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10-11 08:06:50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摘要: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出发,研讨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英语;高职教学;交际能力

总理在2006年11月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要求高职高专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将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对外语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培养其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进行有效的交际。那么,作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如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提高其交际能力。

一、建立并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创造和谐的氛围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气氛的基础。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认同”或“不认同”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有些学生还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学生对老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程,同样,如果老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而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老师产生了对立情绪,他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尊重、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学困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关心和尊重,那么,他们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从而变得生气勃勃,在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以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转变思想,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杰斯珀森曾指出: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与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中,并感到得其所在。这样,他最后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

三、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英语语言环境,调动、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

社会语言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一直强调语言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即学生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才能有效地学习语言。

1.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个人能动性

桂诗春提到,个人能动是一种开放性的关系系统,使人能够直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它控制了谈论个人经验、按照实际环境调节言语形式、表达态度、检索信息、交流意图等能力。课前交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例如,每次课前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课前表演,然后由观看的同学即兴提问或辩论。这种方式趣味性强,形式活泼,能够大面积地调动、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笔者在讲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前,引导学生针对“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wealth,success or love?”这一问题进行课前辩论时,学生们激烈的争辩和淋漓的表达,就像是开课前的兴奋剂。课前交际用于课堂教学的前奏增加了学生运用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了表达能力。

2.提倡新颖活泼的任务型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气氛

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完成有现实意义的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性以及个体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使学生在体验社会性的学习情境中,激发交际热情,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1)教学任务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运用首先提倡教学任务的设计。常见的课堂任务形式有双人活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面谈、复述、辩论或演讲等。这些课堂活动要求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思考、调查、讨论、与小组合作,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也有更多机会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例如,在讲解《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册第四单元“Cell Phone,E-mail and Voice Mail”时,在课堂上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用英语讨论手机、电子邮件和语音邮件这三种现代化通讯工具的优缺点,自己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与此相关的事情,让学生围绕主题总结出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应用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对此任务非常感兴趣,个个踊跃参加,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点,在快乐中感受英语,在英语活动中运用语言。

(2)直观教学任务的运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积极地参与轻松自在、活动新颖的教学活动。如果设计直观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因为直观的教学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虚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完成任务,使其印象深刻。笔者在讲解《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第十单元“How to Get the Job You Want”时,在课堂上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英语来讲述自己寒暑假的打工经历,然后两人一组扮演角色,模拟求职面谈的场景,最后让学生围绕主题总结出自己怎样才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点,而且情绪高涨,气氛生动活泼,在参与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能轻易地掌握所学知识。当然,直观教学任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图片、歌曲、动漫等,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和课件等形式,拓宽教学任务运用的范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充分组织好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环境

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classroom English”的习惯,要用通俗易懂的英语、抑扬顿挫的语调、平易近人的态度组织教学。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受英语氛围,大量接触英语,让他们尽可能地去听、去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要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环境。

四、整合教学资源,增加英语学习和实践联系的机会

依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观点,语言的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整合课外英语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其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1.英语文化学习资料语言社会化(language socialization)

语言习得理论强调人的双重性――个人性和社会性,提出语言结构的知识和社会文化的知识密不可分。教师可从报纸和杂志上摘用时文、新闻报道、反映英国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简单短文、图片等,也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光碟。这些文化气息浓郁的学习材料不仅仅是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获取文化养分、了解社会风俗,而且是这些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以经验和信息的方式不断输入学生大脑,从而使其产生相关的内容和形式结构,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适应和接受另一种文化,培养自己内心世界的兼容性和视野的广阔性,为学生的实践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在课余时间里,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歌曲大赛、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办英语手抄报、演讲比赛等等。这样会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发掘自己的潜力,自然地运用于各种活动中。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将其运用于实践。所以,第二课堂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3.举办英语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营造课外英语学习的氛围

为了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正确引导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举办英语专题讲座、介绍经验等。开展此类活动,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领略到某一知识领域的精华,同时跟踪知识的前沿,掌握实践的方法,并运用于将来的工作实践当中。

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将来的职业需求,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积极进行英语改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构建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两高一新”人才... 下一篇:浅谈校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