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要点

时间:2022-10-11 03:06:01

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49―01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利用教材、教具,通过板书、语言、形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的时代需要。课堂教学是授课的主要形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备好课、上好课。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源于前者,又高于前者。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善于组织教学

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堂课,就是教师导,学生演,师生共唱一台戏。搞好组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热情、亲切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艺术,并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教材为主源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 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教师在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要抓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板书要设计得形式优美,布局合理,有概括性,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精心组织一堂课的教学。做到每堂课要求明确,讲得少而精,练得多而活。所谓课“少而精”,就是指抓住教材的精华;学生练习要多而活,其含义指教师要相对地少讲,只讲重点难点和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主导作用要发挥在点子上;应尽量让学生多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需经学生反复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而,某些知识应以不同方式循序渐进地反复多练。

二、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那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知识死,能力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是教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化教学手段,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热爱教学活动。另外,指导学生建立起定向预习、听课、复习、自查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最后由学生自己说清为什么(即说学习过程),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加强辅导,转化后进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基础教育中,后进生是无校不在,无班不有。要想大面积地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有意识地缩小与后进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作为后进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加赞扬,为其树立自信心。同时,善意地指出他们的缺点,积极创设和提供显露他们的优点和本领的机会、环境和条件,从而促使他们取得进步,转差为优。

四、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大致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这里主要谈谈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师生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接触等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接触、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习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则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同等的对待,不能失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上一篇:浅谈艺术类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