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数学课堂生机与活力的催化剂

时间:2022-10-11 06:47:43

多元评价――数学课堂生机与活力的催化剂

摘要:评价改革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评价的不协调性凸现出来,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的制度。为了纠正这样的缺失,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的建议。

关键字:多元评价;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57-01

一、差异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在不同的学科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在一个具体的活动中,比如说探究一个数学问题,包括提出问题、甄选问题、整理资料、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等环节,在不同的环节上,也会体现出各人的差异。评价如何体现这些差异呢?以往的做法,是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上考虑,比如说增加评价活动的选择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些内容来表现学习的成效,或者按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等等。但是,学生舍弃的那些方面是不是就不应该去关注呢?他们在自己回避的这些维度上的发展状况是不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呢?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综合的角度上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最佳方案。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是一种评价原则,更是一种评价的方法。对于数学的学习,要从多个维度上去评价学生的表现。

二、同一性――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

200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保证了多元评价的公正性,沟能了评价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在他们之间达成了共识――评价是共同的责任,从而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之间各方面对通过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有了良好的期待,提高了评价的绩效。

(一)教师:评价的专家和引领者。对于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和发展,教师是评价的专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应该有勇气承担起评价专家的责任,尤其应该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格外注意: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为此要建立全面的素质评价体系。当然,教师毕竟不能等同于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还有大量的教学工作要完成,对评价的认识和操作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教师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能把握来自学生的最鲜活的信息,能对评价方案进行有效调整。

(二)个人和同伴:积极的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该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从教师权威式的评价,走向允许和接纳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到评价活动中来。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发展。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建立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完整印象

与个人评价紧密关联的是小组中的同伴评价,学生是很喜欢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个人与同伴评价的。通过同伴与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发现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发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以此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和进步。积极的同伴评价往往是伴随着活动完成的,学生有共同的叙述主题,一起完成一项任务,等等。

(三) 家长:评价的有效资源。家长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评价活动中。有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家长积极地介入到子女的学习活动,就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学习。而如果家长能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会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不同凡响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家长参与评价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告诉家长某些数学学习课程的目标,具体要求,请家长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能过这种合作,教师让家长感到他们是受欢迎的,他们的评价是有价值的。对数学课程而言,教师可以尝试每个学期开学之初,给家长提供一份学习要求备忘录。

三、选择性: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是独特的、丰富的、具体的。但遗憾的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或发展自己特定能力的机会。应该看到考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只重视书面考试,只看中分数的高低,那就走入岐途了。这样的考试以选拔成绩好的学生为目的,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是不科学的,更何况在考试中几分之差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事实上,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查,有些内容和项目也做不到精确量化。简单的用分数区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严重时还会挫伤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系统性分散考查。根据数学课程各阶段的教学要求进行随堂小测验、单项测试、单元测验、能力考查和社会实践等系统性的分散考查。考查的形式分为三类:一是口头测试,包括口算,说理,答题等;二是操作测试,包括测量、作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三是卷面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单项测试等。

(二)等级计分和激励性评语。百分评定法是一种精确量化的方法,过于强化学生的分数意识,并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百分评定法的补充,可以采用等级计分的方式,给学生确定一个自我实现和目标达成度的参照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道、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更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

(四)成长记录袋。数学成长记录就是让学生建立档案袋,用来记录自己在一段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这是学生开展自我表现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能够记录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档案袋里主要有:学生的自我表现介绍、作业、数学日记、课堂观察记录、自我表现学习评价、小组合作评价、阶段和期末的综合评价、数学学习活动评价、老师奖励的红花、等等,体现了评价的层次性

四、结束语

新的课程理念已经逐渐地被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并在努力地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评价理念付诸于实践之中。教师只有把握好对数学课堂的评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小学数学教育评价[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之三数学学科发展性评价[M].开明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对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