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时间:2022-09-18 05:14:37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要:探究性实验活动是展示思维过程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越来越受到教者的重视,如何认识到数学探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兴趣 活动 重要性

无论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宗旨: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数学学习和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了好的数学探究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时,才能得心应手,事倍功半。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小主人,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利用好奇心,培养探究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探究的欲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奥秘,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新颖别致的事物、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引人入胜的问题,诱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意向和志趣,促使他们以最佳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拼组起来的美丽图形,这些图案会引发学生无尽的联想。之后启发提问:这些图形美吗?是什么使得他们这么美呢?他们是怎么拼组起来的呢?你们想学会图形的拼组吗?想探究关于图形拼组的奥秘吗?……先把学生的探究欲望调节到最高,再去引导后续的具体探索。

二、创设认知情景,激发探究的需要

数学探究活动是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方式的,这种思维活动大多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深度,他需要学生有内在的、直接的、强烈的心理驱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在驱动,最主要是利用数学知识自身内在的魅力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特定的逻辑联系,通过切实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学生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去生发求知驱动。

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时,以比赛的形式抢答“整十数加一位数”,进行之中突然出示“35-5=?”,学生有了刚才的基础,自然会得出结果,在他们的脑海中也会产生应该怎么算、为什么这么算等困惑、疑问和探究的心理驱动,这些欲望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强烈而有迫切,深刻而又持久,无需教师再做调动与激励,学生接下来的思考、争论、交流全部成为了他们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是真正意义上“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了。

三、启发类推联想,提升探究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激发和充分地利用这一珍贵的资源,关键在于教师。教学中,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对象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应该通过启迪、撩拨,充分发掘认知潜能,设法让他们去迁移、类推、联想和创造。

如在教学“面积间单位的进率”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长度单位间进率的推导方法。接着让学生猜想:1平方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进而验证。整个猜想过程与联想验证过程中,教师只做必要、适当的点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推导进率的主要思维过程,体验了迁移、类推、联想等丰富的心理活动,其间也不乏一些生成性创造。在教学中多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再创造过程,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提升探究能力,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探究的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性、逻辑性都很强,对于数学的价值作用与数学学习、探究的实际意义,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难于从数学知识本身获得直接感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儿童生活经验为背景和基础,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与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教学“平均分”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体会什么是平均分?可以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四个苹果,分给爷爷奶奶,怎样分合理公平,学生会马上说出分法和结果。然后再抽象出数学算式,生活经验的数学化与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不仅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演绎、践行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渠道,更是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学习意义、感悟数学价值和增进数学情感的重要途径。

总之,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展示思维过程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数学探究活动能使抽象而理性的数学学习变的生动和有趣,更能让学生变的聪明和智慧。新课改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传播知识中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只有掌握方法,才能使学生提高能力,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

[3]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4]赵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开明出版社,2003,5.

上一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的三维目标 下一篇:远程开放教育电大英语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