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考级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11 05:20:48

浅谈古筝考级的几个问题

【摘要】随着古筝日益普及和发展,学生学习古筝的热情越来越高,学筝人数也越来越多,考级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评定学习程度高低的手段之一。可是在古筝考级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我对古筝考级中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古筝 考级 演奏技巧 音乐风格

古筝作为中国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在近十几年来,古筝在整个民乐界中独树一帜,成为学习者最多的一种乐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学习古筝者已经达到二、三十万人,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学习古筝者约有上百万人。考级活动的展开,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古筝的优势。考级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正如有位教授所言“考级是件大大的好事,我国不考试就不会受到重视,不重视就不可能普及,不能普及就谈不上提高”。国家确定了等级分明的艺术水平标准,目的是希望通过考级来提高全民的艺术素养。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考级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现在的考级考点众多,考试的要求很低。考级点的考级结果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通过率等现象。这说明现在的艺术考级纯粹变成了一种追求考试分数的功利目的和追求商业利润的经济目的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性活动。尽管考级以教育的形式出现,但它是以高考竞争和经济效益为基础的。延续至今,考级和艺术考试都已经和初衷是背道而驰了,越来越功利的考级很难考出我们的民族素养,反而有可能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艺术的阴影。针对参加考级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缺少对音乐的热爱

现在的孩子们学音乐,往往是遵从父母的意见。而家长本身却缺乏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对于很多学习古筝的孩子们而言,演奏就意味着复杂难记的演奏标记和繁多枯燥的练习。许多学生在考试完毕之后,你可以吃惊的听到他们在门外欢呼:“我终于可以不再练琴了!”而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音乐是美好的,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古筝那仿佛流水的声音,独有的韵味,正是吸引很多古筝爱好者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在愉悦的心情下,他们才能吸收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在学习中提倡“美”的感受,让学生们充分从生活实践中感悟到艺术的魅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获得对音乐更好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他们所演奏的作品。

我认为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由于兴趣象一副积极的“催化剂”,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他们会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完成教师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提倡兴趣教学,以培养学筝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事实证明,当学生对古筝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就会表现出来,这时学生对学习内容就会有一种自发的注意倾向,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热情。正是这种热情鼓舞着学生们主动且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二、演奏技巧贫乏

古筝的学习,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当今考级的热潮当中,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高级别的通过证书,就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要求老师硬往某级上拔程度。如果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也急于求成,那么就会对技巧的训练和对学生演奏的整体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在考级的学生中不乏有那些学了很短的时间却考很高级别的乐曲,在技巧达不到的情况下手型就很容易出问题。技巧的训练不能是速成的,而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踏踏实实的学和练。不然即使考到某个级别也未必能达到曲目本身的要求。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古筝演奏者,对待基本技巧必须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来进行规范训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左右手的演奏从保持手的基本手型的指法开始,逐渐扩展;在节奏音型的选择、技能技巧的安排、练习曲和乐曲的选择均能做到逐渐增加难度。这样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才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伟大的音乐大师巴赫曾说过:“谁能像我一样勤奋,就会和我有一样的成就。”也就表示,任何技术的掌握和熟练运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演奏的作品缺乏韵味

我们都知道,古筝的地方流派繁多。各个地区、各个流派的演奏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是大为不同的。因此,为古筝这件乐器所创作的大多数作品,特别是传统乐曲,它们对于韵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每一个音符的揉、颤、按、滑的分寸都应当把握的非常到位。这正是古筝所独具的细致特性。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韵味”,它的师承性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当演奏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是,“口传心授”的传统教育形式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音乐语言上,尽量将无形的东西形象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在意境、以达到教学要求。比如在学习古曲《渔舟唱晚》时,教师先把乐曲的意境描述一下:夕阳西下,碧波万顷的湖面上,若干渔船上的渔民愉快的劳动情绪,最后通过荡浆归舟于G乃声中刻画出唱完的情致。然后再分段讲解此曲的技巧和音乐的处理。如此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用心、用情的去表演乐曲的内涵,才能进入角色,才能将乐曲的色彩、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古筝教学过程当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古筝的演奏从乐谱变为生动的音响,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音乐作品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的作用,同一首乐曲对于不同的演奏者,由于各自的知识水平、音乐视角不同,他们的表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韵味。所以,在乐曲的教学过程当中,就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要让学生成为教师的复制品。每部作品,作者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创作出来的,作者应用了不同的技巧和音乐语言,去体现其自己内心那一片天空的独特灵感,表现作者创作意图和目的。所以,在学生演奏之前,要大致先去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去表现乐曲的内涵。

四、考试的目的性太高

考级是针对学习者每个阶段学习质量的检验方式之一。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们通过考级获得专家的评定,以鼓励和改进他们演奏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音乐问题等等,使他们在规范的学琴道路上向更高一级迈进。但现在很多的家长们往往不看清孩子的生理及天赋条件是否适合器乐学习的要求,也不顾孩子们是否具有对音乐的热爱,就强迫孩子每天过多地把时间花在了练琴上,并要求他们孩子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达到极高的演奏级别。而学生们在教师和家长们一些功利性想法的不良影响下,也逐渐变得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盲目的追求级别高、速度快的学习方式。而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考试”、“特长生”、“加分”。这些都无疑巨大的影响了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热爱,更进一步的导致了他们演奏整体水平低下的状况。作为教师和家长们一定要摆正心态,注意孩子学习的质量,基础要扎扎实实,方法要准确无误,这才为孩子将来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级不是我们学习乐器的目的和奋斗的目标。家长们应当正确意识到学习音乐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绝对不能只是追求等级的通过率,要正确的、客观的对待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增加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能让考级称为幼小心灵上的负担。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当对考级中,专家们所给予的评语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认真的思考,及时的对学生们的问题加以改正。

我认为古筝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主地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当着重启发自觉,培养学生对学筝的直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使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筝动机,从而达到学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议感觉法在少儿古筝学习中的应用徐金波,方法探索.

[2]少儿古筝学习心理的把握与调适,钟文敏,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

[3]家长在幼儿学习古筝中的作用和意义,王小平,理论书场.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上一篇:对钢琴初级教材合理选用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演奏动机与效果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