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09:20:55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思考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重要作用已不用多言。众所周知,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在国内,城乡金融体系差别亦不容小视。正值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根据对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和临泉县和安庆市岳西县的调研,发现农村金融生态不容乐观,其状况已十分令人担忧。本文从安徽省整体情况和局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一些解决途径。

[关键词] 金融生态金融体系征信

一、安徽省经济金融概况

1.经济:2005年全年生产总值(GDP)537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6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亿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597元。“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见表1),但安徽省经济在全国处于靠后位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要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

表1安徽省2001-2005年财政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安徽省财政厅)表2我国“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2.财政:就安徽省整体情况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在12%-13%之间,宏观调控力度有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迅速,“十五”时期,安徽省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3%;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6.4%。但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不减反增,财政支农资金欠缺,直接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见图)。“十五”时期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

3.金融状况:2005年末安徽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93.8亿元,增长18.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61.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08.7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13.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247.1亿元;中长期贷款1745.7亿元。证券市场到2005年末,全省上市公司45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79.9亿元。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0.7亿元;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02.5亿元。赔款和给付30.4亿元,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6.1亿元;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4.3亿元。

二、农村金融生态的几个迫切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金融外部环境不佳

我国农业始终是弱势产业,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含量总体偏低,农业的回报率很低。近年国家虽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和粮食直补政策,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由于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民偿还贷款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农村金融失去了健康的成长土壤。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信用社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市区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也从农村抽调了大量资金。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2.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内部生态环境失衡

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有限,农村信用社作为山区唯一向农户和乡村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其在县级金融机构中业务量最大,任务重。无法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面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量少,邮政储蓄尚未具备贷款能力。非正规金融业务发展很快,但尚未被纳入正常监管范围,其无序的发展蕴含极大的风险性。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统一的农业保障体系也没有形成,这就加大了农业风险度,加剧了农村金融不稳定。

3.法制建设不完善,对失信者缺乏有力的惩罚机制

金融法制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能力,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针对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仍然滞后,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仍不足以对各种失信行为形成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专门的农村金融法律还是空白,只能对比城市《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而城乡的金融生态差别很大,不可将城市的帽子戴在农村的头上。

4.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信用管理滞后

诚信环境的缺失则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

(1)农村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贷款就是纯利润”的错误观念,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借贷之前就不想归还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

(2)农村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对自然人真实借贷情况难以掌握,金融机构缺乏正常获取和检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渠道,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的问题客观存在,道德风险的不可预见。

5.农村金融市场行政介入普遍,市场化程度较低

打招呼贷款、提供政府担保等现象在广大农村也很普遍,甚至存在直接强行与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以占用大量贷款资金进行非财政性运作的现象,中断了原本有限的农村资金创造。在农信社,随着其改革的深入,这一情况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6.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别较大

安徽省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南北差异相当大。皖南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较发达,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环境、信用环境、企业主体等宏、微观经济环境也相对较好;皖北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欠发达,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亦相对欠佳;皖中地区的县域经济受省会城市经济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带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劣于皖南、优于皖北。

三、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建议

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起到推动、引导作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此,笔者针对农村金融生态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条相应措施:

1.立足“三农”经济,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经济决定金融,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增强货币创造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政府应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支农力度。

对于农村金融系统,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一个重要举措。

(1)农村信用社应尽快改善不利局面,将历史包袱剥离出来,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建章立制、规范经营,强化管理、防控风险,增收节支、提升效益,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在做好小规模农业贷款的零售业务同时,有效满足农户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大额资金需求,如扩大“五户联保”贷款规模(农村信用社“五户联保”贷款运作很成功,农户的信用度在提高,农户资金的需求在增加)。

(2)加大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扭转农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和“非农化”倾向,调整农发行经营范围,将农业发展银行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性政策银行。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改变其只“吸”不贷的状况。

(3)尽快建立农村信贷风险防范机制。比如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和保护农业的一项政策措施,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根据可能给予相应的财政和其他支持。从而补偿农民因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农业贷款风险。

(4)制定相应法规,规范民间借贷。可考虑在一些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地区,监管部门修订并试行有关规范民间借贷活动的规则,并加大对高利贷的打击力度,确保农村地区金融秩序的稳定。

案例:银行业支持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2000年以来银行机构龙头企业贷款年均增幅在30%以上。目前,对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已扩大到所有在皖银行机构。其中与农业银行建立信贷业务关系的龙头企业占总数的50%,贷款余额占58%。

主要做法:实施扶强挖潜战略。农业银行对集团型、科技型等重点龙头企业,坚持信贷计划优先配置原则。在贷款方式上,进行集中公开授信,发放信用贷款。对不符合公开授信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办“可循环使用信用”业务。在服务内容上,拓宽信贷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信息、投资咨询、融资安排、票据贴现、信用证、出口退税账户托管、应收账款融资贷款等服务。

主要制约因素。一是融资主体规模偏小。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资本金不足、企业难以提供足够的贷款担保。二是相关配套措施偏少,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制约了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政府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金融供给能力偏弱,金融支持措施不到位。

政策建议:金融机构要加强组织再造,改革信贷管理体制,简化贷款审批环节,提高信贷运作效率,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2.完善金融法律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是要完善金融法律体系,特别是与银行债权保护密切相关的《破产法》、《担保法》。《破产法》应强化债权人在企业破产和重组中的法律地位,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企业破产清偿的权利。在《担保法》方面,应强化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顺序,使担保确实成为规避债权风险的有效屏障。建议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条款,对虚构条件骗取贷款的诈骗者给予刑事制裁。同时,执法部门应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司法公正,积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帮助农村金融企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债权,防止以各种形式逃废金融债务,对失信者予以严厉制裁,让其付出经济上的代价,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对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的渎职、失职,甚至内部勾结行为必须予以重处,从而减少道德风险。

3.加强征信建设,夯实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信用基础

首先要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卡使用制度,有效防止贷款风险。其次,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曝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使“守信者荣,无信者耻”成为社会共识。再次,建立和完善信用激励机制,对守信的个人、企业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授信额度,使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真正获益。

4.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

农村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信用行为,通过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健全信用管理体系,作好对市场主体的各项社会服务;要切实从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金融视作一种产业来扶持,正确处理银政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关系,防止地方保护行为破坏金融生态;要健全制度、划分职责,建立以当地政府为领导的,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检察、法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田勇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农业部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增加农业投入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法]H・孟德拉斯(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上一篇:经济背景下奥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下一篇: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动态拓展研究