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2-10-11 06:59:51

基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思考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一条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课上,我非常注重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训练,注意让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积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获得审美感受,理解美术作品的意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一、强化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美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的提高,欣赏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新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四个领域的学习各有侧重,但我认为欣赏应该是连接四个学习领域的一条纽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鉴赏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积累,单凭在“欣赏・评述”这个领域的学习是不够的,应该在四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中都渗透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设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鉴别、判断、感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增长美术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关注艺术,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摆正美与术的关系,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化

在教学中强化美术的美育功能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术”,把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落到实处。通过欣赏,学生已经感悟到了一些方法和原则,对技能技巧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实际上这一过程,也就是将技能技巧的学习放到了美术文化的氛围中学习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技能技巧的学习,创作练习,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分解学习难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方式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以学习《托物寄情》为例,欣赏以后,转到学习画梅花的技法上,我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学生试画、创作练习的套路,讲了基本画法后,在讲画梅枝的时候,我没讲方法,就让学生用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尝试画梅花的前后左右枝,让学生自己探索,相互纠正,直到掌握方法,加深学生对前后左右梅枝画法的认识以后,我再重点地介绍梅枝的画法,接着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作工具进行画梅枝比赛,比赛进行的很激烈,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学习方式的变化,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赛结束后,我再一次示范了墨梅的绘画技法、笔法的变化等重点细节。最后安排学生在宣纸上完成临摹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延伸课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中学美术每周仅有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我认为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是有限的,仅凭课内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画展、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竞赛等形式延伸美术学习,学生们通过眼、耳、鼻、身、情、意去感知多种材料与造型的形、色、气、质、味、温等属性,获得第一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了解生活,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美术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桌子太小,时间很短。有时学习活动刚刚开始就要下课了,学生要匆匆收拾工具,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学习氛围很难形成。教师要利用好课余时间搞好兴趣小组活动,亲自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创作形式,办好画展,培养优生,用优生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形成素养。事实上,学生需要艺术,需要艺术活动,身边的艺术学生又格外关注,能够起到较好的熏陶和带动作用。

四、体验过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现代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人文学科,美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让学生感知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通过绘画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强化与落实,重视体验,达到培养情感与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储备。让学生动手收集实物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国际互联网资源主动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策略。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感悟到丰富的艺术形式,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课堂教学中就应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形素养,这样,学生们的美术素养自然就得到了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一期《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探析》王军《教育探素》2004/4

[3]《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侯令.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上一篇:高中英语听力解题技巧 下一篇:科学提问,打造高效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