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10 11:51:59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探究

摘 要:古典诗词因其特殊的美学特质,在教学中应当以不同视角诠诗,主要包括诗歌文本精神内涵及语言和言语之特质两个方面。从不同视角诠诗不仅易于融入诗歌语境,更能给人以言有尽意无穷之感。以不同视角为基点,再结合入境、寻象、吟诵、翻译等手段,才能真正“以我观物”,走进诗词内核。

关键词:视角;诠诗;模式

一、诠诗的两层视角

我们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当然应该是和语文教学的目标相一致的,也就是人文性、工具性兼而有之。具体到古诗词上面就是:首先了解有关诗歌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在课内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发展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话语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本质上不外乎两个目标:一是理解学习,二就是运用。针对这个客观事实,我们可以提出在中学课堂上“诠诗”的两种视角。

1.从作者作诗的视角诠诗:侧重诗歌文本的精神内涵

这个视角就是从理解学习的目标出发的,大意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讲清楚作者作诗之意(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因为但凡诗歌,它都是言志抒情的,即就是那些唱和应制之作,它也是作者通过心思构造出来的,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清楚。

在给学生演示作者作诗过程的时候,可以将古诗词的吟诵加进来,也就是模拟诗人进行创作时的吟咏,这样还是很自然的,也可以加进师生互动的课堂表演:吟诗(这时候特别应该注意古典诗词的韵律特质和节奏平仄特质的应用讲解),然后写诗的时候加进书法。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诗都是先用口吟出来的,然后吟出味道、兴致正浓的时候提笔挥毫,一蹴而就,一篇留名后世的诗章就诞生了,这样的课堂讲演不仅是激情的,而且是融合多种艺术于一体,给学生的教化自然不是单纯的文本阐释能够比得上的。愚以为那些单纯把诗歌依据自己或者他人的解释讲出来的老师以及听他讲授课程的学生,那是在吃别人咀嚼过的剩饭残羹,关于这一点,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通过翻译文本和原生态文本的比较,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了。只要老师具备这样的修养和态度,这一点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2.从读者读诗、学诗、用诗的视角诠诗:侧重语言和言语之特质

正如西方当年很流行的“作者已死”之说那样,当作者把诗歌作出来之后,当他没有明白告诉世人关于这首诗歌的具体情况的时候,由于汉语言文字本身在理解上的多义性,不同的读者可能就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就像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说林黛玉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相关的诠释,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成的学习,然后明白到底如何理解和运用古典诗词,就像古人说的“赋诗言志,余取所求焉”。这样做的目标是阐释作诗与读诗的区别与距离,或者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超时空沟通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借以展示古诗的多义性、朦胧性、能指和所指,以及古诗经历史洗涤后的文化内涵等。

二、鉴赏诗词的四种模式

1.入境――移情模式

“境”就是古典诗词字里行间所映射出的情感氛围和意境或者说作者当时写诗词之时的情景。由于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仅存的白纸黑字而欲入诗歌之境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办法“造境”,造境就是想法营造一种气氛。常用的媒介、手段有音乐、视频、图画、优美的文字阐释等等。

2.寻象――尽意模式

对于简短的古典诗词来说,作者往往是利用一些取材于自然界或者人类生活中的“意象”来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所以要理解诗词的基本意境,就必须首先对诗歌中的基本意象做出正确的理解。通过分析基本“意象”,透视作者的表情达意及其所在。比如李白的《苏台览古》,作者用“旧苑”“荒台”“新柳”等表达了一种风华不再、残迹斑斑而只剩烟柳依旧的沧桑萧瑟之感。如此等等,都是“寻象以尽意”。

3.吟诵――体味模式

这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吟诵”这一手段体现出它“潜移默化”的价值。简单说就是吟诵时要注意诗词的平仄和韵律,在此基础上把握诗词的情感意境,让学生在自我吟诵中体验诗歌的魅力所在,主要是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一般的诗词都可以用这种模式来组织教学,但是也不能一味迷信它,有时候还要借助于其他手段共同完成对诗词意境的基本把握。

4.翻译――创作模式

如果通过教学,接受者即学生对诗词的基本内涵和情感意境等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优美语言去翻译古诗歌,进而也可以选取诗歌中的某一个意境、意象去用诗词表达自己的见解,尝试创作,亲自体验。

其实教无定法,古典诗词的教学往往也可以在基本目标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正如一首好的诗词,通过吟诵可以达到品其味的目的,而通过理性分析则可以实现明其意境的效果。所以本文笔者亦是立足教材,以新课标理念为基准,就古典诗词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很多地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实践,学无止境!

参考文献:

倪文锦,蒋念祖,陈玲玲.高中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的学与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音乐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下一篇:速度滑冰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