一句话,“文以载道”,所有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和之后,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语文的学习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我们要树立起大语文学习观,努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上一篇:质性研究在开放教育英语专业辍学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