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馒头(阅读指导)

时间:2022-10-11 12:28:57

童年的馒头(阅读指导)

阅读舵主: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东区)张理刚老师

阅读提示:

也许,饥饿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词儿了。尽管如此,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还是会被一种叫母爱的情感深深感动着,也被“我”无法战胜饥饿言而无信的愧疚刺痛着心。“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吗?结合短文,谈谈你的体会。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侯,妈妈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妈妈起早摸黑地耕地,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妈妈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有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没有品出味来,馒头已不见。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怎么办?干脆,把妈妈的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妈妈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粥吗?她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

等我回到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妈妈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妈妈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妈妈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寥寥数语,就将“我”家的情况交代得一清二楚。

激动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可见,“我”的心里装着娘和妹妹呢。

“我”思想激烈地斗争过,但怎么也斗不过饥饿。

对于“我”答应了家人的事却没有做到,感觉羞愧难当。

知儿莫若娘啊,娘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蒸了五个馒头,却为“我”在邻居和妹妹面前挽回了自尊。这是母亲对儿子无言的爱。

娘非常了解,非常疼爱儿子。当“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齐头并进时,娘的话替他解了围。短短的一句话突出了娘的慈祥、体贴、和蔼。

真的就只是几个馒头的问题吗?真的这么简单吗?这其中蕴含着母亲知道了儿子吃馒头的事了,却不责怪儿子,而是用婉转的方式教育儿子。母亲非常疼爱儿子,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他的自尊心。

母亲具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儿子在母亲的呵护下怎样了呢?儿子在这深沉的爱里突然长大了。

阅读感悟:

平娃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她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教会了儿子怎么做人,如何去关爱别人,如何去接受别人的爱,她是伟大的!她是个宽容、教子有方的人,是个深谙孩子心理的好母亲,是在理解孩子知错愧疚时,为孩子解围的普天下慈母形象的代表。

她的行为也激励我们在今后,应该用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回报别人给我的关怀。用爱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自觉承担应有的责任。

作者善于在语言、心理描写上突出特色,让人深受启发。

小点拨:

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细腻,让读者强烈地感受“我”的内心矛盾和愧疚;对娘的描写不多,两次笑,两处语言,但一个慈爱、善解人意、善良的母亲形象却跃然纸上,值得我们品味。

文中的这两处值得我们来细细品析。一处是“哇一声哭了”,这哭声里有“我”对自己的行为的羞愧和对母亲的感激。另一处是“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含义很深长,令人欣慰,也令人心酸。欣慰的是饥饿中的母爱,使“我”真正懂事,从此懂得真正去关爱自己的家人和别人;心酸的是,“我”承受了本不是自己的年龄应该承受的艰辛,提前长大了。没有饥饿体验的我们,你从本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上一篇:我给图书挑错 下一篇:一只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