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10 09:47:32

产后抑郁的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150

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0%~16%[1],国内报道为15%[2],主要表现为悲伤、沮丧、哭泣、孤独、恐惧、焦虑、易怒、自责、生活能力下降、不能履行母亲的职责,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同时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躯体特征,更为严重者有自杀倾向。

健康教育方式

产前定期、定点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鼓励夫妇共同参与,针对不同症状的妇女给予个性疏导。

健康教育内容

产前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对孕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释,并对存在发生抑郁危险的孕妇给予咨询指导,及早预防。讲解妊娠、分娩及产后整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内分泌的改变,此外产妇的机体疲惫,精神紧张,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不佳,分娩方式、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都是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不良的处世表现,情绪控制差,分娩前后心理准备不足,分娩知识掌握不够,缺少家庭支持,缺少照顾孩子的经验,住房困难,经济状况不好,夫妻、婆媳关系不好等均是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

产后访视中对有发生产后抑郁症倾向者及已发生者及时进行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调适,讲明这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人人都要经历,不要担心,以同情、理解的心情,体贴、关心、和蔼的态度引导病人倾诉内心的苦恼,对病人的隐私要保密,给病人安全感,教会她们处理情感问题的技巧,产后应给予孕妇充分的睡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家庭、社会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关心和帮助产妇,帮助她们处理或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对孕产期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心境平和有积极的意义。

心理分析家认为,所有妇女在产后均会出现“心理退化”现象,感情脆弱,依赖性增强,任何刺激均可引起心理失常,音乐可使人们被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音乐疗法是让患者聆听音乐,严格地讲,是让产妇在接受音乐的“秩序和能量”,以音乐节奏的秩序和声波的能量对生理施加影响,有研究表明音乐的快、慢、强、弱、升、降能很好地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起调节作用,通过音乐治疗能使产妇还原成为正常的情绪情感,有利于恢复。

必要时药物治疗,如抗抑郁剂、抗焦虑剂等,另外,此病常伴有甲状腺机能低,可同时补充甲状腺素,效果明显。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性很大,不仅危害产妇本人,而且对社会、家庭均不利,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为产妇创造良好的社会及家庭环境,真正实现生理、心理的健康,这样对孕妇、婴儿、家庭、社会及优生优育工作都将有益。

参考文献

1 Albertl.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lin North Am,1997,24(3):535.

2 张荣莲,陈起燕.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的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10.

上一篇:健康宣教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